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健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都是有法可依的,程序上也是有章可循的。然而,在各地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有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个人的意志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有的行政机关不按法律规定和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笔者为此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并不是替代行政机关作出决策,而是为了促成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使行政决策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当前我国行政决策中公共参与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决定中无法吸纳公众的意见,在我国要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引言行政行为 ,又称“公共管理行为” ,它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基于行政行为的意义 ,不仅体现为法理层面的政府权力、即行政权的依法实施 ,也体现为经验层面的行政机构及其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责过程中对行政权的具体运用 ,还体现为行政机构及其人员在行政对象(即行政法学所谓的行政相对人)于公共管理活动方面同行政权主体发生沟通与交往时作出的相关反应。因此 ,理解行政行为就必须将规范视角与经验视角统合在一起 ,必须将具体参与行政行为的双方统合在一起 ,即同时把从行政权主体出发所作的研究与从行政权受体出发所作的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行动是人类社会思想情感交流的两种基本工具。既无言语又无动作的沉默,仅是对交流工具的逻辑推演组合,不是社会实践中的交流方式,不因法律对它的关注而成为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行政行为是需要交流和传承的范畴,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动作形式、言行并用形式。作出行政行为,应当选取最能有效传达行政意图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整理成卷宗,存档备查。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行政指导法律制度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波 《学习论坛》2006,22(2):75-77
行政指导的性质应从两个层面予以定位,即对行政主体而言,是行政法律行为,而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是行政事实行为;行政指导的价值在于效益的提升和民主参与的扩展;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在于程序与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行政参与指公民或组织直接参与到政府行政过程中并对行政行为产生现实影响的活动,被认为是公民公法权利的起点,是实现政治民主的有效手段。行政参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开放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行政参与的普及具有必然性的发展趋势与现实的可能性。而这种广泛的行政参与并非毫无节制的,无论是参与主体的资格还是行政参与的适用领域均需要明确的、合理的限制。只有正确把握行政参与的合理界限,才能更好地实现依法行政,完善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中作出的与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无关的不产生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及相对人程序方面权利义务的行为。文章认为应对行政事实行为加以规范,使其能够在执行、救济、赔偿这一系列环节中都有理论可循。在行政事实行为中,对造成侵害的行政事实行为如何提起诉讼问题、对行政事实行为造成侵害的救济问题、行政事实的监督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只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建立相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试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必须说明其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及其他理由。国内外的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该制度的规定还不够系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行政参与,主要包含谁参与参与什么怎样参与为何参与四个基本要素,行政参与的主体包括所有受行政权力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客体指向行政权力的实施过程,参与方式多样化,目标是实现利害关系人对行政权力行为的影响。与行政参与相对应的参与行政,具有交互性、衡平性、公共性、法律性等基本特征。公民的行政参与可以理解为政治参与的转化和表现形式。目前,行政民主、行政民主法制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行政权力的行使可能会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构成某种威胁或侵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行政行为往往都是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带有行政“特权”色彩,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行政机关的行为都是由具体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立行政赔偿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同时也是法律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行政机关的法制监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行政赔偿实践中,行政主体只对那些引起损害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相对人所受的损害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引起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行政赔偿。如果相对人所受的损害有一部分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由于行政主体的原因造成的,这时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应分别承担责任,行政主体只承担本身造成的那部分损害的赔偿。至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完全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造成的相对人权益的受损,则不发生行政赔偿问题。这包括行政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作出的某些行为,如在大地震、战争、戒严等紧急状态下,行政主体损害了相对人的权益,不导致行政赔偿。这些应在行政赔偿立法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行政准法律行为作为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当行政准法律行为影响到行政相对人时,会有怎样的行政准法律行为行政准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有行政证明,行政确认,行政登记;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是其法律效力;而行政准法律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指导是行政实务中关于指导、建议、劝告、警告等的总称.利益诱导型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公共行政目的,依法作出的以利益进行引导,期待行政相对方的一定行为(作为、不作为),一经达到即可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政形式.  相似文献   

14.
李卫华 《求实》2008,(4):66-68
公民参与行政,一般是指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活动与行为,公民法律文化是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的法律文化基础.这里的公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身份、国籍,而是指与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公共事务等实践品德的好公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推进行政民主、促进参与行政建设、提高公民参与行政的意识,不可能从传统法律文化汲取力量;必须注重公民法律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这既是公民参与行政的文化基础,也是推进我国参与行政建设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对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相关法律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抽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化水平不高、政府信息公开不足、公众不具有对行政立法的动议权等,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必须健全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救济制度,加快行政立法的听证制度建设,以法律形式对公众的动议权作出明确规定,以促进行政立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詹静 《唯实》2004,(12):52-54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及特征由于我国在立法初期,没有考虑到公益诉讼制度,致使整个诉讼法律体系中难以找到可以付诸实践的法律依据,直到目前,我国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定论。笔者试对行政公益诉讼概念作出如下界定: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机关或其他公权性机构的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在法律赋予了诉权的情况下,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和一般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特征:(1)原告的特殊性。行政公益诉讼是由同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刘文忠  王绿瑛 《新视野》2005,3(1):52-54
行政相对人是指直接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实质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主体。在整个行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角色, 整个现代行政过程中都充斥着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的法律行为,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影响着行政过程的启动、运行甚至结果,行政相对人不依附于行政主体而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人格,是行政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协作者,而不是行政行为的客体。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行政过程的公民参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和相关人在行政行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主体单方面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也有利于对行政过程形成更有效的监督,更有利于民主制度在行政过程的逐步确立.当然,公民参与并非完美无缺,如果缺乏良好制度的规范,运作不当,亦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行政目标偏失、行政责任虚化、行政成本虚高等不利影响,因而要求行政法对公民参与既要保障也要规范.  相似文献   

19.
行政决策法治化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行政决策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认知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不甚清晰。尽管在实践中行政决策已成为一个法律概念,但它还不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概念,应超越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二分法再造行政行为概念体系,将行政决策吸纳进来。行政决策法治化是依法决策的重中之重,是衡量法治政府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以及集体讨论决定被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目前来看,地方政府遵循五大环节依法决策的情况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行政调查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调查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开启之后、行政决定做出之前,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据职权所进行的资料收集、证据调取活动,具有附属性、程序性、裁量性及间接影响权益性等基本特征.作为一项程序性行政行为,行政调查的运用应当遵循法定主义、职权主义及当事人参与主义等基本原则,并选择适当的方法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