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尚IN语     
我并不是每天下班的时候都数星星,有时也能看到日出。我觉得全世界的熊都一个熊样!反正我这命老跟他们算得不一样,不知道是他们没算对,还是我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从教以来.在学生心目中.我始终是以一个正直、公平的形象展现给他们的,似乎任何人有任何委屈只要告诉了我就一定能得到公正的解决。这让我倍感欣慰,自己在学生们心里的形象原来会有这么的伟岸,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坚持正义.做到善恶分明。公平正直。但这个学期开学的一件事情.对我触动不小。让我改变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22-22
有位编辑得知我生活工作极为紧张,问我忙些什么。我忙些什么?问自己,竟然答不出。全是因为同行的热情,误认为我临近退休,成了边缘人物甚或患“恐退综合征”,总是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工作.这就使我累得喘不过气来。有一阵由于碍于情面,竞连续五个星期日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一个也没敢拒绝。每个人请你出席的理由都很充分,得罪谁也不敢,只能一再地对不起自己,  相似文献   

5.
王小柔 《法制博览》2010,(14):62-62
哪类人算白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们就像当初的文学青年一样,本来是对少数人的尊称,后来满大街都往外冒文学青年的时候,这个称呼就不值钱了,再后来你要夸谁是文学青年,对方会把眼睛一瞪:“你才文学青年呢,你们全家都是文学青年”,好像我侮辱了他们祖宗三代。目前白领也有这个趋势,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正像地沟跑水一样咕嘟咕嘟流得哪都是,你要不把他们当白领他们就跟你急。  相似文献   

6.
马云 《法制博览》2011,(10):58-59
一个多月以前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怎么创新?边上有个人跟我讲,台湾有希望,我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创新。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帮助他们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比年轻人更聪明,那灾难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陈彤 《法制博览》2009,(14):21-21
从小人们告诉我:男人鄙视挥金如土的女人,而事实上,他们不但不鄙视,还趋之若鹜,假如那个挥金如土的女人挥的是自己的金;从小人们告诉我:男人喜欢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女人,但事实上,他们只把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当作挑小时工的品质标准,而挑老婆他们还是宁肯挑“洪水猛兽”“祸国殃民”型的:从小人们告诉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相似文献   

8.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当受到暴力侵害时,以他们柔弱之躯,去和身强力壮、人多势众的歹徒直面拼搏.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阳敏 《南风窗》2007,(2):37-39
我现在不太关心知识分子的命运,我比较关心工人农民的命运,知识分子的命运已经很好了,跟中国其它阶层比起来,他们是最好的了。  相似文献   

11.
卢琪荣 《工会博览》2014,(22):13-13
2014年.北京有23万从中学走进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怀着不同的心态.走出了校门:与此同时.北京还有126人,在7月19日这一天,举行了毕业典礼.拿到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样的毕业生,却有着不同样的意义。因为他们用自强不息的追求,升华了他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从此扬眉吐气.他们就是北京市总工会实施的“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行动计划”首批受益者。这126人,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激动得高声呼喊:我们也大学毕业啦!无不发自内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2.
院子社会     
李淳风  赵利文 《南风窗》2014,(23):48-53
我在帮我的一个表弟找工作。 亲弟弟、堂弟、表弟加起来,我有很多个弟弟,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话很少。一旦需要找工作的时候,这个特点成为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应对面试且不说,就连对工作的要求与愿景,他们都很少开口陈述,与我联系的时候,能发短信,就不打电话。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会老     
邻居家老爷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了风。我从外地回到老家,和老妈遛弯的功夫,就会偶尔看到他。每次都是老伴搀着他的胳膊走在路上。他走的很艰难。这场景,很痛也很温馨。我们没有搭话。每次都离的很远,但是我知道他们是谁,由于出门在外多年,我想他们定是忘了  相似文献   

14.
邢浩雨离婚了,来找我。十年前,我只是一个初出校园的女孩,涉世未深,满腔热忱,不懂得圆滑与世故,工作之余,单位里年轻的男同事约我到广场打乒乓球或登山什么的,我总是一口答应,然后跟他们打得火热。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南风窗》2012,(13):14-14
1""我只是众多救入团队中的一员,是大家齐心台力才成功救人的,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成功救人的,请各位媒体明友不要再过度关注我,我想尽快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周冲"  相似文献   

16.
王春光 《南风窗》2010,(3):96-96
<正>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学者,笔者同样出身农村。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是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但是相比他们,我要幸运得多,没有像他们那样受到城市的歧视和排斥,更不需要过着漂泊流浪、风餐露宿的  相似文献   

17.
熊建华 《法制博览》2008,(14):41-41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只是在试探你。  相似文献   

18.
程文华 《工会博览》2005,(19):18-18
读者兰小姐在来信询问:我于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制药厂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去年9月份劳动合同期满后,我辞职到另外一家企业工作,要求把档案转到本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但那家制药厂却一口拒绝了,我多次找他们协商也没有什么结果。由于档案始终转不出来,我因此失去了参加技术等级考试的机会,影响了我的工作和进一步发展。请问:他们有权扣留我的档案吗?我应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疯狂的培训     
流沙 《法制博览》2009,(16):19-19
我家门口有个培训中心。美术、音乐、围棋、数学、语文、英语……似乎什么都教。 有一天晚上,下起了雨。我刚从外面回来,停好车后,见外面雨大,索性坐在车里听收音机。此时,我看到培训中心的门口站着两个人.紧紧地挨在一起,这两个人我熟悉,他们是夫妻,一个是语文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而且在学校里还都是骨干。我打开车窗“哎、哎”地叫,他们似乎听到了,朝这边看。  相似文献   

20.
谁都喜欢别人说自己很有“人情味”,谁都不喜欢与没有“人情味”的人在一起。我闭上眼睛就能数出我的朋友里谁级“人情味”、谁没有”人情味”,谁的“人情味”浓一些,谁的不那么浓……逢年过节,妈妈说“谁谁谁”要来,我便有些坐立不安,因为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要出来陪从、聊天,甚至陪客人去游山玩水,同他们合影一番……因此我对家里来的客人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有些害怕。是我骄傲瞧不起客人吗?不。说真的,客人来了我能与他们相处得很好,我能根据他(或她)的职业爱好与兴趣特点海阔天空地谈。我能做得一手漂亮的饭菜,让客人心满意足。兴致来了,我还能同客人一起跳几段迪斯科,如果客人会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