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金冬旭 《世纪桥》2011,(9):31-32
中俄两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领域,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在生活、语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俞纯 《学习月刊》2010,(6):35-3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都为东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习俗对日本的文化习俗等有很大的影响。新年在中日两国的年中行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日两国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都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从其中也可以看出两国文化特色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6,(10)
正旅游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桥梁,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国家层面与民间外交最活跃、最有效的渠道。始于1988年的"中俄边境一日游"项目,使俄罗斯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入境旅游合作的国家。199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成立,两国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其中旅游对中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日益增长。如今,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客源国之一,中国与俄罗斯互为重要的客源国和目的地国。旅游已从中俄外交的边  相似文献   

4.
包淑芝 《世纪桥》2011,(1):19-20
中俄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历史进程,造就了中俄两国自古就形成的两种内涵和形态各异的文化模式,并由此形成了两国在文化的自我意识和演进方式、世俗程度、结构及表现形式、变革的性质和方式、家和国的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权力崇拜和权威政治等方面的类似。分析中俄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相似之处,可以从中寻求共同的发展与多方面的契机,从而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着重要联系,又对其进行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黎丽萍 《湘潮》2015,(4):21-22
先进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成功密切相关,一是因为中俄两国的基本国情相似;二是中俄两国的文化相似,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中俄两国文化在重集体精神、重道德教化、强调精神生活和缺乏理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成功为其在具有相似文化土壤的中国提供了实践榜样,事实上,俄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桥梁和榜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型以来,中俄两国的社会中间阶层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整体上分析,中国的情况比俄罗斯要好,基本原因就在于俄罗斯利益分化的速度,相对于中国利益分化的速度而言要更迅猛,而其利益分化的程度,相对于中国利益分化的程度而言也更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中俄两国转型的最终取向以及各自所选择的体制转型模式的不同使然.  相似文献   

8.
周峰 《学习导报》2011,(10):56-56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日前发布了"埃尔卡诺指数",该指数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和文化等14个指标,旨在反映每个国家在当代国际关系不同领域里的影响力。根据该指数,当前美国仍处于全球影响力排行榜之首,而且是紧随其后的德国、法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影响力的三倍左右,约是排在第六位的日本和第七位的俄罗斯的四倍。研究者据此指出,在军事力量、文化传播和科学技术方面,世界仍是单极世界,而在经济、人力资源与合作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朱燕 《学习月刊》2013,(14):68-69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与历史传统,因此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流行语在表现形式与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下面我将从学习、心理、爱情三个方面阐述中美两国校园流行语各自的情况和特点,并从跨文化语用的视觉下将中美大学校园流行语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国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异同点。一、中国大学校园流行语(一)学习方面在整个大学生活中,学习生活依然是重点,有关"学习"的流行语也应运而  相似文献   

10.
感受蒙古     
蒙古国作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巨大的结合部,是亚欧大陆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这个北方草原之国的东南西三面与我国接壤,两国边界线长达4670公里,是与我国有着最长边界线的近邻,也是与我国有着渊远历史关系的国家。虽然人口不足280万,却拥有160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1.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13,(8):48-48
5日至1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举行“海上联合-2013”海上联合军演;此次联演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史妍嵋 《新视野》2004,(3):22-24
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改革,中国是经济体制意义上的改革,而俄罗斯却是经济制度的彻底变革,由此决定了两国改革的目标模式、主要内容、改革方式以及改革结果的截然不同。本文对此一一作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冯艳平 《世纪桥》2012,(21):141-14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婚俗则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和民俗的一部分。因此,各个民族对于婚礼习俗都非常重视,并有一套完整的习俗与之相应。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俄罗斯婚礼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俄罗斯婚礼的发展历史,以及与我国婚礼习俗的结合,从俄罗斯婚礼的内容和与中国婚礼的习惯上做对比,进而证明无论俄罗斯传统的婚俗还是中国的传统婚俗,用中国的话讲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都遵循门当互对的原则;另外现代的婚礼大多数都遵循求婚,订婚,婚礼的顺序,保存着传统习俗的条件下,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人物     
2007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3月26日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辞。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一、风平浪静的北方我国的北面主要是俄罗斯和蒙古。这里的地形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总体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战略价值。中国和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有矛盾,其中和俄罗斯有大片的领土纠纷。但正是因为没有战略价值,所以双方的矛盾在可以预见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掩盖。虽然俄罗斯的“强国梦”在普京的领导下又“蠢蠢欲动”,但由于两国的战略利益的存在和美国对两国的打压,使得两国的关系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动,俄罗斯依然是中国的战略伙伴。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稳定现政策的基础上,扩大两国的经济人员往来,巩固两国的关…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17.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6,(21):52-54
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不仅有中日双方武装力量的较量,而且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也是很激烈的。中国人民是否能争取最大多数同盟国站在自己一边,扩大国际的同情援助,对抗战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中国穆斯林不仅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在我国的周边各国中,越南与我国的关系尤为特殊。两国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经贸关系。2016年1月18日是中越建交66周年。过去60多年来,两国既有"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年代,也经历了10多年的冲突和对峙,自1991年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两国先后提出"十六字方针""四好关系"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然而,过去几年,中越关系出现了较大波动。2014年夏天,两国关系几乎重  相似文献   

19.
近来俄罗斯出于战略考虑和经济危机冲击,又提出对华战机销售问题,两国谈判据称已取得新进展。中国在航空工业有重大突破时,外购还会做哪些选择呢?俄罗斯对华的军机贸易是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最大的武器交易,  相似文献   

20.
胡蕊 《奋斗》2008,(6):20-23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山水相连的国家,终于迎来了“中俄历史上最好时期”的今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北方邻国俄罗斯越走越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两国边贸发展如火如茶。而作为边贸大省的黑龙江,无疑是中国对俄经贸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共有漫长的边境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