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以来福建与台湾的民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平  峥嵘 《台湾研究集刊》2000,(1):65-72,,102,
十余年来,我们着力从事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从中发现了少量有关闽台民间关系的契约文书。迄今为止,福建地区被发现和搜集的民间契约文书不下万件,但有关闽台民间关系的文书极为罕见,故我们所掌握的此类文书数量虽然不多,但十分珍贵。本文拟就这些契约文书作一初步的论说,同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或可从另一个侧面,对清代以来福建与台湾的民间关系,作一细部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清水江文书是研究明清以来黔东南方言历史的珍贵语料,以锦屏为例,文书中蕴含的大量别字现象反映了300年前当地方音的一些特点:声母方面,中古知系字与精组字合流,读精组音;部分晓、匣母字混入非组;部分端组、见组字与知庄章合流,与古湘赣语保持一致;韵母方面,深臻曾梗四摄合流,方向是[-耷]>[-n];咸山二摄字合流,读[-n]音;声调方面,古入声字与平上去三声相混,入声调尚未稳定地归入阳平;古全浊上声字和部分全清、次浊上声字归入去声。一些不符合规律的语音现象,可能是受当地苗、侗语和写手用字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方舟子在博客撰文对韩寒自17岁成名以来所发表文章是否属其本人所写提出疑问,引发当事人、媒体和读者的热议。2012年1月18日,韩寒以侵犯名誉权将方舟子诉至法院。从法理角度对此次事件涉及的"代笔"、"质疑"、"侵权"、"举证"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本次事件在法律上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清水江文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文献史料,对我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献引证作为一个衡量指标,对于考察学者的学术水平及其论文的影响力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对引证数进行统计,不仅可以看出清水江文书研究的各个阶段、主要学者的观点及其贡献,亦能够探析文书研究的主要期刊、机构与学科分布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从而对清水江文书的研究作出系统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6.
在《契约的死亡》一书中,格兰特.吉尔莫通过对传统契约理论的起源、发展和衰落的详细阐释,得出"契约已死"的结论。但该结论未免过于悲观。契约自由是契约制度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英美法系的约因理论是贯彻契约自由理念的表现。尽管在现代民法中,个人自由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其仍然是私法的核心,契约制度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林业经济的兴起,贵州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繁荣的木材贸易体系,亦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当地居民对纠纷的处理,虽未直接对成本与收益及经济效用进行比较分析,但文书内容却广泛蕴含了法经济学中“财富最大化理论”“威慑理论”“道德功能理论”之理念,不仅使纠纷得以迅速解决,亦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体现了先辈们的法律智慧及其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提炼、洞悉和阐释这些隐藏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细微的“法”,不仅有助于取得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法律话语样本,亦能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法律资源的传承和整合。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清水江流域,土司领地遍布各地,土司领土之间又镶嵌着大小不等的"生界"。致使对清水江流域内的山川形胜,不仅明代的文人学士难以知晓,就是政府官员也很少涉足其间,因而明代的官私文书对这一领域的记载很不充分,经常出现张冠李戴,或记载混误的现象。通过对《明史》有关东西清水江、东西龙里记载混误的考辩,以此告诫学人,在利用《明史》的相关资料时,需持谨慎态度,切不可盲从。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以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卫所制度、皇木采集、苗疆开辟、航道疏浚等方式对清水江流域的开发,尤其是随着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兴起,以山主、山客、水客、商帮、栽手、木夫等人群活动的关联,推动了人工营林业发展,进而引发了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社会结构变迁,从熟人社会的“圈式”结构演变为有陌生人参与的“链式”结构。在清水江流域“圈式”与“链式”交织的社会中,文字的使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清中后期,高第街作为广州城的商业老街聚集了众多盐商。在一批反映清末广州南城高第街房地产交易的契约文书中,出现了一些女性参与买卖过程的案例。通过对相关契约内容的分析发现,以寡母(寡妻)为主的一些高第街妇女能够以"买方""卖方"和"中人"等多元的身份在家庭大宗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虽然是在特定情况下的被动行为,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社会男性家长制度下女性的经济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就精神蕴涵而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里确实有着某种程度的"契约"意义。首先,民本思想隐含着"民众是天下主人"、"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授予"的意义。其次,民本思想隐含着君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否信守"民本"是中国古代评价一切王朝及其君主的最高法则。再次,民本思想隐含着相关的惩罚机制:君主如果不履行君民之间的"契约",就会因失信天下而被民众抛弃。因为畏惧民众的实际力量能够将其"易位",君主亦不得不收敛锋芒、慎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贵州毛南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时,陆续收集到一些藏于村民家中的"民间文书",其中涉及土地契约方面的文书主要有田地买卖契约、分关文书、换约、送约等。这些文书虽然是用汉文订立的,但却真实而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研究贵州毛南族清朝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3.
该书《导言》中写道:“清水江木材之流动,背后实际上是整个流域不同人群在不同时空中演绎出的不同故事。作为一项区域史的研究,本书希望围绕这些故事的渐次展开,将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社会置于王朝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4.
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概念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行政是当代中国区域政府间合作的一种模式创新,而府际契约是开展区域契约行政的制度支撑。从政府间关系视角看,府际契约本质上是一个府际治理问题,不能简单地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契约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府际契约在追求目标、契约主体、贯彻原则和基本属性上,均与行政契约存在诸多差异乃至本质不同。本文根据签约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合作的不同领域,对我国区域合作中的府际契约进行了不同分类。  相似文献   

15.
陈柏福 《求索》2010,(11):48-50,92
基于笔者提出的柔性契约理论分析框架,论述现代网络组织间的"契约柔性"和现代网络组织内的关系性"柔性契约",从理论视角对企业契约理论研究中的"柔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初步将其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柔性契约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6.
清水江文书的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及其与相应的文献史料价值,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规模的方式结集为《清水江文书集成考释》公布问世。与其他陆续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契约文书相较,清水江文书的归户性特征十分突出,既能反映原有的生活秩序和文化秩序,又集中了大量与经济史、土地制度史、林业贸易史、民族关系有关的历史信息。实为"活"的文献而非"死"的材料。一方面可以据此了解当地乡民的地权观、财富观、利益观、市场观、族群观、婚姻观、风水观、宗教观,分析地方文化传承与运作的具体机制模型原理,更加合理地解读或诠释人类生存、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性知识";另一方面也能透过文书看到契约签订的程序与当事人的身份地位,探索契约规范下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应的秩序建构状况,得出传统中国与西方社会一样存在着丰富的民事经济习惯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德性与契约:欧阳修与霍布斯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琼  宋玉波 《求索》2012,(4):198-200
欧阳修《易童子问》所表达的以德性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其自然哲学为基础,他以德性为依据将社会成员分为三个层次,认为有德性者是社会命运的维系者。相比之下,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了以契约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对于西方近现代以来的政治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论文最后指出,对于理想的社会构建而言,单是德性或契约都是不充足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认识不正确或认识不够,实践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单纯的经济增长行为,是清水江流域污染的原因,而并非是资源为共有制的必然结果。强调社会统一管理是解决环境恶化,是促进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苏梅芳 《求索》2007,(4):55-57
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古典契约论者,用契约论重新阐释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源泉。他们开创了一种不同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政治哲学。然而古典契约论也存在许多缺陷,罗尔斯的现代契约论继承了古典契约论的自由主义原则,并对古典契约论进行改造,使契约论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抽象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台北芦洲李氏家族等所收藏的一批尚未为人引用的契约文书 ,对日据时期这一区域的土地赋役关系进行了个案的分析。日据时期在高压政策之下 ,民间的土地占有情况及其赋税负担 ,都受到了较为严密的控制。民间的土地物产交易以及交易的契约形式等 ,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外来的影响而有所变化。然而 ,台北芦洲的民间土地关系毕竟是从一千多年来大陆土地关系中衍生出来的 ,错综复杂的乡族关系和共有财产关系 ,并非外部强力所能彻底改变的。因而 ,乡族的共有财产关系就成了日据时期土地关系的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