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早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年,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等几位领导同志,又重新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其中,赵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坚决贯彻‘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不可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既强调物质力量的作用,也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R重视物质力量的作用,而忽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反复证明,凡是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他什1的思想和精神武装,就会变成改革社会、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一就会对革命、建设和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不断…  相似文献   

3.
(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成果的标志,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统一联系。其区别表现在,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一九八六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这个决议的指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党在指导工作中的某些失误,精神文明建设被严重忽视,出现了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一手紧、一手松的状况,造成社会思想道德的混乱和滑坡.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邓小平同志总结十年来的深刻教训时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严酷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果忽视或放松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物质文明建设的任务难以实现,甚至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6.
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再认识○曾清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两个文明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7.
孙家驹 《学理论》2008,(3):30-30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8.
企业党的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做。通过搞好舆论引导,净化思想环境,疏通思想渠道,保证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企业党的宣传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与时俱进,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企业党的宣传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性和迫切性亦愈来愈受到中央的关注和重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亦对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难点、重点、途径、方法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论文、调研报告、论著、经验材料问世 ,对于切实改进和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 ,在如此浩如烟海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科研成果里 ,却有一个领域鲜为人们所触及 ,这就是先富群体的行为导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先富群体的产生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4,(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本刊记者新一轮改革措施的出台将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前进。在南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建设将被置于何地?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本刊记者访问了国务院研究室武树帜局长,我们谈话的重点是—中共中央不止一次强调过...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新时期“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在一段时间里、一些报刊把“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阐释成“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这种说法,并无错误,却似任有不  相似文献   

12.
刊于《新风录》的这两篇报道,向我们介绍了广州南华西街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个基本经验是:充分发挥街道的功能和作用,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本钱,把精神文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主义的“附加条件”,是指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在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把那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当成社会主义条件而加以肯定的那些事物。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因为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人们对社会主义内容的认识在实践中还没有达到科学的认识以前,在理解社会主义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和错误,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二是有些人常常用“左”或右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主义,这样就会把非社会主义的东西看成是社会  相似文献   

14.
谢泳 《各界》2014,(7):27-31
《读书》1999年第3期有陈红民先生一文:《智者千虑》.主要意思是说当年蒋介石请胡适入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虽然胡适最终没有“被湿了羽毛”,但“胡适怦然心动,有欲迎还拒之态,虽然属人之常情,但也可见在一定条件下,修炼了三十年的‘独立地位’是可以放弃的,‘诤友’也能成‘战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在反思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最终导致动乱反革命暴乱发生的原因和主要教训时,有这样一个基本提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但现实中有些人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和使用不够准确.存在种种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既然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那么物质文明建设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就会自然而然上去的;既然物质文明是硬件,精神文明是软件,  相似文献   

16.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点睛之笔。这句话本来不难理解,但时下有人对其产生了一些曲解和误解。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最终’指的是遥远将来的事情。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通过进~步拉大收入差距来确保提高效率。等将来把‘馅饼’做大后才有条件进行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这样理解是否符合邓小平的原意呢?系统地读一读邓小平著作就可以看出,邓小平曾分别从多种不同角度阐述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n有的地方讲“试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6,(37)
近两年,我国各行各界不断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并在一些报刊上广泛地进行讨论,谈思想理论,谈道德风尚,谈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可见这个问题是如此紧迫地提到社会生活日程上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这个问题列为会议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1,(2):44-44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薛国林在《人民论坛》2010年第36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几百年才走完的路,然而,这句话只是对物质文明而言的。  相似文献   

19.
厂长对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全面负责,既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段时间来,不少企业的领导干部对厂长“中心地位”的含义理解片面,认为厂长的中心地位是指厂长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因而党政领导之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沟通”和“协调”工作之中。社会主义企业的物质文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以人为本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我国当今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一种理念、追求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包含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而且还包括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途径与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是价值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而以人为本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