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人为本”的如火如荼的社会转型历程中,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如何关注本是弱势状态的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成了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历史发展的考察,对当代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的现状作一番深入的分析,从社会心理学、青年学等的角度探讨其心理特征并提出综合调适的对策,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社会教育需要理论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相关的一些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弱势儿童的社会保护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社会政策在弱势儿童保护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称为社会工作行政。从社会工作行政的构成要件视角反观我国的弱势儿童保护政策,发现我国弱势儿童保护政策执行中存在提供服务性社会福利资源较少、欠缺专业化社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社工服务人员缺乏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弱势儿童的保护工作。因此,在完善我国弱势儿童社会保护政策时,应该从提供合适的社会福利资源、发展非营利组织、继续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方面人手,积极构建弱势儿童社会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4.
农民弱势处境问题,是当前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农民弱势处境的形成,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本文拟从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学术性和可行性等多角度,研究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自杀越来越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分析得出自杀未遂青少年不同方面的表征以及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微观、中观、外部以及宏观系统因素,并由此提出社会工作介入自杀未遂青少年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方式方法和具体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志愿服务发展日渐蓬勃,其中青少年的参与人数更是逐年增加。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回应社会弱势人群的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对培养青少年自身的价值观和个人成长亦有所裨益。为有效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参与动机和阻力,掌握其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模式。此外,透过比较内地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志愿服务的发展现况,期望能够取长补短,因应四地青少年的目标及期望,制定长远的志愿服务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7.
农民教育与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勇 《前沿》2007,(2):192-195
十六大以来,改善农民弱势处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各界对此纷纷献计献策。笔者研究后发现加强农民教育是改善农民弱势处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在分析农民弱势处境现状的基础上,着力从教育角度提出改善农民弱势处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让人诧异的是,在道德环境因各种冷漠渐显不堪之时,弱势者却义务反顾地表现出他们的仗义,比如这一事件中救助女童的拾荒阿姨陈贤妹,还比如那些扶起摔跤老人的青少年……社会道德要靠底层和弱者来维系脸面,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相似文献   

9.
"成功"之殇     
<新周刊>曾指出,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其中毒害最深的就是成功学.当前社会上提倡成功教育,谆谆教诲青少年,人人都可以成功,初衷也许是想唤起弱势青少年的自信心,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当今社会失范,人心浮躁,虚假盛行,不敢说和这种教育完全没有关系.追求功名利禄,本无不可,但在有的地方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期辽宁主要社会群体如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中的一部分社会成员也呈现出弱势化趋向,陷入弱势群体的境地。深入分析辽宁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的成因,主要从制度设计、完善政策及社会支持的角度提出破解辽宁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问题的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