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3,(12):149-149
党代表制度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孙中山吸收了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在黄埔军校开始设置的,廖仲恺被孙中山委任为驻黄埔军校的首任国民党党代表。1925年11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将党代表制度推广到该校教导团中实行。后来蒋介石在国民革命军中,普遍设置有国民党的党代表。  相似文献   

2.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举国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中国革命历史研究的爱好者,我自然忆起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创建中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促使孙中山先生作出建立黄埔军校的决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接触孙中山,并促  相似文献   

3.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4,(2)
正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批军事与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精神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认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8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创办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尽管它后来违背了孙中山办校的初衷,但它不仅直接影响于当时的中国历史,而且也深刻影响于后来的中国历史。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的80周年。回顾创建黄埔军校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是对它的一个实际的纪念,而且对“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为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动力。孙中山所以倡导创办黄埔军校,是吸取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三次革命失败的痛苦教训。1922…  相似文献   

6.
1924年,孙中山创办陆军军官学校于黄埔。他曾五次到黄埔军校,对此地可谓情有独钟。但当时留下的几幅照片流传至今,却存在着说明错误。一、孙中山在黄埔军校追悼巴富罗夫将军图一在《纪念廖仲恺何香凝》图册第80图的说明是:“孙中山廖仲恺视察黄埔军校。”但既然是视察,为何有人臂缠黑纱?经反复查证,原来该图是1924年8月4日孙中山偕廖仲恺等人到黄埔军校参加追悼巴富罗夫将军后,步出军校时所摄。巴富罗夫是来华工作的苏联首任军事顾问,1924年5月抵达广州,就任孙中山军事总顾问并兼任军事顾问团团长。7月18日,巴富罗夫同其他苏联军官及航空局…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0,(5):42-42
孙中山先生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亲临黄埔军校。 从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之日起,孙中山先生。曾先后5次亲临军校视察,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方针政策上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于1926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军校师生将才尽出,战功显赫,杨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但军校曾于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后只修复了军校大门和孙中山故居等个别建筑。199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黄埔军校。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纪念。由广州市政府股资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黄埔军校校本部终于重视了往日的风采。这座俗称“走马楼”的楼房、建筑面积逾万…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7,(1)
正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留有凝重辉煌的一页。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2周年,同时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年,时至今日,我们在学习《孙中山全集》(16卷本,尚明轩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印行)的若干文献语录名句时,仍可感受到孙中山奋斗的难能可贵和他言语的力量所在。重温中山先生教诲,以他博大胸怀之  相似文献   

10.
正曾购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读党史》小册子。第一辑是《从望志路到南湖》,第二辑是《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其中,第二辑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事情。而且说,当年的毛泽东,就是黄埔军校的"招生办主任"。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其他资料,证明确有其事。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创办90周年纪念日。90年前,孙中山先生与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到黄埔去!"成为当时投身革命的嘹亮口号,一批批爱国志士来到广州,一批批革命精英从黄埔军校奔赴战场,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舍命合作,共同挽救民族于危难中。在创校90周年之际,广州黄埔军校迎来了一批批两岸的老兵、学者、年轻人。"天下黄埔是一家",这在两岸的黄埔人中已成为共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黄埔精神"成为今天海峡两岸统一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廖仲恺是受到孙中山委托参与黄埔军校筹备与创建第一人,从参与筹措到与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协商确定在广州创办党义军官学校并主持建校,代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后任黄埔军校首任党代表以及所有驻广东各军总党代表,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积极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他与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统一祖国,振兴中华,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黄埔创建了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第一个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迄今已经80周年了。由于孙中山先生总揽黄埔军校创建初期的一切要务,当时被尊称为校总理,这个称呼一直被沿袭下来。所以孙总理是属于我们黄埔军校的总理,也是我们黄埔军校的创校之父。今天我们在热烈庆祝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追思我们创校之父——总理的遗志,进而促其实现;这才是我们黄埔子弟溯本思源与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任务!虽然我们黄埔军人做出过不朽的贡献,然而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14.
正"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0,(6):41-41
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成立。 黄埔军校酝酿成立教导团,最早应始于1924年7月为保卫广东革命政府不被推翻。7月1日,军校成立革命军事研究会,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都是会员,每月开会一次,会纲中就有革命军成立之计划和革命军成立的编制之研究等内容。关于革命军的规模,孙中山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在军校先建立两个团的联军,然后再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7周年的日子。在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建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办了《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透过展览中的一幅幅老照片,我们看到了一位九旬黄埔老兵与他的夫人,多来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为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7,(4)
正黄埔军校第1期军医部主任李其芳委任状套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黄埔军校第1期教官委任状,为展示黄埔军校早期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物证。本文拟从这封委任状出发,还原李其芳与孙中山、蒋介石等国民党领袖交往的珍贵历史片段。2010年,经广东黄埔军校同学会何季元会长热心牵线,美籍华人、著名美国医学专家  相似文献   

18.
陈予欢 《黄埔》2007,(2):36-38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6)
正北伐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武装斗争统一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他晚年军事思想的"高峰"和宏伟治国方略。孙中山赴韶关设立北伐大本营并主持北伐督师事宜,按史载有1922年4月和1924年9至10月两次。1924年9月,第二次赴韶关主持北伐誓师前后活动,是由黄埔军校第1期第1队全程负责警卫守护,从现存史料与回忆文章中,可窥视当年孙中山先生在  相似文献   

20.
陈予欢 《黄埔》2011,(4):26-29
国民革命军上将钱大钧,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及武装起义活动,致力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其军事生涯发迹于黄埔军校,曾任黄埔军校第一期教官、代理总教官、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在黄埔军校创建时期有过重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