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死生亦大矣!"一个人在告别这个世界时的遗言。历来被看做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生命嘱托,一种具有纪念性、经典性、持久性的临终交代。如果当事人是一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政治家,一位轰动世界的伟人,那么,他的遗言就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价值。周恩来总理在濒临生命终点时,郑重嘱咐:"不能忘记老朋友。"这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宋庆龄非常尊重。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毛泽东即委托陈毅、邓小平等前往公馆探望宋庆龄。6月的新政协筹备会刚结束,毛泽东就与周恩来商议,决定派邓颖超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并亲笔致信宋庆龄。8月,宋庆龄由上海乘专列抵北平,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等50多人到车站专程迎接。这期间,毛泽东亲自到车站接人只有两次,一次是接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还有就是接宋庆龄了。  相似文献   

3.
周总理肯定记者站工作周恩来抓记者站较多,过问得很具体,很了解记者的工作隋况。他1967年两次接见记者的讲话中,对记者的工作做过评价。4月那次接见中,一开头就说:“《快报》、《简报》报道了很多好消息。我们是依靠你们的《快报》、《简报》了解情况的,靠你们的消息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周恩来的关怀下,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廖承志率领我地下党员,在香港展开了一场驻港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的秘密营救活动,共将800多名文化民主人士成功转移到抗战的大后方。其间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绝不亚于一场运筹帷幄的大战役。  相似文献   

5.
杨飞 《党史文汇》2011,(3):40-43
四1930年8月19日,周恩来回到上海。当时国内局面已是千疮百孔,看到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后自己带领全党同志辛辛苦苦积蓄起来的革命力量竟被李立三如此轻率地葬送,周恩来心如刀绞,遂对李立三提出了尖锐批评。随后,他又怀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耐心地做通了李立三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了错误,  相似文献   

6.
<正>携手《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林默涵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理论家、实干家。京剧《红灯记》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的创作,就倾注了他和周恩来的大量心血,凝聚了他们的智慧。1963年2月下旬,在上海养病的江青观看了根据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改编的沪剧《红灯记》,认为不错,随  相似文献   

7.
王永钦 《广东党史》2001,(1):33-35,38
周恩来等强烈批评中共中央的右倾错误,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由于陈独秀等人的反对而没有被采纳 “四一二”事变之后,李立三、陈延年等受中共中央的指派从武汉抵达上海。他们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同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以及几个俄国同志组成特务委员会,贯彻执行前不久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的中央局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沪区工作的决议案》,研究讨论“四一二”事变后上海地区的形势和任务问题。 在16日的特务委员会上,李立三传达他们来上海的任务。他说到:“武汉对于老蒋之决心打击已为事实,毫无问题,所最困难者为军…  相似文献   

8.
穆欣 《党史文汇》2002,(4):26-29
穷追叛徒白鑫 彭湃等4人惨遭杀害的消息传出后,引起全党的悲痛.周恩来当即代表党中央起草了题为《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的告人民书,愤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残杀彭湃等同志的罪行,沉重哀悼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号召人民学习烈士的高贵品质,以实际行动回答反革命的屠杀.当时,彭湃的母亲周老太太正流落在澳门.周恩来当即派人帮助老人转移到上海,予以慰藉照顾.同时妥善地安置了原在彭湃身边的幼子彭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