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些做领导工作的同志,似乎患有一种“精神病”:凡事必先问上头有什么新“精神”(这里的新“精神”主要指上级领导最新制定的鲜为人知的新政策)。上头有了“精神”,他的精神就来了——划起圈圈来精神倍增,无所顾忌;若是在某些方面或上头一段时间没有新“精神”下来,他也就无精打彩起来,明明是自己决策范围内的事,亦不敢做出决定。 重视上面的精神本没有什么可以非议,但一切都要有“精神” 才办,则是一种病态。它大大抑制了基层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尤其是,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前无古人,特别需要创造精  相似文献   

2.
阔别近三十年的母亲和儿子,终于在广州城里见面了。母亲紧紧地拉着儿子的手,第一句话就劝他回新加坡。老人几十年的心愿,就是只需要儿子一个“回”字。 可是,她的儿子——黑龙江矿业学院的副教授陈佩宗,却在“回”字上头跟他的母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他来说.早在二十几年以前就已经回来了。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若是按照妈妈的意见行事,那就不是“回”而是“离”了。离开抚育他成长的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3.
劳模的叹息     
他是来京参加学雷锋先进表彰大会的。在他下榻的招待所房间,我们聊了起来。他是一位汽车司机,来自边远省份大山深处某基层单位,40出头,高个儿,壮实,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他的荣誉称号:“劳模”、“先进”、“典型”、“标兵”……各种档次,数不胜数。他的先进事迹——尽管他对用“先进事迹”一词来概括他的所做所为所想不无忌讳,而愿意看作是“平常事儿”——也数不胜数。他开着车,长年累月奔波、颠簸在崎岖、险陡的山区公路上。单骑千里,许多故事就从这里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百家报纸为什么竞相出版“周末版”、“星期刊”?报纸怎样办得使“上头”和“下头”都满意,“有咸有淡,有辣有酸,老少皆宜”,让读者如逛“超级市场”,琳琅满目,丰富多采?报纸中的“特区”怎样“软化”,使读者感到可信、可读、可亲?为什么“多版化”是世界办报的共同趋势? 本期这四篇文章将为你回答上述问题,报道了中国新闻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我已到而立之年了,大小当了个兵头,统率着五十员男女“大兵”。说心里说,在生产车间里,就数咱这个无品位的“兵头”难当了。上头有分厂的头追着赶着,下头得想着法儿让“大兵”们心顺劲足。若是顺顺当当完成了生产任务,上下皆大欢喜,我这“兵头”走起路来也有几分神气。若是哪个地方卡了壳,分厂的头一旦“晴转多云,打几声雷”,下头的大兵若烦了,就会把无名火往我身上烧,我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可不管怎么样,五十来号人的饭碗在咱手里,再烦再难也得干。因此,我就有了个“磨心”的绰号。全班一盘磨,都得围着咱转,有的是“罪”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支歌,它的悠扬的曲调在亿万农民的心里激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唱了三十多年的歌,为什么今天又一次被人们放声歌唱。 田凤岐——吉林省梨树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在一九八一年秋季的一个傍晚,当他在自己新盖的三间砖房刻塑了“安土乐天”四个大字以后,拿起三弦琴,弹奏起这支歌曲来了。歌曲抒发着他内心的衷情。也勾起一腔心酸。他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7.
嗐摸个啥哟     
阅历大概是注意力的指南针。我在读韦君宜的《思痛录》时,对她的丈夫杨述特别注意。她说杨述青年时代下笔千言,“但是,到后来他在党内工作的时间越长,地位越高,写东西便越来越谨慎,文字也越来越短,思想越来越不放开了。”怎么会不放开呢?因为他习惯于“摸精神”。摸到精神以后就按所摸的来行文,不越雷池一步,文章“索然寡味”。韦君宜说得这样严重,也许有亲者严的成份在里面,然而韦君宜所说的地位越高越写不出好文章的现象则是大量的。“文革”前,我就有那么一位同杨述地位旗鼓相当的顶头上司——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的副部长。我们小青年常在背后议论他不会写文章。中年的同志说他会写:“不会写,50年代怎么当省报总编?”话虽在理,可我们总是见不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政工干部感到,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务实。但什么是务实呢?有些同志却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务实就是和职工摊牌讲实惠,用许愿、打保票等代替思想教育,以求职工思想问题得到缓解。事实上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比如某厂有位支部书记是这样“务实”的:某人因没提拔股长闹情绪,他便许愿“以后有机会优先提拔”;某人长工资没评上,他又许愿“下次一定给调”,某人没分到房子,他也打保票“一旦厂里有房便解决”……。由于这位支部书记尽放“空炮”,许愿而不还愿,到时候不能“兑现”,他说话就不灵了。这个教训说明,不能用许愿等庸俗作法来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上述情况而言,此类思想问  相似文献   

9.
编者寄语     
《瞭望》1990,(52)
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既有令人高兴的积极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消极的一面。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对本刊记者的答问,我们感到他对下述三个问题特别忧虑和担心: 一是海湾危机,“当前的形势十分令人担心”。他对美国和伊拉克直接对话表示欢迎,希望双方都能采取灵活和理智的态度,使对话取得成果,带来和平。他认为,如果这种努力失败,就会“看不到任何一种和平的选择”了。联合国秘书长“随时愿为和平努力作出贡献”的精神值得赞许,在此美伊对话又生波折之际,他的和平呼吁应该引  相似文献   

10.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有些地方却偏偏在这上头玩“花架子”,搞形式,走过场,甚至虚报浮夸,欺上哄下,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最近,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在一次会上讲了这样两个事例:他到旱灾严重的某镇检查工作,发现许多储积生活用水的当家塘平时看似波光粼粼,但稍一受旱就干涸,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碟子塘”。他当场要求镇领导从旱灾中“旱个明白”,多挖简易实用的当家塘。没料,他第二  相似文献   

11.
2月1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国会答辩时放言,他对靖国神社内供奉的甲级战犯“没有抵触感”,而且他“对于甲级战犯的问题根本不想说长道短”,虽然“周边国家一直要我这样做或那样做,但我不打算改变我一贯的想法”,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参拜。在其后会见日本记者时,小泉再次重复了他的这一态度,并务必请邻国“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次去银行办事,听到一位老太太在议论:“现在银行的服务态度好多了。因为银行多了,你的态度不好,人家不到你这儿来存款。”老太太的话很朴素,却道出一条真理:凡事要有竞争,才会进步。各地掌管供电大权的人,往往被人称为“电老虎”,为什么?因为他独立一家,你不巴结他,立马给你颜色看!所以有些企业给本单位职工发放什么福利,非得给供电系统捎带一份不可。否则他就卡你的脖子——不给你供电。可见竞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聊城,有一位被当地人民称为“把心掏给农民群众”的人。他就是全国商业战线劳模、冠县烟庄供销社主任、共产党员——赵西玲。 6年前的盛夏,一个业不抵债的“空壳社”的担子,搁在50年代就开始办供销社的赵西玲肩上。那时烟庄供销社库存商品90万元,有问题的商品占了90%,企业连年亏损,班子软,职工思想涣散,有些职工甚至是“吃社”,从“社”身上挖肉。供销社不仅是“空壳社”,更可伯的是把“扁担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丢了。赵西玲发现这些问题后,认为只有把“办社为农民”这个“社魂”招回来,烟庄供销社才有希望。 烟庄供销社处在县城大城镇之间,西靠冠县县城,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最头痛的是做后进职工、特别是那些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的后进职工的思想转化工作。这样的后进职工,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做好这部分人的转化工作确实难度很大。目前在职工队伍中,有极少数人处于后进状态,个别人已经到了失足的边缘。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面不小。他一个人不工作倒是小事,往往能把整个班组搅得不安宁。我们单位就有一名这样的职工,车间多次找厂领导提出:“只要他能离开车间,我们宁可承担他的工资,把他养起来。”可是,把这个“出名人物”调换给谁,谁都摇头。  相似文献   

15.
1934年,范文澜同志在北京一所学院当院长,当时他还没有加入共产党。但国民党特务总觉得他很像“共产党”,就把他逮捕了。有人向中统头子求情说:“范先生一向为人正直,生活艰苦朴素。”中统头子说:“就凭这一点,已足以说明他是共产党,否则怎么能这样做?”中统头子的推断,道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一个显著标志——生活上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16.
关于精神的作用问题,毛主席生前讲过多次。他总是感觉到,我们对精神的作用不够重视。他曾经提过:“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同时,他提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总要有一个高屋建  相似文献   

17.
“出版家的精神堕落,这趋势比纯以赚钱为目的更可怕,更值得忧虑!”这是已故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张静庐先生是原上海现代书局、联合书店、光华书局、上海杂志公司的创办人。从他的话里,可看出一个老出版工作者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1930年的一天,一位进了国民党上海市教育局担任书籍审查工作的“文友”来告诉他,“《我的幼年》要查禁了!”《我的幼年》是联合书店刚出的郭沫若的著作。张静庐说:“别说笑话,这本书有什么可禁呢?在你贤明的审查之下。”那人笑笑走了。第二天,那人又来了,说他有一部新稿子,请予照顾出版。张静庐略略翻动了一下,就回绝了。因为张静庐对言情作品一类低级货色不感兴趣,在他手中,不曾出  相似文献   

18.
9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到深圳市委党校,围绕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问题,为全市部分领导干部和党校学员作了学习辅导报告。本刊分别约请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就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问题,结合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为配合学习宣传,本刊拟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 本刊评论员:《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人民群众——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评论之一》——对群众的感情态度问题至关重要。态度是行动的先导,感情是行动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态度,往往决定有什么样的行动。能不能真正的很好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看有没有真心为群众做事情的感情,要看为群众做事情的动机是不是纯洁,态度是不是端正。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满怀深情地关心群众,要把群众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落实到和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体会到党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海滨城市青岛近年来多了一道东北人增添的“风景”——来自吉林省榆树市光明乡20多位农民做的豆腐得到市民的认可,而且自发地形成了“光明豆腐一条街”。这里的主角是最初来这儿创业的光明乡孟家村农民黄连双,他怎么也没想到,祖祖辈辈的家传手艺在青岛这么吃香;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靠豆腐手艺实现“走出去”后,竟然激发了光  相似文献   

20.
观念更新既是改革的前身与动力,也是改革的结果。然而,对于“观念更新”也不要讲得太“大兴”,似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上头提倡一下、报纸电台中鼓吹一下,就万事大成了。因为这多少有些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模式的遗风。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来,是从本市电台里听到的:近年来上海技术工人有青黄不接之虞。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事发表演说,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推广一种“新观念”:“经济增长应该伴随技术工人的同步增加,其比例为10比3。近年来,上海经济增长以10%计算,技术工人就应增加3%,但实际远远不到。过去上海是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