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青 《党史博览》2014,(11):30-37
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等,因积极学习苏军经验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代表人物。总参谋长粟裕则作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批判,后来发展成清算旧账,强加罪名。  相似文献   

2.
恽前程  朱楹 《湘潮》2013,(6):35-38
粟裕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曾遭受到无端的批判。1994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联名发表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审定的文章,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3.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是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反“教条主义”的会议。在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党内“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这次会议错误地批判了刘伯承、粟裕、萧克等一批同志,使我军的现代比、正规化建设走了弯路.后果是严熏的。彭德怀同志作为国防部长、主持军委工作的负责人,也是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2,(12):21+23-21,23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刘伯承虽然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实际已经赋闲了。赋闲未敢忘忧国。1966年“文化大革命”狂潮冲天而起。他把陈毅叫到家里来问情况。刚听到陈毅下车的声音,刘伯承就摸索着迎到书房门口:“是陈老总来了吧?快讲讲,城里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5.
1960年九十月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由于林彪的操纵,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人受到错误的批判,被诬为“谭政反党宗派集团”。谭政大将此后身处逆境,直到1979年才彻底恢复名誉,但同时也淡出军界政界。谭政在军队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1906年6月14日,谭政出生于湖南湘乡。1927年2  相似文献   

6.
1959年,对于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岁月。这一年中发生的两件大事,不但对军队,甚至对全党全国,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件大事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和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在庐山会议受到批判后,又在北京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继续受到揭发和追查。另一件大事,林彪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代替彭德怀主持了军委日常工作。从此,彭德怀等人被打倒了,中国共产党的军界和政界,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这颗“新星”,把军队的建设问题搞  相似文献   

7.
在1960年9月14日至10月20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借机开展了对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人的批判,做出了《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关于谭政同志错误的决议》。 林彪提出了学习毛泽东著作“背警句”的主张。强调说:“我主张要背一点东西,首先是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最精辟最重要的话背下来。脑子里就是要记住那么几条。”  相似文献   

8.
1975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在听取叶剑英、邓小平关于军委扩大会议情况的汇报时,突然问起:“那个谭政哪里去了?”此时此刻,毛泽东为什么想起谭政来?这位赫赫大将的去向,为什么连主席都不知道? 俗话说:“家贫想贤妻,国难思良将。”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由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军委副主席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是为了清除林彪干扰破坏军队建设和江青等人反军乱军所造成的严重  相似文献   

9.
1958年夏天开始的炮击金门的战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作为这场战事的组织指挥者,彭德怀元帅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了。1993年4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彭德怀传》中,有这样几处文字:“以贯彻庐山会议精神为主旨的军委扩大会议,于1959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彭德怀揭发和批判的问题是极其广泛的:从平江起义的思想动机到庐山上书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党史博采》2001,(5):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  相似文献   

11.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军队落后于形势,落后于地方,提议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用整风的方式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1958年5月28日,军委扩大会议正式召开。会上,一顶顶帽子向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粟裕扣来。  相似文献   

12.
1960年9月12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大谈"政治工作领域四个关系问题,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所谓"四个第一",就是"突出政治",把政治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同年9月14日至10月20日,军委扩大会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博览》2003,(1):24-2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 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可以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是相当模糊的。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钱江 《湘潮》2006,(11):43-4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机关和参谋长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应当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相当模糊。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却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一代名将粟裕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首。粟裕决心写战争回忆录虽然是在1976年,但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对军事领域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倾向极为不满。1958年,厄运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到粟裕的身上。在那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  相似文献   

16.
鲁夫 《湘潮》1991,(10)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经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平地风急雨骤狂飚席卷神州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所谓“反党错误”进行了揭发批判,解除了他们的领导职务。16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通过针对《二月提纲》进行全面批判,系统地表达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会后,中共中央于28日正式成立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小组实际上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高  相似文献   

17.
1985年6月4日,在作出裁军一百万重大决策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说了这样的话——“这说明我们军队的同志是从全局着眼,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大局着眼来看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罗小明 《党史博览》2011,(10):34-37
怀着满腹的惆怅和迷茫,走进军委扩大会议会场 1959年8月16日清晨。海军航空兵的一架里-2运输机从北京向着北国江城哈尔滨飞去.搭乘这架飞机的是海军副司令员罗舜初,他准备花上几天时间,为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设计建造组织技术协作和攻关。  相似文献   

19.
刘伯承和南京军事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云 《党史博览》2001,(6):12-19,40
一、刘伯承说,我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当过四次了。我年纪大了,当教书先生吧。 1950年夏天,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委会议,确定以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为基础,改建、新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正规院校,除各军兵种要新建专业学校外,全军首先创立一所教育、训练中高级干部的陆军大学,由刘伯承挂帅。本来中央军委安排刘伯承出任总参谋长,曾非正式地征求过他的意见。刘伯承说,我当啥子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我当过四次了,总没有当好嘛。这次就不要再去当了,这个职务应该安排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还是去办军事学校合适,当教书先生吧。刘伯承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请求批准他辞去西南军政委员  相似文献   

20.
1951年5月5日至12日,中共潮汕地委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在潮安县召开扩大会议,“揭露与批判了以曾广为典型的地主阶级思想”,及对“一年半来地委领导思想上若干原则错误的批判”,通过了《潮汕地委扩大会议决议》,改组了潮汕地委。会议之后所采取的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做法,又曾在全省产生过一定的“轰动效应”。这次会议留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