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高臣 《理论前沿》2007,497(8):18-20
《物权法》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赋予了业主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对于解决实践中的业主权益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的出台,使公民财产关系终于有了一部基础法律予以保障。而《婚姻法》同时也对婚姻家庭中财产关系予以调整。一部新的法律的出台,或多或少的会与原有法律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对原有的法律造成巨大冲击。两部法律之间的冲突,在实践中出现的适用难题如何解决?《物权法》所强调的个人财产的保护与《婚姻法》中夫妻共有财产的保护如何权衡?本文围绕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重点论述了夫妻共有不动产静的安全及动的安全两个方面的问题,探讨夫妻共有房屋不动产的交易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夫妻财产关系上,我国《物权法》与《婚姻法》存在着诸多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就物权的转移、变动而言,《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是一般规定,而《婚姻法》对夫妻婚前财产、夫妻共有财产的规定是特别规定。因此,在法律的适用上有必要研究《物权法》作为基础性法律的用益物权制度对夫妻婚前财产发生变化和婚后共同财产发生纠纷的实践处理和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在众多属于必要共同诉讼的案件中,共有财产涉讼最为典型。按照我国法律对必要共同诉讼的规定,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法院必须合并审理且作出合一判决。准此,如果不论何种情形,共有财产涉讼均为必要共同诉讼的话,共同诉讼人必须共同起诉或应诉方才当事人适格,恐生起诉不能等问题。有鉴于此,宜按照民法规定,共有财产涉讼时区分共有权与持份权,前者需全体共有人同时起诉或应诉,而后者则许可共有人单独起诉或应诉。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中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其最初来源于梁慧星领导的中国物权法课题研究组于1999年完成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名称、编排体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专有权、共有权以及成员权("共同管理权")六大方面比较分析<物权法>和<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对于建筑物区...  相似文献   

6.
优先购买权在比较法上有物权效力和债权效力之分,《物权法》第101条虽宣示了按份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但对其效力的规定却一直缺位。在《物权法解释(一)》之后,通过反面解释和体系解释相结合,第12条第2款第2项成为支持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具有物权效力的依据,不仅能贯彻《物权法》第101条的立法目的,也使得《物权法解释(一)》自身及其与其他司法解释的体系连贯化。  相似文献   

7.
从一审到七审,物权法草案势必成为瞩目的焦点。它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它的出台也是中国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人财产的一项重要举措。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首要价值,只有通过不断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本文从物权法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着手,来说明物权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占有是一切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的前提,是物权的起点,占有制度是物权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在物权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在第五编对占有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这是我国立法对占有制度的首次规定,弥补了我国物权立法的一个空白。但是,该规定从法条数量上看仅仅只有五条,对占有制度的规定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占有的定义、性质、效力等基本问题均未加以规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与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占有制度相比,我国《物权法》中的占有制度存在许多缺失。本文将从占有的历史渊源、概念、性质等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对我国《物权法》所确立的占有制度作出评析,指出我国《物权法》占有制度的立法缺失,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占有制度的相关规定,提出我国民法典如何完善占有制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票据质押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被我国《票据法》和《物权法》所承认。由于票据权利不同于其他的权利财产,两个法律文件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异,在质押权的成立、质押权的效力及质押权的实现等方面产生了如何适用的问题。基于两法的立法目的不同,依据两法所成立的票据质押并不冲突,属于不同的法律制度范畴,在法律适用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共同共有区别于按份共有的根本不在于是否划分份额,而在于共同共有以共同关系为基础,是共同关系决定共同共有的制度特征,决定共同共有的立法体例。共同共有同样是按份额共有,份额不仅存在于共同共有的总财产上,还存在于个别共有物上,只是为了维持共同关系,份额的作用受到限制。在共同关系和份额问题上,《物权法》虽然有所进步,但不是实质性的。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是我国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定纷止争,物尽其用。为了发挥物权法的这一作用,我国《物权法》采用了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但是物权法定主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当通过一定途径加以缓和或者柔化,以顺应世界上物权缓和的发展趋势,解决我国《物权法》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业主所享有的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共有权和管理权三项权利所组成的一种复合性权利。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未来我国应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与《婚姻法》在关于不动产的法律适用上存在冲突,《婚姻法》作为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特别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物权法》有突破。结合司法实践,从夫妻共有房屋与物权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夫妻仅共有一套房屋与一物一权原则、夫妻共有房屋分割与抵押权及《婚姻法解释(三)》与《物权法》相关规定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保护私有权,而真正要将宪法的精神落到实处,就需要用具体的法律加以规定,物权法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物权法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财产归属,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实施物权法,重点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曹健 《工会论坛》2010,16(5):89-90
优先购买权制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得认同和遵循,我国目前对于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立法尚未系统化,只是在《民法通则》、《物权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若干民事单行法中进行了零星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本文主要对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性质、行使的期限、条件以及行使过程中的权利冲突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中处处蕴含着安全的意蕴,物权法可以说是一部财产安全法,它从调整财产的归属到调整财产的利用,把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建立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如公示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征收征用补偿等制度。本文拟就物权法中的安全问题作一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物权法》规定的产权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规范与保护着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应有的法治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重要而复杂的调整民商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密切关系。物权法体现并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精神,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社会文明理念,体现了诚信友爱的团结精神,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物权法在继受传统民法精华的同时,从科学体系和立法技术层面观之,于创新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商法体系方面也有相当缺憾,具体在立法根据、担保物权、占有和居住权等方面还存在着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成为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共有是财产的一种不正常之状态,且有悖于物尽其用,共有始终属于一种暂时状态。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的性质应为形成权而非请求权。分割请求权既基于共有关系而生,故不得罹于消灭时效。共有物之分割,是各共有人间以其应有部分相互移转交换。各共有人应按其应有部分,对于其他共有人因分割而取得之物,负与出卖人相同之瑕疵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