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2.
作为从左翼理论界发展起来的一种与自由主义民主相对立的民主理论--参与式民主借助复兴古典共和主义中的参与概念,提倡一种全面参与的、积极的公共生活,试图建构一种参与性的社会.参与式民主与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紧密相连,参与式民主的发展离不开居民社区志愿精神的成长.笔者依据2008年在南京市进行的"信任与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的调查为研究基础,通过描述和分析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居民志愿精神与参与式民主成长之可行性路径,期望能对参与式民主在中国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关键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需要道德理想和组织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要使这两种力量源源不断地生发并具有有效性,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校团委指导、志愿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的组织运作机制和资金、法律与培训等多方面协调一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建信息     
正遂宁深化"580"(我帮你)党员志愿服务今年以来,遂宁市深化"580"党员志愿服务联系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和维护稳定功能,着力破解党员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党员志愿者服务网络,覆盖300个社区、150余万社区群众居民。二是扩展服务渠道。志愿者服务队伍采取日常服务、定期服务、随机服务三种方式"全天候"开展服务活动,先后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化特色化服务11万余件,开展各类主题集中服  相似文献   

5.
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增进居民福祉、促进社区和谐。钢城街道团工委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力配合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同和响应。当前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时社区面临着缺乏经费、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困难,要想进一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就要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志愿者和公众双方受益为志愿服务重点发展方向,带动和促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八小时内履职在岗,八小时外奉献在社区。"最近,眉山市在全市部署组织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共建文明和谐新社区——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总动员志愿服务全覆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心用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2月18日下午,东坡区大石桥街道明星社区便民服务点,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在《眉山市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表》上郑重写下志愿服务承  相似文献   

7.
绿色社区理念逐渐成为现代化社区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和价值体系,极大地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逐渐实现一种可持续的轨道和领域.绿色社区是将公民环保与公民社会相结合发展的新兴社区,是一个治理的过程,依赖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绿色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区公民力量的重要介质,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对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实证调查表明,江苏绿色社区志愿服务在绿色社区建设中成长相当缓慢,存在缺乏资源以及发展优势不足等问题.只有以城市社区为基础促进绿色社区志愿服务的成长,加强绿色社区志愿服务多渠道的资源依赖以及发展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城乡社区的实证调查,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和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进行考察,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对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并从居民各种个体背景特征分析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意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居民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精神和意愿的培育从而更好地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需要、保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常态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和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主要类型有科技服务类、文艺服务类、"三农"服务类、民生服务类、环保服务类和党建服务类等,且需要遵循因地制宜、调研遴选、分批建设、校社共建以及双向受益原则加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诸多契合点,相得益彰。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村官张广秀、"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也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他们志愿服务行为的肯定和赞扬,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以下实践要求:心系祖国,勇于担当;高扬理想,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必须提高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提供相应保障等方面深化开展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切入,客观剖析了当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建立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志愿服务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延续,随着社会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也在其中起着关键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这对大学生自身的社会意识和奉献意识有一个良好的体现.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新时代下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升个人素养、体现人生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志愿服务最早就是从社区志愿服务起步的,由于其服务的兜底性、需求的经常性、供给的可及性,令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曰益显现。那么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该如何调动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前往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凌研里社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5.
夏露露 《学习月刊》2012,(22):58-59
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人际关系和谐、道德风尚良好……以文明和谐享誉全国的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占地3,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2万多人,是一个典型的新建住宅小区型社区。社区成立以来,始终把志愿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努力培育志愿意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百步亭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培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为例,通过访谈调查、参与性实践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活跃在各类赛事、社区服务、公益岗位中.志愿服务参与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什么益处呢?是否可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使用成熟量表,发放2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2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其幸福感的两个维度(总体情感;β=...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人民路街道光明社区由农行院、建行院、龙盘锦绣小区、向阳院等7个小区和楼院组成。有住宅楼51栋,1265户,5130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社区先后荣获市级文明社区、河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和全国"四个一百"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为进一步为群众开展好各项服务,社区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到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把握新媒体时代特征,通过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宣传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的时代趋势和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0.
记者手记记者采访时,牛街东里社区党委刚刚启动"爱心储蓄银行"活动,把社区党员的爱心服务以储蓄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表彰依据。这是一项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创新活动。这些年,牛街东里党建创新工作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党小组建楼上""党员贴心服务""党员一助一"……创新,贵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