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9,(22):10-10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当地时间11月8日上午在埃及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中国和40多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负责对外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和代表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非 《半月谈》2004,(1):89-91
2003年12月15日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功举行。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3年来首次在非洲举行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及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等1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外交、负责国际经济合作的80余名部长、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中非企业家近千人聚集一堂,共商中非合作大计。会议发表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年至2006年)》。中非双方决心共同努力,推动中非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6,(21):4-4
我们一致同意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并确定了发展这一关系的优先领域。我们审议并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对中非关系进行了总结。对未来中非合作进行了规划。我们阐述了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决定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方国家肆意歪曲和误解日益升温的中非合作关系,不时抛出中国对非洲"新殖民主义"等论调。面对西方的诘难,中国需郑重指出:第一,"中国援非出于私心"的评论是罔顾历史;第二,"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诬蔑属于无中生有;第三,有关"中非关系由政治化变为商业化"的指控属片面之词;第四,关于中国对非"惟‘能源’是图"的臆测更是与事实不符。必须指出的是,新时期中非合作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中非关系是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合作是互利的;中非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中非合作是开放的、包容的;中非合作面向所有的非洲国家。有鉴于此,中国应在如下方面加强中非合作:坚持合作原则,确定合作策略,扩大合作领域,以及完善合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科技合作是中非全面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年来,中非友好合作的内容逐渐从政治、经济合作扩展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中非科技合作也从单纯的政府间合作方式向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借鉴发展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加强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在中非科技合作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既显示出中非科技合作的巨大潜力,也展示出广阔前景。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非科技合作也获得长足发展。中非科技合作始于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马布雷(OMAR R.MAPURI)将本次峰会看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他说:“中非关系可以上溯数个世纪,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到过东非。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独立自主。之后,中非外交关系逐渐建立起来。而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已不再局限在政府间,民间交流与合作也日渐增多。”在中非合作论坛建立的合作框架下,中非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商业合作显著进步,双边贸易和投资日渐繁荣。马布雷说:“中非合作论坛让中非人民走到一起,共同为消除贫困而奋斗,为求得生存的尊严而努力。”和平与稳定是…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2007,(12):F0003-F0003
由公安部主办、公安大学承办的非洲国家高级警官研修班2007年9月在公安大学举办。本次研修班是公安部首次与非洲国家警方合作组织研修培训活动。该班的举办,对于增进中非友好关系、坚强中非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9,(12):37-37
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提出的“增进在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环保、旅游等领域以及妇女事务的交流与合作”精神,全国妇联与埃及国家妇女委员会于2009年10月13日-14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共同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妇女论坛2009”活动。此活动为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的配套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9.
非洲经济形势与中非合作的良好前景孙巧成今年5月,李鹏总理对非洲的赞比亚、莫桑比克、加蓬、喀麦隆、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继去年5月江泽民主席出访非洲后,我国家领导人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访问,它对加强中非关系,发展中非经济合作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非文化交流互鉴是中非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互鉴,从而推动中非人民民心相通,为中非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夯实民意基础,助力中非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中国对非援助的政策引领和合作平台,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突飞猛进,中非关系获得巨大发展:中非合作关系逐步调整;中国对非援助政策逐步调适;中国对非援助项目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非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中非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要从坚持合作原则、确定合作策略、扩大合作内容、利用合作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为深化中非合作提供契机,中非合作也能够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内容,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中国需承担起推动中非合作共赢的大国责任,系统规划合作目标,做到义利结合、以义为先,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狭隘民粹主义,为中非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December 20152015年12月2006年,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近10年来,政策文件内容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为指导中非关系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今年12月在南非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第二次峰会,这是中非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对于加强中非团结、引领中非合作具有里程  相似文献   

15.
10月31日,中国外交部举办以“中非合作论坛”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坦赞铁路建设者、中国援非医疗队人员和涉非企业人员代表、非洲国家在华留学生、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公众代表、中非媒体等200多人共聚一堂,赏非洲风情,品非洲小吃,畅叙中非友谊。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非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收获了比黄金还要宝贵的真情和信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的代表时指出。  相似文献   

17.
非洲各国文化源远流长。理解非洲文化、深化中非国际发展合作,需要意识到非洲国家众多、文化多样,以及中非合作交流的多样性,构建中非文化交流方略的整体规划设计,将文化交流融入对非合作的具体工作中,让非洲文化走进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新时代中非国际合作,营造"民心相通"的国际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对话、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中非合作的最大特点是互利共赢。中国在与非洲的合作中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非洲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在减债、人力资源开发、中非经贸合作等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9.
继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八个非洲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近年来,中非关系不断加强,反映了中非间相互需求的现实和各自深刻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3-33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11月5日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