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瞭望》2004,(5)
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单方面挑衅,其实质是要为今后利用公投实现“台独”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8月20日,“和平圣火”在山东省蓬莱市第七次燃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朋友在这里再次聚首,以不同的形式共同歌颂和平,祈祷和平。和平,汇成时代的最强音,在太平洋两岸、在中美韩法四国久久回荡,向全世界、全人类尽情抒发传递!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了刚刚参加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就美国总统大选对台湾的影响,以及两岸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对话。有很多"台独"分裂主义者认为,万一台湾有问题,美国一定会出兵来帮忙台湾,但是我们知道,那是很幼稚的一个想法,尤其像特朗普上台之后,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他是不会管我们的。我觉得对台湾某一部分人来  相似文献   

4.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来,对和平协议或和平发展协议框架的研究就成了两岸理论界的热点。各界都不否认两岸国家认同应该成为和平协议或和平发展协议的基础性规定,  相似文献   

5.
李智 《团结》2011,(1):31-34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2009年年初以来,在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历史新阶段,两岸大交流、大合作、  相似文献   

6.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完成祖国统一是21世纪的 三大任务之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真正凝聚了台湾同胞的心声,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解决海峡两岸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最佳途径!作为全国台联的副会长,曾重郎委员在谈到祖国统一问题时分外动情。 2001年是两岸关系发展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接受采访的代表和委员指出,祖国大陆大力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岛内各界强烈要求“三通”,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经贸往来和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早在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就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首次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房桦 《党政论坛》2008,(13):13-14
和平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早在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就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首次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张。2006年4月,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时再度表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和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2007年10月召开的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这表明,和平发展已正式成为我们党指导今后大陆对台工作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五年前,国共两党领导人在北京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从此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在《共同愿景》的导引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五年来,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台湾政治环境趋于改善,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继续切实遵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要继续全面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学理论》2010,(21):32-33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两岸共同治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背景,旨在探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合理路径。这一新课题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非常必要,在立足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状况,借鉴时兴的治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念,从理论上探寻两岸共同治理的内涵,包括两岸共同治理的主体、对象和目标等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贸论坛最终得以举办,说明大陆坚持惠及台湾民众的指导方针取得成效,两岸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夯实两岸整体关系的和平稳定之基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太阳花"是一场恶质化的学生运动两岸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期,台湾也已进入了政党轮替的民主社会。台湾"太阳花学运"却重拾暴力、破坏的"利器",既有悖时代主题和潮流,也有违60年代学运的集体反思。事实证明,"太阳花"是一场恶质化的学生运动。恶在暴力乱政。学运首日的晚上,为阻挡学生闯进"立法院"有27名警员受伤。六天后,示威者又翻越栅栏闯入"行政院",2500名警力只能用高压水车驱离近万名抗议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3,(18)
作为汪辜会谈和两岸谈判进程的亲历者,海协会会长汪道涵4月26日发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和平解泱问题的唯一途径》的纪念文章,就两岸同胞关心的对话与谈判问题谈了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倪文章 《学理论》2011,(5):39-43
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寻实现两岸统一的新途径。先后经历了武力解放的方针向和平解放方针的转变;和平解放方针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转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向和平发展方针的转变。这些不断调整的对台方针政策,为最终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33)
近日来,陈水扁多次发表谈话,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两岸是“一边一国”,准备用“公民投票”方式“在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些言论与李登辉“两国论”如出一辙,充分暴露了他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真面目,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18.
"和谐外交"理念的新内涵和新特点何谓"和谐外交"理念?从字面上讲,"和谐"与"和平"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很大差别。"和平外交"通常指手段、方式上的和平,即非暴力、非战争解决问题的政策。而"和谐外交"包括了这层含义却又不限于这层含义,它更多了一层"关系"的内容和相互"协调"的职能,即要致力于使"相关各方"的关  相似文献   

19.
一、平潭两岸共建特区的概念定义 平潭两岸共建特区是指,在福建省平潭县的海坛岛,采用两岸“共创、共建、共管”模式,创立封关管理、双向开放的特殊安排区域,作为两岸共建特区(以下亦简称为共建特区),加快两岸合作交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两周,美以巴三方围绕中东和平“路线图”方案展开的外交活动明显升温。美国总统布什邀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沙龙先后访问华盛顿,意在敦促巴以双方按照“路线图”安排尽快推动和平进程取得进展。 然而最新一轮的外交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以巴双方不仅在释放巴勒斯坦囚犯、解除对阿拉法特行动限制、从约旦河西岸城市撤军以及取缔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等问题上分歧依旧,而且就“安全隔离墙”发生的争执似乎大有将“路线图”引导的和平进程隔离出轨之势。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隔离墙”不会隔离“路线图”。至少从巴以地区当前形势发展的情况看,双方都不会因为隔离墙的修建而停止为实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在和平与安全中共存”目标所进行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