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芝兰 《人民论坛》2015,(8):226-228
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海南社会对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着更为迫切的需要。文章从黎族农村家庭养老、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婚嫁丧葬习俗、经济生产、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系统、民族性格和心理等方面对黎族农村养老文化进行了梳理,并对黎族农村养老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现代变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一些边远乡村的女青年“孔雀东南飞”,纷纷婚嫁落户于沿海地区农村,“婚嫁外来妹”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至今年《月底,江苏省通州市四安镇共有“婚嫁外来妹”138人,分布在28个村,占全镇总人口的2.88%;少数民族84人,占婚嫁外来妹总数的61.5%,涉及侗、苗、布依、瑶、水、鄂伦春等6个少数民族。调查结果显示,“婚嫁外来妹”数量仍呈动态上升趋势。“婚嫁外来妹”的婚嫁途径一般有三:通过同乡、好友介绍。已婚嫁外来妹为家乡姐妹牵线的占总数三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婚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本地…  相似文献   

3.
因婚嫁失地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过程中困扰农村妇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其可能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村妇女由于没有自己名下的土地而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增加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农村普遍遵从"从夫居"婚嫁习俗的背景下,在土地承包政策调整不同时期结婚的农村妇女,因婚嫁而失地的比重随时间大幅上升;因婚嫁失地使农村已婚妇女遭受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的风险显著增加。鉴于此,建议对土地承包等相关政策进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调整,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增强农村妇女的经济赋权,提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有效降低其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历来是我国的传统风俗,然而近来宜黄县东陂镇“男嫁女娶”,男到女家落户的婚嫁新风悄然兴起。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东陂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集镇,全镇11个村委会,72个村小组,总人口11208人,2157户,其中男到女家落户的有238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1%。特别是该镇的梅湾村,全村113户,男到女家落户的4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4%。据调查,东陂镇最早开始“男到女家”的婚嫁形式是1957年,但真正盛行于农村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外地小伙子冲破中国几千年婚嫁的传统风俗,自愿嫁给姑…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2,(5):73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版该书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分别从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分层、日常生活权力关系的改变、农村年轻人文化以及女性权力的崛起、婚嫁习俗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根据维吾尔谚语这一重要文化载体,分析谚语中所体现的传统婚姻家庭观,主要围绕婚前择偶观念、婚嫁双方礼俗、婚后家庭关系这三方面进行,结合谚语实例反思维吾尔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及择偶的慎重严谨,从婚嫁礼俗中揭示维吾尔族早婚、限制女性、重视彩礼等现象。通过分析谚语,反思传统,形成对维吾尔传统统婚姻家庭观的系统认识,对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扬长避短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爱娇 《创造》2020,(2):46-49
怒江西面与缅甸邻邦接壤,有三个边境县,国境线长达450公里,双方边民同宗同源,历来就有通婚、互市、探亲、访友等往来习俗以及跨境而居的生产生活习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双方边民往来更为频繁,为公安机关缅籍人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本文作者紧密结合怒江实际情况,阐述了怒江缅籍婚嫁妇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怒江州在缅籍婚嫁妇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缅籍婚嫁妇女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妇女刊物和青年刊物都有一个热点栏目:征婚启事。在这些征婚启事里,四川、湖北、湖南农村尤其是山区女性征婚很有一定比例,而江苏、浙江、广东这些地区大多是男性征婚。这种比例是当前婚嫁地区性流向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9.
高校女生“急嫁”热的冷思考:自我埋没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青年探索》2008,(3):95-96
“急嫁”是当今女青年选择婚嫁以逃避人才竞争的消极心态和行为模式,是其否定自身素质与成果、自我埋没的典型表现。目前我国高校女生中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一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利于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帮助女大学生积极成才和展才。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包办婚姻、变相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暗合八字的封建迷信活动受到打击。婚嫁新风俗在这片广阔的黄土地上岀现,形成了文明的社会风尚,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回眸重庆百年婚嫁的沧桑历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社会的到来和消费主义文化的迅速传播,冲击了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和行为。农村消费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同时发挥着作用,在这两种消费文化的共同影响之下,农民的生活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出现了积极和阻碍的双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政策是包括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政策.农村公共政策是否合理以及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和感知是否准确,都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知情况,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的认识,增强农民利用农村公共政策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弄清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总体水平及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二是提出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彝族的传统婚嫁习俗,因支系以及所在地域等因素的差异而各有特色。广西彝族的婚嫁仪式,基本分合八字、提亲、定亲、求亲、娶亲、回门六个过程。其中,娶亲过程最为有趣。  相似文献   

14.
在澳门回归祖国以前的400多年间,澳门虽为葡萄牙人管制,但由于华人一直是该地区主体人口,因而中国的大量传统风俗习惯保留了下来。 在婚嫁方面,澳门人大都沿用中国传统习俗。如男女结婚要凭媒说合,讲究门当户对;新娘结婚  相似文献   

15.
溧阳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全市有26个少数民族,其中常住的有1398户。该市少数民族具有婚嫁迁入的多,居住农村的多,学历高、素质高、层次高等特点。近期,溧阳市政协就"同心"思想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开展专题调研,并提出以下建议:一、创新宣传模式,加强民族团结领域"同心"思想的宣传。加强对党政各级各部门宣传力度。通过培训、讲座、辅导或宣讲团等多种形式,创新民族团结方面政策法规的宣讲形式,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坚持"同心"思想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的职责,引导各级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近年来,不断深化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乡镇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和客观实际,要求乡镇政府从总揽乡镇政治、经济的全局高度,协调各方矛盾,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农村政治和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乡镇政府行为微观化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周边农户的实证调查,剖析了武汉市农村民间资金互助行为现状,包括资金互助的对象、借贷金额、资金用途、借贷频率、利率及期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发展和完善农村互助性民间金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农村婚事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现象仍很严重。一些村虽然有红白理事会组织,也有移风易俗章程,但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婚嫁丧葬陋俗不革除,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阻碍了农村生产的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实行以下措施,让红白理事会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真正发挥作用。一、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民政、公安、妇联、共青团、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要对红白理事会实行督促\帮助,并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求得支持与指导。政府应将刹住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纳入创建文明村和党支部分类升级达…  相似文献   

19.
金培民 《今日广西》2008,(18):24-25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村干部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农村的群众,当前发生在村干部队伍中的不廉洁行为,尽管从违纪金额来说,大多数都不是很大,但严重败坏了党风,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并容易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对农村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重威胁。要认真对待并严加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解决当前影响村干部廉洁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刘哲 《前沿》2014,(11):87-89
近年来,富裕村民积极参与村官竞选并且担任村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的一个新趋向。富人治村在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在竞选、执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应通过健全规范制度、注重对培训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和带动作用以及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对富人村官的行为进行治理和规范引导,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