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2年我国第一部《商标法》颁布到今日已历时近三十载,我国商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和突飞猛进的飞跃。时至今日,我国商标制度已日趋完善。距离商标法第二次修订已有十年时间,十年的检验和磨合令社会各界对商标制度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于此,此次商标法修订也得到了各界关注,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诸多客观而中肯的意见,《电子知识产权》将连续刊登各界观点,欢迎有识之士为这一平台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李建昌 《知识产权》2010,20(1):11-15
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使用商标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商标法律制度。1982年制定、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后的《商标法》为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商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对《商标法》的修订工作高度重视,自2003年开始,历时6年意见收集、调研和论证,形成《商标法(修订稿)》(送审稿)。《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既是商标战略的具体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商标战略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标申请量逐年大幅上涨,我国现行商标审查制度已无法满足改革需求,优化商标审查制度势在必行。尽管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公布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涉及多项实体与程序性规则的改变,以优化商标确权程序,实现商标审查的提质增效,但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德国和日本的商标法修订后,其审查制度有可供借鉴之处。为完善我国商标审查制度,针对现存问题,建议《商标法》第五次修改作出相应调整:取消相对事由审查、实行商标异议后置、增设异议纠纷的自我和解机制、增设以商标使用为标准的快速审查渠道、提高商标审查费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于1982年制定,历经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对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现行《商标法》的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简化和完善商标确权程序,加强对商标专用权和地理标志的保护,为中外商标申请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我国商标法与国际上商标立法趋势相适应,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商标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国家工商总局也已经形成了2009年《商标法(送审稿)》。本刊邀请了部分学者对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发表其见,以期为完善我国商标法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5.
杜颖  稣乌 《知识产权》2023,(5):46-69
为了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引导商标注册回归制度本源,《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61条规定了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该制度由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条款与未依法履行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义务的审查与处理条款组成,要求所有的商标注册人定期主动说明商标使用情况以维持商标注册。该制度对于弥补现有注册制度缺陷,营造按需申请、适量持有、注重使用、清除闲置的商标注册和使用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建立说明商标使用情况制度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前的规范设计略显粗糙,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制度配套规则。  相似文献   

6.
商标权经由注册而取得,这是我国《商标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一原则之下,商标权利的取得基于如下法律事实:设计或者选定商标、注册申请、申请的审批,在《商标法》上即形成申请、审查、公告、异议、核准、撤销一系列法律程序,由此构成的商标确权和维持制度是《商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商标法》在权利的取得和维持上发生了如下变化:突出在先权利的保护、商标评审裁决的司法审查,这些内容的实施无一不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产生影响,使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面临新课题。一、在先权利的保护(一)产生权利冲突的…  相似文献   

7.
审理专利商标复审行政案件适用证据规则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完善我国专利商标法制,2000年8月25日修订的《专利法》和2001年10月27日修订的《商标法》,分别取消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专利复审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商标评审中的行政终局决定制度,引进了对专利复审决定和商标评审决定的司法审查制度。随着这些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有大量的专利复审和商标评审行政案件(以下通称专利商标复审行政案件)诉诸法院,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其中,当前有关法院在审理  相似文献   

8.
商标的价值在于使用,因此,已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亦应获得法律的相应保护。我国200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31条是目前保护未注册商标最为上位的法律条文之一1,在该规定的后半段具体明确了:"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商标法》第41条第1款的适用进行了限制性理解,因此相应的对《商标法》第31条后半段的理解,我们认为不宜过于教条、僵化,对其适用条件应当适当地放宽。  相似文献   

9.
主题链接     
为配合入世。我国相继对《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进行了修订。时至今日,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已经基本符合了WTO的要求和规定。新修订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本期“政策与法规”栏目全文刊登了《全国人大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尽管有早有晚,世界上绝大数国家都建立了商标法律制度。我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是以一九八三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基础而建立的。这部《商标法》的制订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性,既有吸收  相似文献   

11.
历经三十年发展,我国商标制度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制度问题需要通过法律修订予以解决。新公布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很多方面已有提高,但无论从实体还是程序角度看它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以维护商标制度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包括驰名商标的认定与管理、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如何提高商标确权效率等。从法律文本角度看,"征求意见稿"也有不少条文可以补充或改善。  相似文献   

12.
1993年3月1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首都各界隆重集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十周年。国家和政府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叶飞、马文瑞、张思卿、邹瑜、肖剑章、杨景宇、刘敏学、白大华等同志,以及在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和首都各界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助理总干事兼法律顾问雷大济先生受总干事鲍格胥先生委派,专程由日内瓦赶到北京,参加这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十年前的3月1日,我国第一部《商标法》开始实施,开创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之先声,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进程。在这次纪念会上,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回顾《商标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畅谈十年来我国商标事业取得的巨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律师》2011,(10):89-89
《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9月2日.为加强商标管理.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与现有商标法的规定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声音”可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相似文献   

14.
商标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产权,特殊声誉商标因其巨大的经济价值而倍受世人注目。1988年欧共体发出了商标调适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在1992年据指令完成国内商标法的修订工作,到1994年,欧共体各国均已完成修法。1993年12月,欧共体又颁行《共同体商标条例),并于1996年4月施行。最近,欧洲联盟又进行扩大,将匈牙利等东欧十国吸收进欧洲联盟,另有一些欧洲国家也在申请加入欧洲联盟。因其成员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成员众多,可以预见,《共同体商标条例》所规定的商标制度将对世界商标法律制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93年《商标注册条约》…  相似文献   

15.
商标品质保证功能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说认为商标品质保证功能是商标的基本功能。它以消费者保护为价值基础。为商标许可和转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我国商标法中的重要制度。然而,消费者并不能依赖品质保证功能。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它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仅是商标来源功能中对商品抽象来源的表述。鉴于商标广告功能在当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依品质保证理论而建立的品质控制义务已经不适用商标实践的发展,成为法律制度中的摆设。而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非商标法独力所能担当,从体系化的角度来看,其他法律制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订时应该废弃商标的品质保证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13年8月30日,《商标法》第三次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商标法修改历时十载,在需更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解决了一些当前商标制度中人们普遍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从商标实践的角度来看,此次《商标法》修正案仍未臻完善,有些规定仍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完善,以避免在未来的商标实践过程中产生歧义,导致商标制度不能良好运作.通过总结《商标法》修正案中十二个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完善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建议通过正在修改的《商标法实施条例》对相关问题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7.
“商标掮客”现象对正常的商标秩序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规制。美国《商标法》将“实际使用”或“意图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前提,有效地遏制了“商标掮客”的生存空间,值得借鉴。我国商标局出台了《自然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注意事项》来规范自然人的商标申请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效果。在未来修订《商标法》时应当将“实际使用”或“意图使用”作为商标注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我国商标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修改后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2002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新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对于《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这次知识产权研讨会的主题,现谈谈我对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一、《商标法》总体上应该肯定,但需要作些修订 我国的商标法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当时它是作为中国知识产权的第一部法律问世的,它的颁布不仅显示了其重要的法律价值,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它向世人昭示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着手建立,我国商标事业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商标法》自1983年实施,至今已有十三年,今年国务院法制局已将该法列为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已全面展开。这次修改以中国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时代大背景,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具体而言,应当涤除计划经济的理念和制度,删除《商标法》中"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宗旨,将《商标法》调整对象从"注册商标法律关系"回归到"商标法律关系",重构《商标法》中的商标利益平衡机制,从而推动我国《商标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