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转型期我国政府规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政府规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计划管制正逐渐被基于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的政府规制所取代。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政府规制改革仍存在许多问题,已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借鉴西方规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政府规制改革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法肇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时代,立足于我国转型经济的现实土壤,历经“有计划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跃迁,在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成长壮大。自身成长壮大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都注定它必须面向不断试错的、渐进的社会转型需要,回应和影响市场经济跌宕起伏的动态进程,呈现一种渐进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完成型塑我国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发展、嬗变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改革开放既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其重要的变革内容,又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实现市场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又为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转型过程中,要求政府肩负起诸多角色。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在于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现代民主,培育市民(公民)社会。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秩序政治规则,确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和政府规制的正当性,达成普遍的政治共识。《行政许可法》和《实施纲要》的颁布与施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确立了崇高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政府职能转变,一切均应依法推进,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范或曰“游戏”规则。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以法规范的形式加以明确,以具体的权力和职责的性质加以确认,以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加以保障,以市场主体乃至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作为监督制约。参与型行政是增强转变政府职能的可接受性、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The presented study was aimed to test empirically major economic hypotheses dealing with long-term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ges, producer prices, prices of consumer goods and services,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productivity of labour, unemployment and payroll expenses other than wages themselve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is approach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et wages shaping employees’ decisions and gross wages driving employers’ decisions. Because the variables are generated by non-stationary stochastic processes integrated of order 1 and 2, the analytical tool applied was a vector equilibrium correction model, VEqCM.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rices and payroll expenses are the major sources of shocks in the system in question. Wages and prices (particularly producer prices) are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is type of stochastic trends. In the Polish economy prices are integrated of order two, so they can be effectively influenced by anti-inflationary policy.  相似文献   

5.
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对于培养人才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大学中建立起有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具有统一性、计划性、逻辑性的主要特征.199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增长,促使中国大学开始新一轮的课程体系改革.校本性、宽博性、选择性成为正在构建的新大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学改革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大学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朝着多样化、个性化、基础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由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轨过程中,发行制正处于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阶段。我国保荐制度所处的这种宏观环境,决定了其当前的目标定位与运行的客观状态。现阶段的保荐制度既受到发行制度转轨进程的制约,又能有效推动这一转轨进程。在发行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保荐制度的功效,推动制度设定目标的实现,除需转变监管理念和改革发行审核方式等制度外,还需完善保荐制度本身的各项具体制度,包括强化保荐人市场监管,平衡保荐人权利、义务与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相应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那种优越的信息机制和强大的动力机制,使得经济系统效率低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发起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府能否实现从过去的无限、低效政府向有限、高效政府转变是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好的市场经济”能不能最终确立的关键。为此,政府要科学设计改革方案,增强自身改革的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推进“新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民航机票成本组成与价格形成机制,能直接反映我国民航运输企业面临的制度性问题与困境.作为成本国际化程度高、行政管理色彩浓、计划管制严重的行业,航空运输企业成本自主权受到多种行政力量干预和控制,在成本自主权缺失以及资产国有的前提下,必然形成以政府指令主导的价格机制.降低机票价格以及完善竞价机制依赖于以下制度供给:(1)取消民航行业行政壁垒以及计划管制,建立完全市场主体;(2)完善主管部门退出机制;(3)行政力量必须介入的时候应该明确权力界限以及安排补偿体系;(4)完善资产代理人监管制度以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具有奠基性、全面性、普及性的特点,其变革是一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等各方面的复杂工程.变革的复杂性主要涉及变革目标、变革过程和变革的利益主体.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计划经济模式向教育机制调控转型、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价值对峙向文化兼融转型、知识本位向综合能力转型的四重挑战.只有不断提升驾驭各种复杂性的能力,才能使基础教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克稳 《法学研究》2014,36(2):3-19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原本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以消灭市场、竞争和自由为目的的审批制度,与新经济体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碰撞。自本世纪初,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历经十多年,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以审批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撼动。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阻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多方面制度的合力推动,需要有效的法律规制。规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保障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与执行,与规范性文件的修订与废止相结合,实现行政管理立法的创新,从法律上切断审批权力与利益的联结,以立法推动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11.
A simple model of a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is developed with a state sector and private sector, and with a supply constraint affecting state sector output. In such a model, a supply multiplier can be deriv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hich would make an increase in state sector prices an effective means of reducing shortage. Moreover, a one-sector constrained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state sector does not yield misleading results by ignoring the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rivate sector price level is a reliable indicator of shortage i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effect on consumer saving behavior of queue rationing and of price reform in a Soviet-type economy in a lifecycle framework with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It is shown that consumers save less for retirement in a queue-rationed exchange economy with black markets than they would in a free-market system with the same endowments. The expectation of price reform is thus likely to cause an increase in consumer savings. In addition, an analysis is given of the effect of the increase in controlled prices on the black market prices and on the prices of unrationed goods.  相似文献   

13.
秦国荣 《行政与法》2014,(1):101-108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起点和内在要求,其历史起点在于我国变革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构,其发展的两条主线为,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建构中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化市场经济;在后发式“变法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与法律进步相互促进,在社会关系变迁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东北振兴的前提,法律信仰的缺失是东北法治建设步履维艰的症结所在。东北法治环境落后于南方的根本原因在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缓慢,也就是市场化改革滞后即制度变革滞后。经济市场化是保证权力信仰、政策信仰不可逆转地为规则信仰、法律信仰所取代的物质基础。国家工作人员对法律采取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一般公民对法律的看法,这就要求严格控制和监督国家机关的行为,确保立法民主科学,行政法治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后一道难关指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突破这道难关,必须回答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国家所有制是不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国家所有制是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是不是政府调控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price-wage relationship modelling in the case of a mixed economy is addressed.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as based on Polish annua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a centrally planned system (1964–1989) and on quarterly data for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towards a market economy (1990.1–1990.3).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proved to be inappropriate because of the variables' nonstationarity. Identification of long-run behaviour was attempted by applying the two-step Engle-Granger's, or alternatively, Johansen's maximum likelihood (ML) procedures. The ML estimator provided better estimate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 and, even more important, allowed as many as three to be found. The main conclusion which can be drawn from the empirical findings is that three variables: price index, average wages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form a multi-dimensional equilibrium space. This property of the described phenomena needs to be taken into serious account when building macroeconometric models explain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Polish economy. The existence of these three cointegration vectors is troublesome because of unusual problems of interpretation. However, if it is not as a result of misspecification and/or small sample bias, it proves that much remains to be learned about the price-wage mechanisms functioning in economies having a mixed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迫切需要重塑社会信用。诚信原则在古罗马法和唐律中都有规定,但规定的形式不尽相同。这种规定的差别是由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的。探究和比较古代法中的诚信规定,对完善当今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璐 《行政与法》2014,(3):57-59
改革开放前,高度整体性是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一大特点,即社会利益格局高度一元化、整体化.这一特点忽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也掩盖了社会成员利益需求的差异性与多元性的现实状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必要对之前的利益结构进行调整,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的新利益结构、格局和关系.这对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利益过度分化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激化各种社会矛盾,阻碍改革进程,因此,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修改以中国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时代大背景,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具体而言,应当涤除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制度,删除《商标法》中"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宗旨,将《商标法》调整对象从"注册商标法律关系"回归到"商标法律关系",重构《商标法》中的商标利益平衡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商标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具体的经济决策 ,而是以不同形式为政治服务。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央各机关关系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甚至审判与行政权力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从经济变迁来看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最高人民法院过于集权化 ,进而加强对下级法院的控制 ;而在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 ,最高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的关系需要从集权转向一定程度的分权 ,让各级法院都有一定的公共政策制定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