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万卡》( 1 886年 )和《渴睡》( 1 888年 ) ,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是比较特殊的两篇。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 ,两篇间的相似和相联之处颇多 ,以至于离开其中的一篇 ,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另一篇。两篇小说题材选择相似 ,展示的都是 1 9世纪 80年代俄罗斯社会底层儿童的生活 ;小说中的小主人公经历了相同的行动序列 ,为了自己的愿望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并且在滑过了不同的轨迹之后 ,得到了相同的悲惨结局。我们可以运用叙事学理论和互文性理论从深层结构、主题表达、互文阐释三个方面解读这两篇小说 ,以求准确把握作品要旨 ,深刻领会作家的良苦用…  相似文献   

2.
曾和许多朋友说过喜欢杨打铁最初的一篇小说《白蝴蝶》。后来这篇小说易名为《铁皮屋顶》,修改后发在《北京文学》98年第9期。杨打铁是贵州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之一,1991年以来发表了《远望博格达》、《无人落水》、《全家光荣》等为她带来声誉的作品。不过,在她的作品中,我喜欢的却是这篇今年才正式发表的《白蝴蝶》也即《铁皮屋顶》。 “白蝴蝶”与“铁皮屋顶”两个名字中,其实我更倾向于前者,这与小说内质的轻盈灵巧相一致。而后者看上去像是作者为了使小说显得更为厚重的考虑。我想这没什么必要。 喜欢“白蝴蝶”这一名字的更深层的原因,是觉得它具有超越的征象,很有诗意。而在我看来,诗意之于小说,乃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辉 《求实》2011,(Z1)
1.引言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爱尔兰著名小说家,意识流小说的杰出大师,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和代表作家。其最著名的著作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1914),长篇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相似文献   

4.
白练,原名陈刚,男,回族,1929年出生于新疆伊宁市.1949年毕业于南京边疆学院.是一位享誉大西北的著名回族作家。他从事过部队文教、新闻记者、文化行政等工作。196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掐钱》。以后,陆续发表《先后》、《黑参谋》、《朋友》、《田姐儿》等近二十多篇小说及报告文学。1981年,  相似文献   

5.
在《方志敏文集》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的早期作品《呕血》、《我的心》、《同情心》以及白话小说《谋事》,均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面。方志敏最早写的一首散文诗《哭声》,也在《觉悟》上发表了。为什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方志敏几篇作品都发表在《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民国日报》于1916年1月22日在上海创刊。五四运动期间,增办的副刊《觉悟》,其创办人聘请了当时很有名气的陈望道、施复亮等担任编辑。副刊《觉悟》宣传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影响很大,很受青年们的欢迎。1922年…  相似文献   

6.
1917年8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中,陈独秀在《三答钱玄同》的信里写道:中国小说,有两大毛病:第一是描写淫态,过于显露;第二是过贪冗长(《金瓶梅》、《红楼梦》细细说那饮食、衣服、装饰、摆设,实在讨厌!)。至于普通青年读物,自以时人译著为宜。若多读旧时小说、弹词,不能用文学的眼光去研究,却是徒耗光阴,有损无益。  相似文献   

7.
姚璐 《世纪桥》2009,(19):42-43
凯瑟琳·安妮·波特和欧内斯特·海明威都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们的小说都追求文字简洁朴素,并力求用事实说话。《绳》和《白象似的群山》分别是波特和海明威著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目前国内对于波特短篇小说的研究仍比较少,也并没有把波特和海明威进行过比较。但由于这两篇短篇小说题材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点,因此本文把这两篇作品放在一起品读,通过分析两位作家既相同又有不同的艺术手法,来体会多样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8.
江南尘 《奋斗》2014,(6):61-61
正1948年4月1日,地处佳木斯的东北书店将1947年刊载于《东北文艺》第二卷第3、4期的中篇小说《夏红秋》正式出版发行。这本原创小说的出版时间比《暴风骤雨》还早了半个月。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正在抚顺市第二中学读书。1948年10月,抚顺解放,《夏红秋》也走进了抚顺书店。这本略微单薄的小书,居然在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9.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自2004年至今,一直方兴未艾。"革命+历史"一时成为了影视剧改编的热门首选。从《沙家浜》、《林海雪原》到《苦菜  相似文献   

10.
《青年与农村》是李大钊在向马克思主义转变过程中受俄国早期民粹派"到民间去"运动启发而于1919年2月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提出了《青年与农村》"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发展史上,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①等相关看法。国内学者也认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6,(2)
《敬告青年》和《〈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两文,先后发表在《青年杂志》和《新青年》上,是陈独秀发动和推进新文化运动的两篇代表作。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青年的热切希望,特别是揭橥民主和科学大旗,为近代中国逐步走向科学和民主,作出了呐喊、树立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先进思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4,(8):55-56
正马未都在第5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的成名作,发在1982年我供职的《青年文学》上。这篇小说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作者把艰苦的农村插队生活写得如诗如画,充满了情感。一个身体残疾的作家能有这样的文笔与心态,让我们编辑非常震惊。这篇小说的责任编辑叫牛志强,  相似文献   

13.
孙建昌 《理论学刊》2006,(10):118-119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王尔德最隐晦和最富挑战性的作品之一,是对灵魂腐败的极其微妙的叙说。这部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故事,却在华丽的词藻中隐藏着“寓意”。《道林.格雷的画像》既有哥特式小说的恐怖,又像是一部社会纪录片。它是一篇艺术宣言,一部喜剧,一篇道德寓言,是一部读者永远都无法真正读懂的唯美主义奇特之作。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6,(8)
抗日战争中,肖克将军指挥着平西、平北、冀东三个地区的游击战争,工作相当繁重。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肖克将军写了一部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二十万字的著作。但他很谦逊,不肯给别人看。他每天都要抽出部分时间去看小说。在他床上常放着《铁流》、《红楼梦》等小说,他对苏联的《铁流》赞不绝口,认为“那  相似文献   

15.
《乡村爱情》“三部曲”是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最火爆、最有特色、最逗人看的作品。从2007年开始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乡村爱情Ⅰ》,到近期热播完《乡村爱情Ⅲ》(又名《乡村爱情故事》),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以其高收视率、高关注率、高影响力雄居农村题材电视剧之首。  相似文献   

16.
正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点燃了华夏儿女的心。《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除了彰显出包括史实、人物生动呈现在内的高度艺术鉴赏水准,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5,(5)
<正>据已知公开信息统计,本刊首发论文在2014年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1篇(下表1-21),《新华文摘》论点摘编4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2篇,《光明日报》论点摘编1篇。  相似文献   

18.
读了自传体小说《求索》和作者给《个旧文艺》编辑部的信,人们不禁产生一个问题:这样一篇文学性甚差、不象小说的小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苦心经营,在某地发表了一次以后,又扩充篇幅,一再投寄报刊要求刊登?一家文学刊物,为什么偏偏看中这篇毫无文学意味的“作品”,又是放大照片,又是作者来函照登,给予如此特殊的待遇?翻开小说,开篇第一句是“在爱面前,有谁敢说‘我懂得它的一切真谛’?”终篇最末一句是:“只有水无止境的探索,才能接近那并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放大潮越来越强有力的冲击下,社会文化现象呈纷繁复杂状。在校园这块特殊的文化环境里,也同样如此。 大嬗变 ——艺术文化的嬗变。以个人奋斗为题材的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成了大学园内最热门的话题。同类作品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及梁凤仪的商界小说也相当受欢迎。而曾经让大学生爱不释手的琼瑶、三毛、金庸、梁羽生等人的言情、武狭小说也相形见绌。就连颇受欢迎的王朔调侃派小说,米兰昆德拉哲理小说,柯云  相似文献   

20.
<正>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编的《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14辑,看见其中有一篇陈独秀于1921年11月19日在上海浦东中学的青年自觉会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我们怎样改造思想》。在这篇影印的演讲全文前面发表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员陈晓明写的《新发现的陈独秀一篇演讲录》,对影印演讲全文作了说明。文中说:在对馆藏早期刊物重新整理鉴定中,发现一篇陈独秀在建党初期的演讲录。这篇演讲名为《我们怎样改造思想》,陆续刊登在1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