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党史纵览》2006,(7):3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封锁和阻挠,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没有同新中国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增强中国与拉美人民的友好关系,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没有建交的情况下,中国仍同拉美各国之间积极开展了民间的贸易、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2)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禁运与封锁。虽然在1950年春季西欧的瑞士、荷兰,北欧的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西欧的英国同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但那时在西方大国中还没有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美国禁令,宣布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是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5,(7)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为苏东剧变后处于低潮中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创造了发展机遇。在世界左翼运动领导人和拉美共产党人看来,资本主义新一轮的危机使"历史终结论"的神话不攻自破,它不仅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而且暴露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内在局限性,再次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拉美仍有2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这些拉美共产党正在努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本国革命的道路。金融危机以来,拉美左翼运动的新动向主要有:拉美左派领军人物查韦斯的去世对拉美左派力量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但拉美左派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拉美左派政府执政地位依然相对稳固;除圣保罗论坛外,拉美左翼又新出现了一个新的左翼论坛——拉美进步会见;美国对拉美左派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对古巴伸"橄榄枝"和"胡萝卜",对委内瑞拉挥舞"剑"和"大棒"。自2014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社会主义古巴在内的拉美大多数左翼政府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政治、社会压力和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4.
撕开经贸封锁的裂口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孤立政策,除了战争威胁,还有经济上的封锁。西方主流政治家大多不看好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新中国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经济上封锁孤立,以促使新中国自内生乱。  相似文献   

5.
钮菊生  杜刚 《唯实》2013,(12):91-94
<正>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2013年6月,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拉美三国,并专程前往美国加州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此次"习奥会"意义重大,为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规划了蓝图。两  相似文献   

6.
对苏外交:"兄弟"之间有争论 新中国刚刚诞生时,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迫使我们只有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求得政局稳定.那时,中苏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大家庭,被誉为兄弟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正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侵略包围的态势.确定要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的同时,特别要做好以印度、缅甸、印尼等为代表的"中间国家"的工作.以此作为打破封锁和包围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战略步骤.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便于1937年8月20日宣布封锁中国海岸,切断中国获得外援的国际通道,企图迫使依靠外援抗战的国民党政府屈服就范.于是,一场封锁与反封锁、绞杀与反绞杀的"公路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军事封锁和经济遏制.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赴朝参战.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为"敌对国家",并按照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Z组.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又称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中国委员会,设立"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500余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美国对华技术禁运有所松动,但中美军事关系仍然停滞不前.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安全关系不断扩展深入,军事技术合作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0.
拉美的反美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反美主义再次掀起高潮,主要表现在:拉美国家反对按美国的意图签订美洲自由贸易协议;反对美国借人权、反恐、扫毒之名义控制和干涉拉美国家;激进左派政府执行强硬的反美政策;美国对拉美的主导权遭到削弱。奥巴马上台后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缓和美拉关系,但美国在拉美影响力下降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11.
史诚 《党员文摘》2006,(9):12-13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仍在高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美国人也许忘了,早在18世纪末,中国曾经帮助他们突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西方推行"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带来其预想的普遍的繁荣,却造成了东欧剧变、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历史的终结"被终结,人们重新审视"华盛顿共识",纷纷将目光投射到中国,转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振杰  郭广伟 《世纪桥》2010,(13):47-48
近年来,拉美一些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热,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我们在深刻剖析切·格瓦拉魂归乡土的原因时发现,在拉美地区两极分化依旧存在;拉美民众践行民主权利不通畅;现行的某些政策使拉美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三点是"社会主义"热的真实原因。我们在此基础上思考,"社会主义"热的背后是拉美人民尝试改变这个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立一个没有饥饿的社会,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所有外国记者中的第一人。当时,"红色中国"延安处在国民党军铁桶般的重重包围之中,埃德加·斯诺一个外国记者,又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洋人,他是怎样冲破层层封锁,冒着生命危险,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红色中国"延安的呢?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11月底先后访问了秘鲁、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等拉美四国。五天拉美之行是他出任总统后线路最远、时间最长的访问,而且,他也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秘鲁和委内瑞拉的最高领导人。他在记者招待会上高调宣布,"我们已经重返拉美",俄罗斯同拉美国家的伙伴关系"涉及经济、人文和军事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12)
正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及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倡议于2016年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得到了拉美和加勒比广大国家的热烈响应与支持。时至今日,这场以"请进来"和"走出去"为主线的中拉文化的宏大交流活动已经拉开了帷幕。回想在新中国建立以来67年的漫长里程中,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国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勃列日涅夫时期"缓和战略"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在中美洲加勒比的实际运作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苏联在中美洲及第三世界打着"缓和"旗号极力扩张的历史事实。苏联的"缓和战略"使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双方的较量与争夺给拉美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古巴面对美国强硬的敌视政策,采取了有效的对策,迫使美国近期对其政策作了调整和松动.古巴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应对意识形态渗透和反古宣传,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上进行稳步的改革开放,缓解美国封锁所造成的压力;实施全方位外交,对美国的敌视政策形成有力的牵制;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积极谋求同美国改善双边关系.古巴应对美国的政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美国干涉本国内政的行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决定在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就提出了"倒萨"的议题.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推翻萨达姆政权,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对恐怖主义,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主、开明"的政权,就是其战略目的.但我们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美国以反恐为目的"倒萨",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萨达姆同恐怖组织有联系的确凿证据;美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目的"倒萨",但联合国核查小组也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明显痕迹;美国说伊拉克"邪恶"、萨达姆"独裁",但按照美国的标准,世界上"邪恶"、"独裁"的政权多着呢,为什么先要"倒萨"呢?  相似文献   

20.
正"租售同权"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要真正实现租售同权,在热点城市仍然不现实,需要很多配套的举措,特别是要在户籍上打破坚冰,这绝非一朝一夕之计。租售并举最让大家担心的是,房价没有下来,房租又涨上去了。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按照美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家庭每年用于住房的支出(包括房租和按揭)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意味着这个家庭有严重的"住房问题"。中国目前还没有衡量家庭"住房问题"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