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倩 《新长征》2006,(12):50-50
当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已到了十一亿。也是世界头号文盲大国,有2.2亿文盲。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失误出现在教育上,人口文化素质呈现大滑坡现象,“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不容乐观.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村教育不发达、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劳动者技能匮乏与人口过剩并存,扶贫任务依然艰巨.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含量,是西部农村扶贫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毛维山 《奋斗》2005,(10):30-31,40
实施“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提出来的,对于向农村传播现代科技信息和管理理念、加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工作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速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才开发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低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步入新的世纪.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全国扫盲运动出现了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7.
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人才开发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低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步入新的世纪,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扫盲工作,自1979年恢复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多次受到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表扬和嘉奖。 当前,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对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也有这个愿望,也有经济条件。各级政府正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扫盲工作步伐。新闻宣传单位要注意对扫盲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报道,并配合今年 10月底召开的全国扫盲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掀起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热潮,力争到2000年高标准完成全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加强对扫盲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闻名见性,李常水把自己看作一滴平凡常见的水,但他十几年来,扎根农村,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帮助和带领山区人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乐章。李常水的事迹,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伟大力量,昭示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一、实现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李常水这样的科技带头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但就农村而言,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任务仍很艰巨。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还为数不少。二是科技人员偏少,科技推…  相似文献   

10.
一、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依据众所周知,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推行的一项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广大农民称之为继土改之后的“第二次解放”。农民群众对家庭承包经营如此欢迎,情有独钟,绝不是偶然的。第一,家庭承包经营是与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的。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总体特点是:生产手段落后,主要靠手工劳动;市场化程度低,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比重;农村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数量大;农民生活水平低,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科技发展不适应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科学文化、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长期处于“种粮吃饭、喂猪过年、养鸡兑盐”的自然经济状态,科学文化水平低下的状况更为突出。江苏省农科院曾于1990年在全省部分地区,对637户农民进行调查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小学水平占33.3%,初中占45.5%,而高中只占21.5%;另一方面,农村科技人员少。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有6.6人。前不久,山东省对103个乡镇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2个农技站、每3个果林站、每5个种子站,才分别有一个农科大专生。调查还表明,每个乡镇的农业人口数约3.13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的相对集中和非农化;非农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大规模商品经济的形成;集镇的城市设施和功能的增强;交通运输顺畅;信息灵通;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经济活动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宁夏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需要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其中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到本世纪末,中国教育主要目标是在85%的人口地区普及9年义务教育,在10%的人口地区普及6年义务教育,在5%的人口地区普及4年义务教育;在全国90%以上的人口地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争取平均文盲率隆到5%以下,农村识字标准为1500...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进步和城市化的要求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量低文化素质农村人口存在的条件下,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可能的。所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希望在人才     
蒋少英 《共产党人》2004,(21):28-2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仅为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人口的素质相当低,导致农村的科技受体承受能力很差,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加,而耕地却在不断减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发展已进入一个非依靠科技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7.
温玉华 《唯实》2001,(4):55-59
我国有12.9亿人口,其中8亿多人口在农村。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关系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作出将人口与计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决定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与计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口增长初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管理基本形成了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初步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按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1989年我国农村人口约8.3亿,而到1999年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不包括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数字),10年中我国农村人口仅增长0.…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进步和城市化的要求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量低文化素质农村人口存在的条件下,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可能的.所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安丘市委根据“抓培训,提素质,强本领,创名牌”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全面开展了党员“学科技、用科技、比贡献”活动。由于农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整个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安丘市农村经济大大发展。这几年,安丘的姜蒜、瓜菜、水果、黄烟、...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要依托我县产业发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