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帮扶干部"逐渐成为扶贫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笔者认为并不是每一位"旁观者 "甚至是"当局者"都清楚"帮扶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定位". 在扶贫工作中"帮扶干部"由于"定位"不清,一些"帮扶干部"出现了"错位"甚至是"失位"现象,不但没有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影响了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三讲"有效地解决了党委班子和县团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党的建设.为巩固教育的成果,各单位在"回头看"的教育中应做到"四到位":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差不多",不禁想起胡适先生《差不多先生传》中的一句话:"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里的"精明"是"精细"或"认真"的意思。虽然作者有诙谐之意,但从现实情况看来,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也不乏一些存在"差不多"思想的干部,这种现象就值得警惕了。毋庸置疑,"差不多"心态,体现的是一些干部对工作降格以求,不讲进步、不求完美甚至得过且过的不良倾向,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分水镇归集寺村村主任方弟华拓宽思路找项目,建立了"水果庭园"、"肉牛庭园"、"生猪庭园",大发"庭园经济"财,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5.
1942年4月29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为把华北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对冀南抗日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血腥残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大惨案.这一重大事件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对冀南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记载了冀南抗日军民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一举斩断日军的"铁壁"、冲破日寇重重包围的壮举,谱写下了反"扫荡"伟大胜利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6.
偶然一个机会,看到了台湾的《财讯》杂志的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抢中国金子不如先抢中国才子》,不能不引起思想上的极大震动.这个题目本身就够鲜明、醒目,并发人深思的了:明明白白说的是"抢"呀!"抢"中国的"金子"和人才资源.并在这两者之间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作出权衡、比较、选择,采取大规模的"抢滩"行动.  相似文献   

7.
刘伯承年轻时打仗伤了一只眼睛,需要施行手术摘除眼球。南于缺少麻醉药品,手术只得在他清醒无麻醉状态下进行。主刀的医生问:"你忍得住吗?"来吧,我忍得住!"刘伯承说。于是手术开始了。手术刀割肉的"嚓嚓"声十分清晰,"忍得住、忍得住!"刘伯承咬着牙坚定地说。手术很快便顺利地完成了。那位医生吃惊地说:"小伙子,你不是一般的人,是神!"由此可以说,"忍得住"是一种千金不换的好品质,"忍不住"则是一种致命的劣根性,其危害无穷。  相似文献   

8.
"求真务实"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就说那个"求"字,真正到了实际行动上,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差距.  相似文献   

9.
《党的文献》2006,(6):7-9
在外贸工作上面,除你们所讨论的各种办法外,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以进养出"和"以出带进"这两条.外贸部已经有指示了,中央也有决定了.  相似文献   

10.
最近,巴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关党支部把"组织生活会"搬进"民工公寓",28名党员干部在"民工公寓"过了一次特别的组织生活,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是"三大法宝"和"三个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理论是在经过长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三个代表"理论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了重大规定.  相似文献   

12.
"怕"与"敢"     
身为公安分局局长的梁冠中猎色猎到了警察的妻子李秀清,事后缓过神儿来的李秀清害怕了,对梁冠中说:"到此为止吧,玩真格的太危险了!"而梁冠中竟然毫无顾忌地说:"抱得美人归,做鬼也风流.我老梁敢做敢当,天不怕地不怕!"  相似文献   

13.
邛崃市在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形象直观、教育面广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教"开展形式多样的电教主题活动,为"学教"唱戏搭台,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5.
"后马克思主义"从葛兰西的"领导权"概念入手,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层面的"领导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话语分析,突出强调了争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社会主义策略".但是建立在话语分析基础上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争取"领导权"策略,由于缺乏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只能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构想.  相似文献   

16.
法家的"无为而治"与"君人南面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荣晋 《理论学刊》2008,(1):94-100
韩非继承和发挥老子的道论与辩证法思想,不仅把"无为"与"有为"有机地结合起耒,从理论上发展了老子的"无为"之说,而且还为他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人南面之术"奠定了哲学基础,从而完成了由道家"无为"之说向法家"无为"之说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17.
王淦生 《唯实》2008,(9):190
最近一段时间,贵州、湖南、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了一起起较为严重的有碍社会治安的恶性案件.这些事件从表层看,似乎都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即我们说惯了的"偶发事件")所引发;可细加分析,这当中又都隐含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即便没有那些偶然因素作为导火索,这些冲突也极有可能或迟或早地发生.在汶川大地震这一惨烈的天灾之后,一系列人祸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不禁让人对我们所一贯推崇的"压倒一切"的"和谐"、"稳定"的局面多了一层忧虑.……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港人治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人治港"是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创造了条件,也为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为澳门、台湾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溪县着眼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积极谋划,求新求变,探索建立了以"部门、企业联村帮发展,党员干部联户帮富裕,农技、农村人才联农帮才智"为主要内容的"三帮"机制,整合全县组织、政治和人才资源推进新农村建没.经过实践,南溪县"三帮"机制着实架起了企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党员干部引领农民致富的"桥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与乡镇干部苦于应付县直单位"会海"泛滥相对照的是,村里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会却开得越来越少了。在一些村里,不要说群众大会几年开不了一次,连党员大会、团员大会一年之中也难得开一次,群众形象地把这叫做闹"会荒"。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确实存在着"文山"日高、"会海"日深的现象,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