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列主义民族问题基本理论历来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受着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发展过程;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这一部分能否正确解决,将对整个革命产生重大影响;民族平等、各民族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在私有制社会里,剥削制度是造成民  相似文献   

2.
民族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具有若干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这个人们共同体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是因为它具有共同生活的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含认同心理)等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而民族的形成和存在,在人类历史发展全过程中,仅属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之时期、发展之过程和消亡之时代。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时有分化,时有组合,呈现出民族稳定性的相对状态。民族自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出现之后,至少有两点表现最为  相似文献   

3.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特对来稿作如下要求:1·来稿请用电脑打印稿,并附寄磁盘。2·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3·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信息,不需评论、解释,不超过200字。4·关键词不超过8个词。5·篇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均按序译成英文,且务必撰写准确、规范。6·作者…  相似文献   

4.
杨昌文,副研究员。1938年10月4日出生在今福泉市冬青树的个苗族家怎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五年制),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计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资计1民族研究编委。系贵州省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入编忡国民族民间医生名利(一)和《苗族人物》。主要从事苗族文化、医药民族学研究。主编佛采苗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苗族篇》(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情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满族篇、羌族篇。是冲国民族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民族的基本概念和民族问题及其实质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定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民族消亡是指民族差别的消亡 ,是各民族在团结、平等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共同富裕 ,而不是本质消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消除民族问题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抓住发展 ,就是抓住民族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族》2008,(10):34-35
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基诺族等。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民族的诸要素,特别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将长期存在,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因而民族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它的生存期比阶级和国家的生存期更长。民族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问题决不会因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而消失,做好民族工作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昭通地区是一个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寓于全区各项工作之中,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寓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民族工作在阳通地区工作中具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特…  相似文献   

8.
赵必珊 《前沿》2006,(3):74-75
民族的认同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和心理过程。民族的认同随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的认同形态不同;不同的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认同形态也不相同。民族认同形态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反映了民族自身发展进程中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9.
白裤瑶的婚姻家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根据摩尔根提供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变化过程,认为人类婚姻家庭史大致上经历了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几个发展阶段。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民族学调查研究成果都证实了恩格斯的这一论述是十分正确的,民主改革前,我国白裤瑶的婚姻家庭变化情况也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别·民族·社区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由贵州省社科院、海外中华妇女学会和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小组联合举办的社会性别·民族·社区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50余名来自国内外不同民族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会议上展开了积极的"碰撞"和交流.除了社会性别与民族和社区发展的主题外,与会者还对妇女学、民族学和发展学等不同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会议启发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行动者,从社会性别、民族、时空情境等多元视角来反思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项目的理论基础、实践战略和评估标准,对促进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南民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民族社会历史语言大调查时期、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时期。今后 ,我们必须加大对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民族生态学、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国后进行民族识别,已经确定了五十六个民族(包括汉族)的族称。但是,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并没有结束,有的人们共同体尚待识别,如云南、西藏的岔满和僜人等;也有虽已经确定了民族成份,但又提出了重新识别的。经过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更甚。再者,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民族的成份和族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民族识别工作不仅目前需要,而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也需要。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应以斯大林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的特征,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意义。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历史首先是社会的历史,所以民族的发展决定于社会的发展,并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一般说来,民族形成之后就循着它产生以后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科学都是历史的理论(列宁语)①即对客观实际进行历史地考察,又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因此,理论的形成和理论指导实践是一个过程,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民族学理论决不能离开这一原则规定。 民族学理论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下面三个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1、民族学的对象,研究那些人们共同体; 2、民族学的体系,研究人们共同体的哪些方面; 3、民族学的方法论,如何研究民族?  相似文献   

15.
一 自从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虽然几经曲折,但因为得力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市场取向,而逐渐明确并日益变得不可逆转了。尤其是1992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的认定,彻底突破了理论界长期以来为之苦恼的非“社”即“资”的逻辑怪圈。这一突破,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有待重新思考的新问题,还把如何推动、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任务,摆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面前。致力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事业,以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使命的中国民族学,也面临着更新学科意识和研究范畴,丰富学科内容和研究命题,强化民族学的现代参与,充分发挥其“经世致用”之学科属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云南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同阶级和国家一样,有其形成、发展和消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民族的生存期比阶级和国家的生存期更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一系…  相似文献   

17.
自从费孝通先生提出我国各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这一概念曾进行过多次激烈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政洛性的概念.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观念形态的概念.本文作者凭借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并结合我国民族过程的悠久历史证明无论是"多元"还是"一体"都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的概念.中华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跨文化共享的多民族聚合体,这样的聚合体是并存多元文化长期互动后必然呈现的文化辐合现象.因此,"多元一体"概念的提出是民族学族际关系理论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史以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既包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包括其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复合文化要素的结晶。对其进一步研究,展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历史民族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就贵州民族制度文化形成的背景、民族界线与同一性、地域差与多样性、双向导通与连续性、民族制度文化更新的潜在价值等侧面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料。一、民族制度文化形成的背景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东邻湖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  相似文献   

19.
李艳 《传承》2009,(18):74-75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道德总是伴随其社会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也并非绝对的思想平等,道德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其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支平 《思想战线》2012,38(1):91-94
中国东南地区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具有一些与西南、西北、北方各地少数民族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学者们在研究这些历史文化特征的时候,往往存在三个值得省思的问题.一是文化的边缘心态,即预设东南地区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从北方中原传续过来的,从而对东南地区民族历史及其文化的研究产生许多偏颇甚至不切实际的负面作用.二是历史与现实的偏离.历史文献及“历史的集体记忆”和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常常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们在研究中国东南地区民族史的时候,假如过于执著于历史文献的记述和所谓的“历史的集体记忆”,恐怕都将不知不觉地被引入比较偏颇的学术困境.三是民族学的政治性导向.如果过分强调不同民族的自我表现及其特殊性,势必给整个国家与民族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政治性导向的正确路线,是应该发扬中国传统中的民族大融合的趋向,而不是刻意强调甚至制造不同民族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