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圈画圆     
死到临头,阿Q奉命在强加自己头上的“供词”上画圈(文盲不识字,以圈代签名)。他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伏在地上,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然而可恶的笔不听话,最后画成了瓜子模样。阿Q十分羞愧自己画得不圆。这一段描写,一直成为阿Q被嘲笑的材料。同给人卖了还帮他数钞票比,更加可笑。王元化先生对这一段描写有极精采的不同看法:阿Q身上固然有许多劣根性,但他性格中也具有一些质朴的成分,和劣根性夹杂在一起。当他被枪毙的时候,他的冥顽无知,糊涂愚蠢,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在悲哀中混合着愤怒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不死的阿Q     
在《阿Q正传)里,鲁迅先生坚定不移地把阿Q枪毙了。小说里有阿Q画图和技杆赴刑场的情节。但是读者并没有听到枪声,也没有看到后来有谁来收尸,日化有可能被劫了法场,也有可能阿Q用“在大头”打通了某些关节,改判了无期。即使阿Q当时真的被枪毙了,扶风佛教的传统说法,阿Q的灵魂当时是总总公俗地到了阴,阎王老地一看就说:“老阿属于非正常死亡,赶快脱生去吧厂于是阿Q又来到了人间,算来,阿Q的第二代如今也已年逾古稀。以后江有了鲁迅,没有人再和阿Q作时,三代、四代、五代的小Q们究竟如何,也就没有人认真理论了。当然,以后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是善于恬退隐忍的,街头上看到了行凶的流氓小偷,多半会耷拉了脑袋绕道而行,因此见义勇为者便难能可贵;遇到了画不圆满的圈圈,大多数人往往就学了阿Q的样子,骂一声“孙子才画得圆”了事,而那些画不圆就不罢休的人就显得傻里傻气;要是失去了自己原本珍惜的东西,大多数人往往会自我安慰,“塞  相似文献   

4.
我向来把《阿Q正传》当小说读,随着年事增长,觉得与其把它当小说读,还不如把它当心理学之类的书读。因为鲁迅先生把阿Q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阿Q用手在摸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的答复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句话活脱脱地勾勒出阿Q的心理活动和处事原则——既然“和尚”先动了,那我也来动一动,这自是无可非议。 我之所以提及阿Q,是因为目前听到一位局长的轶事。某环保局长舞癮颇重,用其部下的话说“一日不下舞厅闷得慌,二日不下舞厅渴得慌”,怎奈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1,(22)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 Q 是活得混沌麻木的,比如老是夸耀"老子从前阔过"啦,临被砍头前还自怨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啦,被假洋鬼子揍了还欣慰着"秀才也不过是第一"啦,等等,麻木得实在可以。其实他也挺可怜:因为他眼下穷得被  相似文献   

6.
论尊严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任谁都不愿意被人瞧不起,任谁都不愿意被人嘲笑和蔑视。就连一贫如洗的阿Q,为了自尊,也常常会“手舞足蹈”地向人吹嘘“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与人吵架时,也常常瞪眼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读者一看这个题目,也许就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众所周知,阿Q还未结婚,就被砍了脑袋,请问他的子孙从何而来?如果把“子孙“二字改为“徒子徒孙“,那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一个人虽然死了,如果能有许多人继承他的衣缽,发扬他的精神,成为他的徒子徒孙,他就可谓“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虽死不朽,长存天地之间。阿Q是颇有一点“精神“的,这就是顶顶大名的“阿Q精神“。例如挨人打了,当面不敢反抗,背后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也就算出  相似文献   

8.
中彩     
覃珂峄 《当代广西》2011,(14):55-55
半年前,王珲不知怎么地就爱上了彩票,而且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下班回家就捧起一本《彩票指南》仔细看。妻子劝他别信那个,书上要是说得准那作者怎么不自己中奖去啊。王珲不理会老婆,一门心思研究他的彩票。平时除了上班就是泡彩票站,他天天在走势图前看呀、写呀、画呀,整天着了魔似的,只要兜里有两块钱就跑去买彩票。  相似文献   

9.
阿Q正传续篇     
阿Q凭借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一文一举成名。他不仅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外知名度很高,倍受人们的关注,据说有一名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学者认为,阿Q的名字中用了一个中文“阿”,用了一个英文字Q,说明阿Q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此说法是真是假有人正在考证。  相似文献   

10.
见怪还怪     
《时代潮》2001,(4)
方方:两位过节好!躲得了初一,躲不了正月十五,咱们又见面了。哟,圆圆怎么不圆了,成"阿扁"了?圆圆:别提了,都是拜火车所赐。这次省亲,一个来回下来,身子挤成了像片,脚踩成了馒头,都半个多月了,人还有点五迷三道。正正:不会吧,你也有今天?你哪次出差不是"展翅高飞"?不是明星,胜似明星,非国航不坐就不用说了,连波音和空中客车还得问问是哪个型号的。方方:你不知道,圆圆是著名的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就他家那个山头,别  相似文献   

11.
有位家长常带上初中的孩子到池塘摸鱼。摸鱼前,他吩咐儿子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就会往深水处跑,这样就一条鱼也摸不到了。 有一天,儿子一个人去摸鱼,竞模回半盆鱼。家长忙问怎么摸的?儿子说,您不是说一有声响鱼一害怕就往深处跑吗?所以,我就先在池塘中央弄一个深  相似文献   

12.
<正> 眼下,更新观念成了最紧迫的话题。在一片更新观念的热潮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不少同志把更新观念当作口号喊,似乎不讲几句更新观念的话,就意味着保守、僵化、没有现代感。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上级怎么讲他就怎么说,文件里怎么写他就怎么念。工作思路还是过去的,工作方法仍是昨天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难怪一些单位会开得不少,话讲得不少,文件发得不少,一天到晚挺忙乎,可工作起色不大。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更新观念",你头脑里有没有"新观念",如果没有,"更新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富有戏剧性的事:某生报考某大公司,因落榜而自杀,不料自杀未遂。正当此生神志昏迷之际,传来他已被录用的喜讯。原来他考试成绩本该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导致他名落孙山。然而就在他准备把喜讯告诉亲戚朋友时,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老板的评价是:此人连如此小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了,又怎么可能建功立业呢?我们不禁要为此生感到惋惜,仅一念之差成了终生遗憾。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是什么原因导致产生这样的结果呢?答案很明确,是因为此生没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他不知道失败并不是最…  相似文献   

14.
假如阿Q当年刑场遇赦 ,没有被砍头———这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解放那年他应该是六十七八岁 ,真可谓“老Q”了。他肯定分到了土地、房屋和农具 ,搬出了土谷祠 ;而且完全可能有了老伴 ,当然不是吴妈。他的老伴少说也得五十多岁 ,所以肯定有两三个孩子。最小的那个她得带着 ,虽然也二十出头了。到了Q家就得认阿Q为爸。趁翻身解放的大好时机娶儿媳妇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样 ,小Q必应运而生。老中小三Q在未庄挺起腰板 ,虽然还得过穷日子 ,但总不会再受赵太爷、假洋鬼子的气了。一家三代人扭起秧歌来 ,未庄人的掌声和笑声一定是少不了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16.
正金庸绝不仅仅是一个武侠小说家,他完全有着驾驭鸿篇巨制的能力,有着向更高的峰巅冲击的能力,也有着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他不能实行自己的"暮年变法",实在是文学史上的巨大遗憾。金庸(1924-2018年)的著作曾伴随了我们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和岁月,那个时节,是一个多么天真烂漫、生命如花的时候啊!就如同"五四"那代人读到《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少年的我们的心中,读到《射雕英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     
正要管住政府想怎么摸就怎么摸的手,需要立法,明确哪些可以摸,哪些不可以摸,法不授权就不能摸。——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我们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用"罢工"的方式来提醒国家和社会,是时候正视家务劳动的价值了。——5月11日,28位妈妈在网上发布"罢工"宣言。这群妈妈在生活、工作中发现,女性承担家务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三倍,但  相似文献   

18.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8,(19):60-61
民警来信: 我今年26岁.在派出所上班.我丈夫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原先两个人感情很好。由于派出所工作特别忙,我经常加班加点到很晚。开始那段时间丈夫很理解我.遗憾的是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不久我怀孕了.本来是件令我们高兴的事情.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不但不照顾我.家务活也干得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经常看人家打草鞋,后来稍大点自己也学着打过。打草鞋是不需要图纸的,从来不是先画好一个图纸,然后再按图去打。如果那样,打出来的草鞋就可能不适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当然,说打草鞋不用图纸,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打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而是边打边试一试,或边打边用手比量一下大小,不断进行修正调整,最后才逐渐成形。当然,打得多了,熟能生巧,也就不用总比试比量,但他心中总是有一个脚印在指导着他。所以,打草鞋既不是照图编织,也不是信手胡编,而是手中无图,心中有样,是一种自觉的编织活动,绝不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20.
岳父     
岳父一辈子当警察,不知抓过多少坏人。在我第一次上门相亲时,岳父就曾用打量坏人的目光审视过我,用审讯嫌犯的口吻盘查过我。我十分理解岳父的心情。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要带走他女儿的心的小伙子,他能不严格审查吗?岳父审查的结论是:这小子不像坏人!女儿故意逗他:何以见得?岳父诡秘地说:我瞧他穿的袜子破了两个洞,如今的小子能穿破了洞的袜子,就懂得朴素勤俭,能朴素勤俭的小子就没有花花肠子,没有非分之想,懂得珍惜感情,热爱生活,所以他不像坏人!岳父哪里知道,这破袜子就是他的女儿硬逼着我穿上的。知父莫过于女,她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