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谈为魏晋午间地主阶级,特别是门阀士族所崇尚的一种习气。他们远离世事,崇尚虚无,空谈名理。当时清谈的主要内容为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和《庄子》。这三部书合称为“三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吏充实官僚机构,是加强封建国家统治效能和扩大统治基础的重要环节。春秋战国之际,基本是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扩大官僚机构的需要,从汉朝开始才有了正规的官吏选拔录用制度。两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形式是“察举”,就是皇帝责成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察访所属的基层官吏及士民,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  相似文献   

3.
治国首先治吏。官员选拔是历代统治集团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从原始社会后期设官分职算起,大致有禅让制、世袭制、推荐制和科举制几种形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做到干部选拨、任用、监督、考核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4.
所谓“回避制度”,即是我国古代在任用官员时,为了避免亲友邻里请托徇情,制定出一定的限制条约,以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制度。回避制度起始于东汉的“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唐朝规定官员不得在本人籍贯所在县及邻县为官。北宋时,官员铨选中正式规定了任职须回避原籍。北宋的这种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  相似文献   

5.
张明富  张颖超 《探索》2003,(6):141-144
中国古代为防止官吏违法失职,保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经长期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官吏惩戒制度.通过对中国古代官吏惩戒的依据和种类、官吏惩戒的机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古代官吏惩戒制度的推行割除了不少附着在中国古代社会机会上的毒瘤,其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为保持几千年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统治者为了澄清吏治,减少营私舞弊的腐败现象,曾经实行过官吏任职的回避制度。回避的内容有亲属回避,地区回避和职务回避。亲属回避,即规定有一定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衙门为官。例如唐朝中期时规定祖孙、父子、堂兄弟、叔侄等不能在中央的同一个部、司内为官。到了宋朝,朝廷制定了官吏任职的《回避条例》,本族的亲属和姻亲都要回避。到了清代,亲属回避制已发展得较为完备,康熙三年规定,中央各部院尚书、侍郎以下至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的笔帖式以上,有祖孙、父子、伯叔、兄弟之关系者,  相似文献   

7.
干部选拔制度创新是干部选拔工作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是一场深刻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选拔制度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创新干部公开选拔的内容一是公开任职条件,制定标准化的不同级别、不同职位领导的任职条件,公之于社会,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纵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治民先治吏成为共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主治吏不治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都说明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政风纯正、官吏清廉是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所祈盼的,因为它关系着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送故”相对于: “迎新”来说,最初涵义本指我国古代官吏迁代之时的一种必然手续和礼仪。“送故”即送别去职官吏, “迎新”即迎接新任官吏。这种官吏的“送故”、“迎新”的手续和礼仪,只能产生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之后。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由中央政权统一任免官吏,才有去职者和新任者的交代关系,“送故”、“迎新”,活动的频繁与多少,视官吏的任期长短而定。此制一经产生,必然会带来劳扰;劳扰之外,还必然产生礼仪之外的物质馈赠,成为官吏贪污受贿的重要途径和额外役使下层及剥削百姓的手段,不仅原来的礼仪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送故迎新”亦变成了各级官吏在法定的俸禄之外获得社会物质财富与劳动力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从1998年开始,西宁市城西区先后在区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三个单位公开选拔干部,有23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通过竞争取得职位。这件事,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平谷区在坚持领导干部任前公示、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干部考察预告制、不胜任现职干部调整办法等若干规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各项新制度,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立干部推荐书制度。2004年3月,平谷区建立了干部推荐书制度,即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干部人选时,必须填写干部推荐书并署名。要求推荐人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熏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填写《领导干部推荐表》,准确评价被推荐者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表现以及被推荐者的民意情况,也要如…  相似文献   

13.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失察追究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政领导个人推荐干部失察追究制度。对在推荐干部中违反规定,向被推荐人泄露推荐意向或许愿的,推荐明显不具备条件人选的,推荐明知有严重问题人选的,推荐跑官要官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党组织要严肃批评教育直至追究推荐人的责任。二是干部考察失察追究制度。对在考察中工作不严谨,作风不扎实,考察不负责任造成失误的,要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必要的处分;对因能力水平不胜任考察工作,出现两次以上考察失误的,要调整其  相似文献   

14.
“选拔任用”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选拔任用是将国家的管理权力赋予一个人代表国家 ,行使公共权力 ,管理社会事务 ,履行单位、部门、行业、区域、国家领导与管理职责。选拔任用不仅对单位、部门、行业、区域、国家的任务、目标实现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干部自身素质的养成也具有重要影响。选拔任用对干部素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积极的或消极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选拔任用 ,对干部素质的养成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反之 ,则具有巨大的侵蚀作用。因此 ,应科学地分析选拔任用对干部素质产生影响 ,有效地控制其负面影响 ,努力提…  相似文献   

15.
制度转换: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根本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理论学刊》2001,(5):103-105
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向纵深发展。在党政干部选拔方面 ,采用公开考试和竞争上岗等形式公开选拔党政干部已在全国各地推开 ,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但是毋庸讳言 ,我国的党政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 ,从总体上说尚处于“外围战”阶段 ,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 ,要求我们对党政干部选拔制度实行更具根本性的改革。  一、制度转换是改革的根本建国以后 ,在党政干部选拔方面 ,我国搬用了苏联的委任制。现在看来 ,该项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缺陷 :第一 ,不利于充分发扬…  相似文献   

16.
简介建国以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建立及其存在的主要弊病;回顾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对现在正处于改革过程中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10,(11)
<正>芜湖市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我们不断深化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时代内涵的认识,不断细化选人用人标准,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水平。营造坚守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年底,大连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调整动议、民主推荐、人选考察、考核评价、票决、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及有关事项报告等7个配套办法(以下简称“1+7”制度文件),形成了涵盖从调整动议到任职的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和固化了选拔好干部的方法、程序和流程,  相似文献   

19.
20.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河 《唯实》2005,(2):15-16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提高、制度逐步改革完善的演进过程。 建国初期,我们党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干部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