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提到陈毅元帅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战场上的陈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活中的陈毅登台赋诗、妙然天成。毛主席曾赞评陈毅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赋诗。在我们的印象中陈毅是一位诗人、军事家。而本文所要展示的却是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体育外交。用陈毅自己的话说。他“没学走路便凫水,未曾识字先下棋”,  相似文献   

2.
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诗人。1945年,柳亚子赋诗称赞陈毅“资兼文武此全才”。陈毅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和中央外办主任。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主持外事工作时期是新中国外交初创时期和早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面临国际挑战和外交不利因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陈毅:浮夸会"万代招骂名"1959年11月1日,元帅诗人陈毅回到家乡——四川省乐至县视察。乐至县地处川北,属丘陵地区,土质不好,粮食产量一直很低。陈毅这次回乡,听说有个叫碉堡坡的地方,亩产过了千斤。他不相信,便驱车前往。到了那里之后,陈毅果然听到了关于亩产过千斤的神话般的汇报。汇报者很得意,甚至提出让元帅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赋诗。提起作诗,陈毅的诗兴可真来了。他爽快地说:"你们的兴致倒不错,但你们得先算一道数学题。"接着他严肃地  相似文献   

4.
刘伯承用兵打仗讲究谋略。人们尊称他为“谋帅”。1942年12月,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赋诗《祝刘伯承将军50寿辰》,其中有“论兵新孙吴”一句.称道他是当代的孙武、吴起。这句诗也是党内、军内对刘伯承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刘伯承元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朱德总司令称他为“军事的奇才”;陈毅将他与中国兵家老祖宗孙武和吴起并称,赋诗曰:“论兵新孙吴,守土古韩范。”渡江战役的胜利,再一次显示了这位大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艺术。请看《非凡的战略眼光 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6.
陈毅元帅有深厚的文学造诣,精于文辞,很喜欢和擅长吟诗作对。郭沫若曾赋诗赞扬他:“一柱南天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在陈毅的一生中,他曾写有不少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意味隽永、情趣盎然、幽默别致的诗和词,就连教育儿女他也往往采用写诗作词这种形式。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汝是无产者,勤俭  相似文献   

7.
心中的陈毅     
刘一斌 《党史博览》2011,(10):49-51
陈毅的英名,自莱芜战役起,就深嵌我心。那睿智的眼神,和蔼的面容,端庄的神态,慈祥的表情,威武的衣冠,展现出他作为伟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风采,令我仰慕。1956年,我见到了陈毅。我父亲熟悉陈毅,听他说,陈毅很聪明,留过学,有文化,能打仗,会写诗,文武兼备,双峰奇秀。这样的人才我们党内不多。自此以后,我对陈毅有着独特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工作后,我有机会面聆陈毅的亲切教诲,直接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他的外交风采和人格魅力深储我的记忆。他是我崇敬的伟人中心距最近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刘绍楹 《前线》2011,(5):59-59
“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陈毅元帅这两句诗,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陈毅不仅赋诗明志,还严格这样做。有一年冬天.中央决定让他率代表团出访。服装定制好以后.却因病未能成行。于是,他自付了服装制作费,并对负责办理这件事的工作人员说: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在他看来,职务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丝毫不能用来营私谋利。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本色。  相似文献   

9.
<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一次副总理陈毅将要去成都,临行前向毛泽东告别。陈毅的浓重四川口音唤起了毛泽东对一位老友的思念,他向陈毅问道:“你们四川有个王光祈,你知道吗?”陈毅答:“不知道。”毛泽东说:“你到成都时可以问一问是否有人知道。”到了成都后,陈毅在宴会上遇见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向他打听王光祈的下落。李劼人说:“王光祈是我中学同学、少年中国学会会友。  相似文献   

10.
陈毅轶事     
“陈Four就是他!” 1917年,陈毅曾一度被人叫作“陈Four”。 这一年,陈毅16岁,在四川成都甲种工业学校读书。 这个学校在成都很出风头,但出风头的原因却不在于学校的功课好,而是这学校有一支过硬的足球队,驰誉成都,队里有几个过硬的队员,陈毅是其中之一。因为他打第四排前锋,他有飞快的脚,有非常灵活巧妙的盘球技术,他很容易就能把对方脚上的  相似文献   

11.
陈毅(1901-1972),原名陈世俊,字仲弘.他是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和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事家;他是一位极富诗情的共和国元帅;他是一位举世瞩目的外交家.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特撰写专题文章,作为对陈毅同志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是一位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能属文赋诗.同时他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绘画、书法、音乐,无所不通.  相似文献   

13.
陈毅让房     
1949年9月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一天下午警卫员来到下榻的北京饭店走进华丽的大客房他想501︵陈毅当时的代号︶首长进上海半年了忙得上厕所都带小跑这次能在这里舒舒服服住上一阵子太美了谁知他刚把东西安顿好陈毅来了...  相似文献   

14.
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这是陈毅诗篇《手莫伸》中的名句,也是陈毅一生的座右铭。从参加革命起到后来作为党的高层领导干部,陈毅从未向党向人民伸过手。党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党分配的工作他从不讨价还价。陈毅经常对部下强调: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一定要严!为了坚持长期  相似文献   

15.
一 1901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的一个富农家庭。“天府之国”自古围棋名家辈出,围棋运动气氛浓厚,陈毅从小就迷上围棋这一“国粹”。然而,家道中落,连年战乱,打破了陈毅的“围棋梦”。为了生存,他赴法勤工俭学;为了真理,他“投身革命即为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毅常在戎马倥偬之际与人对弈。他运用军事实践经验,根据围棋特点和规  相似文献   

16.
叶剑英和陈毅是多年患难之交的战友,又是同声相应的诗友。陈毅病中,叶剑英多次去看望,并赠诗相慰:“君子坦荡荡,与人曰浩然。斯人有斯疾,闻道可闻禅。”祝愿“信有回天力,前路共钜艰。”他希望有回天之力,能医好陈毅的病,好再并肩战斗,继续完成艰苦而重大的历史使命。以后,又写信安慰陈毅:望宽心医治,老英雄定能战胜顽疾,祝早日恢复健康。 “九一三”事件,给毛泽东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大病一场。他弄清  相似文献   

17.
陈毅道歉     
抗日战争时期。一天,苏北参政院的参政员苏文舫给陈毅提了一条意见,说东台县有个干部欺上瞒下,贪污腐化,并指责陈毅偏听偏信不处理。陈毅一时接受不了苏文舫的说法,对他发了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7,(6):56-56
在陈毅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大铜墨盒,上面镌刻着他的手迹:"满招损,谦受益;终日乾乾,自强不息."这是陈毅为自己写下的座右铭.陈毅的一生,完全实践了这个座右铭.他虽然功勋卓著,却不愿意别人宣传自己.  相似文献   

19.
天降大任于陈毅,要他承受的不仅是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还要求他智勇双全、豁达大度、正直无私,对党、对革命一片忠诚,这就是《陈毅四次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20.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正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的朱德得知这一噩耗,立即到陈毅的灵堂,向陈毅遗体告别。几天后,朱德从医院回到了家中。他很少言语,时常在思念着陈毅。他在悼念陈毅的诗中写道: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46年前,朱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