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中美经济合作国际学术讨论会目前在上海举行.中美经济学家就中美贸易关系、合作经营,以及金融政策和价格改革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 一、中美贸易关系和合作前景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中国经济学家坦率地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政策提出了批评,希望美国放弃对中国对美出口的限制,放宽向中国输出技术的限制,认为这是进一步扩大中美贸易的重要保证,对两国都是互惠互利的.他们认为对于  相似文献   

2.
雨后依然是彩虹中美经贸贵在发展●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王有莉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双边经贸从此进入了迅速增长的时期。此后,《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议》、《中美纺织品...  相似文献   

3.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运用G-L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依据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年到201 0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就中美两国HS分类下HS01到HS24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和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这将是中美双方经济、贸易、科技合作上一次大面积的播种——6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工业、贸易、经济发展研讨会”,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一点。 在这次民间的会议期间,上千名美方人士——其中包括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财政金融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将拎着公事包走进人民大会堂,与他们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个振动全球的重大事件 ,对中国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决策 ,而是一个影响广阔而深远的战略决策。(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拖了13年。去年4月 ,朱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在华盛顿没有谈成 ,11月 ,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北京却谈成了。这是为什么?中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 ,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从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高度出发 ,非常重视这一谈判。中美两国发表的新闻公报指出 :“中美两国…  相似文献   

6.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打破"修昔底德陷阱"所昭示的历史宿命,构建以战略互信为基础,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大国关系。要构建战略互信,中美两国必须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多的利益交汇点并以"正和博弈"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合作。中美气候合作不仅表明两国可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大有作为,而且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7.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仍将是渐进的,甚至是曲折的中美两国海军舰艇11月19日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首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的第二阶段演习。这是中美之间长达8年的海上军事安全磋商的结果,是中美两军开展交流合作20多年以来的一次重大务实性交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军关系发展的不易。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的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议程的重要议题。中美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网络安全成为中美两国新的竞争点和摩擦点。中美两国对于网络安全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网络安全中双方争议不断,只有通过中美合作,消除猜忌,互相建立信任,实现网络安全合作,才能解除中美两国的误解和矛盾分歧,才能共同来建设和维持网络安全,实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文章对中美网络安全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指出可能造成中美网络安全发生争议的主要原因,并对执行网络安全争议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为促进中美网络安全合作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国际产业博弈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将相互影响,是一个博弈均衡的结果。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合作博弈应该是两国的选择,但是从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出发,中美两国的产业博弈还体现出一定的对抗性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波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两国产业博弈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对各自的繁荣和稳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当下,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完成权力交接,中美关系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新"的内涵,权衡两国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怎样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了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课题。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隐匿着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问题,再加上选举政治乃至大国战略,使得这一争端成为两国经贸博弈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美两国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决定了两国贸易交往中话语模式的不同。集中体现在集体至上还是个人至上,委婉含蓄还是率真直白,面子至上还是平等至上,综合型思维还是分析型思维。由于双方贸易交往日趋频繁,中美话语模式的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解这些差异与融合,对我国发展国际贸易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代表于1995年2月27日在中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同时也结束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二十个月之久的磋商。一年多来,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谈判一直受到中外各界的关注。这是一场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关系大局的非常重要的一次谈判。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额一年约达500亿美元,贸易摩擦如果导致贸易战,无论对中方或美方都会造成极大损害,同时,根据美国对华贸易报复清单,香港转口贸易将损失45亿港元,并在一年内影响到4700个工作职位,以及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0,14%,这还不包括贸易…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9,(47)
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长达13年的关于中国“入世”(1995年以前为“复关”)问题的中美双边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国内外舆论对此反应积极,普遍认为这一协议体现了“双赢”原则,不仅对促进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有利,对世界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中美达成协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说是最关键性的一步。世贸组织虽有134个成员,但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同美国结束谈判实际上清扫了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这次谈判,江泽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5)
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最直接表现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就是通过电视剧的形式。通过分析中美两国电视剧的差异来研究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今后电视剧制作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美经贸合作是一种长远的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前景广阔,影响深远。10年来两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与两国的人口、资源、市场和总的生产力水平相比,还很不相称,双方需要进一步努力,/消除各种障碍。中国政府衷心希望同美国新政府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使中美关系,特别是经济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由中共中央党校亚太研究中心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的"中美两国政治运行机制比较"理论研讨会在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召开.这次理论研讨会主要讨论了以下五个问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美两国民主发展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比较,中美两国的立国基础比较,中国共产党与立法的关系,中国的人权发展与立法.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成为全球性的主导价值观念。联合国制定的一系列人权文件,特别是《世界人权宣言》和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支持。中国和美国都公开宣布,赞同联合国阐发的人权理想,愿意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世界人权的发展。为此,两国都参加了许多国际人权公约,并成为联合国下属人权机构的活跃成员。但是,一旦离开对人权的抽象承认,涉及到具体的人权事务,中美两国就表现出巨大的观念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产生于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也可能产生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清醒认识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战略现实和战略需要,是解开中美经济关系迷雾的关键。“人民币如果不升值20%,就要让国会通过对中国输美产品课以27.5%的关税的法案,是一种病态的设想。”“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10月17日在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闭幕时,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说出的这番言辞,让全球的财经观察家们跌碎了眼镜。这场事先被国际舆论渲染成美方挥舞贸易和汇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已成为中美双方的重大议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其前景取决于两国的战略选择。为此,中美应保持战略耐心,采取措施,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创新思维,加强战略互信和互动;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与交流,培育和扩大共同利益;有效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大局;推动人文交流,加强民间往来;加强在亚太地区合作;中国应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