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权与主权到底孰高孰低,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样的争论到底有无意义暂且不论,对人权与主权的边界作出明晰的界定,于现实政治而言,也许更有助益。  相似文献   

2.
人权与主权作为现代国家社会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指出解决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矛盾是判断国际行为是保障人权还是干涉他国内政的关键之所在,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国际视角下的人权问题已经由国内管辖范畴逐渐递升到国际领域范畴,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成果表现.此外,随着目前主权、人权问题的国际政治化的深入倾向愈演愈烈,人权、主权问题、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等也颇受人们所关注.一部分人的观点较倾向于“人权不分国界”,还有部分人对“主权过时论”比较支持,但随着“人权胜于主权”的观点提出,似乎也撼动了国际主权原则及其政治地位.基于此,本文以国际人权与主权作为切入视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婕 《法制与社会》2011,(1):191-191
国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人权的制约,而主权是人权保护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坚持国家主权,人权才能得到保障;只有尊重他国的国家主权,人权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人权与主权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人权与主权的观点王可菊人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进入国际法的领域,当时限于保护宗教自由,保护少数者利益或争取对工人的较人道的待遇。在人类两度经历惨不堪言的战祸后,1945年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宪章》第1条规定:“……不分种族、性别...  相似文献   

8.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一种主要方式,包括主权国家之间的引渡和主权国家向国际刑事法庭(法院)进行的引渡。对请求国和被请求国主权的尊重是引渡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离开主权原则,引渡无从谈起。同时,对引渡中相关当事人的人权保护是国际法的重要内容,体现着现代的法律精神。在引渡实践中,主权原则与人权保护往往存在冲突,这种冲突若得不到很好的协调,会导致引渡无法进行。本文区分两种引渡情况,对引渡中主权与人权的冲突与协调问题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主权和人权不容侵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下文简称“五·八事件”)。消息传开,全民愤慨,举世震惊。中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提出最强烈抗议,并宣布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我国人民连日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我国政府有关立场的支持以及对北约暴行的声讨。国际社会也掀起了强大的谴责浪潮。本人仅从使馆馆舍和外交代表不可侵犯权的角度,论证五·八事件是公然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侵犯我国主权和践踏人权的野蛮行径,以表述笔者对此事件的理性思考和严厉抨击。一、国际法确认…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汉东 《法学研究》2007,29(6):3-17
文化传统保护与文化发展选择是国家文化主权的基本内容;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权利和自由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知识产权对文化创造参与者的支持和激励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多样性公约》以主权和人权作为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本举措,并以对艺术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补充措施,由此构建了一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权利形态。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人权的国际保护是国际法的一个新领域,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在实践中应该科学正确地对待两者关系,既要反对借口主权侵犯人权,又要反对借口人权干涉主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人权与主权关系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为关心、争论探讨最为集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以阿拉伯之春为历史背景,从全新的视角对人权与主权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主张坚持在保障主权不受他国干扰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就如何保障主权实现人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倒台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安理会决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主权的内涵及其与人权关系的广泛讨论。主权概念从起源到发展,以及近来在"保护的责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而主权与人权并不是对立的,而应是辩证统一的。我国应明确表明一国主权不容他国恣意践踏的立场,并在促进人权保护的合作与交流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张磊  赵志坚 《法制与社会》2010,(17):287-288
在五四"新青年"面前,摆着内忧外患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半殖民地位,由此中国必须争取主权的独立;二是中国的半封建性质,由此中国又必须争取维护人权。但主权与人权何者更加优先,却是一个问题。"新青年"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个困境。当今中国依然面临着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新青年"们思想的延续,因此有必要梳理新青年在这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温耀原 《法学杂志》2013,34(5):97-103
引渡关乎国家主权与相关被引渡者的人权利益。本文首先介绍引渡中的主权与人权关系,然后详细阐述了引渡中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和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中的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并就我国实践中相关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超越国家间政治——主权人权关系的国际法治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鹏 《法律科学》2008,26(6):17-24
主权高于人权、人权高于主权,这些观点都是传统国际关系思想在二者关系上的投射。尽管都有其正确合理的一面,却未能清楚的梳理各种现象,更不能指出既面对现实又指出未来发展方向的方案。以国际法治为核心的路径认为主权和人权均可为美好理想,但在现实中皆可被滥用。因此需要法律予以监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的司法化是国际社会法治化的关键环节,而人权法的司法化则是这一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当今的国际人权司法体制在区域的维度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全球层面上则仅做出了初步的尝试.最突出的问题是不成体系的规范、组织和程序,以及不平衡的设施.为此,应当着力于国际人权司法的体系化、强化和均衡化.中国作为地位正在上升的发展中大国,应...  相似文献   

18.
人权观念与人权入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道晖 《法学》2004,(4):17-21
20 0 4年 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改 ,是宪法内容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保持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宪法修改始终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宪法修正案内涵深刻 ,立意高远 ,都是关系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尤其是对私有财产权与人权的保护性规定 ,对中国宪法发展和我国整体法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卫生与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置人权于中国公共卫生场域中的阐释。起因是2004年后——2004年,人权在中国入宪——当人们试图以人权作为转型中中国公共卫生的基础理念时,却发现从旧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走出来的中国公共卫生很难在实际上接受人权:是同样地保护每一个人,还是保护大多数人;是首先着眼于管理,还是强调国家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权的积极责任,是在中国,公共卫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巩献田 《中外法学》1989,(4):27-28,49
<正> 1二百年前的8月26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被称作"旧制度死亡证明书"的光辉历史文献《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在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激烈辩论之后公诸于世了。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向整个封建专制制度进攻的号角,是向旧制度开战的宣言书,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问世,是整个人类向自身解放的宏伟目标前进中迈出的非同小可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