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幡高悬,法号喧天。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近期在拉萨和日喀则两地举行了一系列佛事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广大僧俗群众的隆重、热烈欢迎。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十一世班排这次举行佛事活动时感人的情景,充分说明了广大信教群众对十一世班排的无比信仰和拥戴,也表明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和落实。6月17日,素有"日光城"之誉的拉萨阳光明媚,白云点缀着蓝天。来自市区和周围几十公里的大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7大寺庙的僧尼和成群结队的信教群众一大早便来到十一世班排的行宫雪林多吉颇章门前,顶着烈日…  相似文献   

2.
朗杰 《瞭望》1999,(50)
佛教寺庙里看管经堂、佛殿和点灯的僧人统称灯香师,藏语称“故年”,意为佛殿管理者。西藏布达拉宫现有57名灯香师。老喇嘛土登强巴便是其中的一个。对于日复一日的点酥油灯、熄灯、盛净水、擦拭佛龛的重复劳动,土登强巴一点也不感到乏味。相反,他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他说:“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为能在布达拉宫做‘故年’感到由衷的欣慰我今年64岁,从小在拉萨哲蚌寺当“札巴”(喇嘛)。“文革”时期被下放到老家堆龙德庆县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愿,但当时凡是宗教职业者都受到了冲击,包括各级领导者,何况我一个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7)
西藏寺庙是西藏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广大僧尼开展合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宗教与西藏广大信教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新时期西藏自治区政府站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认真贯彻马克思的宗教观,继承西藏自治区政府管理宗教和寺庙的历史经验,依法加强寺庙管理,不断创新寺庙管理方式,稳步提升服务西藏爱国爱教僧尼水平,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大进步;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僧尼提高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夯实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性定始知香     
他是一位总统,住在寺庙的一间小禅堂里。没有重大问题等着决策,没有重要文件需要批阅,没有外国使节催着接待。他每天的工作只剩下两件事,拜佛和念经。一天,寺庙的住持来探望他,他放下手中的经书,指着房前的一棵桂树,说:“师父,庙里的桂花为什么这样香?”  相似文献   

5.
马婧婧 《侨园》2011,(6):49
泰国有"千佛之国"和"黄袍佛国"的美喻,据说目前泰国共有大小寺庙3万多座,而大皇宫是寺庙中的"寺庙"。当我们走进大皇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茵的大片草地和姿态各异的古树,草坪周围栽有菩提树和其它热带树木。大皇宫的佛塔式尖顶直插云霄,鱼鳞状的玻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大皇宫犹如童话世界的城中之城,满眼都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在阳光的反射下更显奢华、富贵,庄严而神圣。整个建筑群镶嵌了大量闪亮的珠贝、彩色玻璃和金箔。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在阳光的照耀下,玲珑  相似文献   

6.
窥探情结     
印度的加娜庙,红漆绿瓦,青松苍柏,庙门很是宽阔。庙里的地方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走过时,庙里的景致也就一览无余了。因此,真正走进庙里的游人很稀少。加娜庙本是一座供游人参观的寺庙,但由于人们很少迈进寺庙,也就只好关闭。  相似文献   

7.
境界     
一座风景秀美的山上,有三个小和尚在搬石头,一位路人经过,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小和尚回答在搬石头,第二个小和尚回答在建寺庙,第三个小和尚回答在造圣殿.  相似文献   

8.
窥探情结     
印度的加娜庙,红漆绿瓦,青松苍柏。庙门很是宽阔。庙里的地方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走过时,庙里的景致也就一览无余了。因此,真正走进庙里的游人很稀少。加娜庙本是一座供游人参观的寺庙,但由于人们很少迈进寺庙,也就只好关闭。  相似文献   

9.
王科 《瞭望》2003,(41)
在行人如织的广州荔湾区上下九路商业街边,静静地竖立着一块高不过半米的石碑,上书“西来古岸”。在离石碑不远的熙熙攘攘的玉器街,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庙不经意间出现,这便是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广州华林寺。 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寺庙和石碑记载和见证了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史。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抵达广州城,而其登陆  相似文献   

10.
有个读书人名叫丘琼山,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一次经过一座气势庄严的大庙,便信步走了进去。一进大雄宝殿,看见四周墙壁上画满了《西厢记》中的图画。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寺庙里的老和尚:“师傅,寺庙里的出家人怎么能画这些痴男情女的俗画?”老和尚合掌说道:“相公有所不知,咱们僧人就是从这里面悟出禅学真谛的。”丘琼山越发惊奇,又问:“那么是从何处领悟的呢?”老和尚闭目说道:“阿弥陀佛,《西厢·惊艳》之中不是唱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么?贫僧便是从这里悟禅的。”(事见《古今谭概·佻达部》)“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看见张生临去时的表情。达“一转”,还真“风魔了张解元”。而这座寺庙的和尚却偏  相似文献   

11.
陈晋 《瞭望》1991,(38)
毛泽东对人说过,他对古代诗文的欣赏情趣是“不废婉约,偏于豪放”。1963年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召集的一次谈话中,有同志提到:有人说,轻音乐是抒情的,重音乐是战斗的。毛泽东插话道:那战士就没有抒情?诗、词也是一样,在同一朝代,如宋朝,有柳永、李清照一派,也有辛弃疾、苏东坡、陆游一派,柳、李的词就讲爱情。这可视为毛泽东不废婉约的一个注脚。毛泽东阅读并圈划柳永、李清照、秦观的一些爱情词,也是大家所知道的。 婉约风格,扩而言之,也包括一些清淡、柔丽、自然的作品。1948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途径五台山,顺道游览了塔院寺等寺庙。挂在大白塔上的风铃叮噹作响,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便同寺庙方丈谈到:在这深山老林中的古老的寺庙里,听到这优美的响声,真是别有一种风味,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2.
王轶男 《民主》2010,(9):37-39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特别是那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已凝结为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其中,五台山就是中国文化景观与思想内蕴结合的杰出代表。五台山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建筑之一。自东汉永平年起,历代在此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  相似文献   

13.
精诚的丰碑     
崇正 《瞭望》1996,(34)
见过不少建筑恢宏、香火殷盛的寺庙,但让我由衷感叹的并不  相似文献   

14.
韩飞 《瞭望》1985,(30)
云南边疆的原始森林中,一个与猴子为伍的小毛孩到傣族寺庙里去偷供品时,救起了一个遭到土司毒打后,昏倒在地的流浪汉。但毛孩反被流浪汉设计抓住,并把他当作稀有动物卖给动物店。动物店老板以高价将毛孩转手卖给当地土司,后来毛孩  相似文献   

15.
看韩国民众义纾“国难”一月一日被金融危机所困扰的汉城市民在寺庙里祈祷新年好运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着韩国。汉城金融市场一片混乱,美元短缺,外汇告急。政府、银行、企业都在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外来的资金援助。韩国是东亚经济模式中的一员,有过经济腾飞的辉煌,有过...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9)
<正>岩笛山,其实叫岩里山,就在湘江河那边,因村落旁边有一水一旱两个岩洞而得名。桂林有个著名的岩洞,名叫芦笛岩,我常常把它想象为一支吹奏的芦笛。那么岩里山呢,索性就把它称作岩笛山,也好带个乐器的"笛"字吧。我的母亲是岩笛山的人,那外公外婆和舅舅他们自然都生活在岩笛山了。可我从小没有见过外公外婆,据母亲说他们很早就病逝了。我倒是见过大舅舅和舅娘,那病恹恹的样子,老是卧床养病,不几年便去世了。有  相似文献   

17.
观音洞风光     
孙绍华 《侨园》2014,(12):32-32
观音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西北约七公里处,其山最早被称为老母山,此洞被称为老母洞。传说辽太子耶律倍受其弟耶律德光所害,逃到老母山时身上的箭伤发作,被一位老婆婆所救,而这位老婆婆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老婆婆在此山给耶律倍修建一座紫竹院,从此耶律倍避难其中,将老母洞改名为观音洞,老母山改名为普陀山,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8.
漫说隐逸     
伏琛 《瞭望》1989,(Z2)
友人游了一次普陀山,慨叹那里不愧为我国四大佛地之一。山上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等寺庙,又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等胜迹。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僧人“做法事”——拜忏。寺庙和尚之众多,气象之森严,秩序之井然,都出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从方丈、首座以至知客僧、小和尚等等,伊然形成一个佛堂社会。谁说和尚“四大皆空”呢?他们也仍是那么孜孜业业,忙忙碌碌。为了鼓励和尚“做法事”的积极性,寺院对参与和尚也发给数量不等的奖金。这使人想起了苏曼殊在小说《断鸿零雁记》中对当时灵隐寺僧乐于为大施主“做法事”、“放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井冈山垦殖场四千六百多名职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勇于献身,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促进了井冈山垦殖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发展。如今的井冈山垦殖场,恰似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镶嵌在井冈山的绿海之中。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宗教、邪教势力抬头,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重视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走访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发现,在西部部分农村地区,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正在出现一种“信仰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