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毒的亲吻     
阅读前苏联历史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因为这里有大幽默。1964年4月17日,是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70寿辰。皇皇第一书记的70寿辰,理所当然地少不了要热闹一下。是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第二书记的勃涅日列夫,当天上午亲自率领苏共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等各套班子的部分成员到赫氏家中为赫氏祝寿。勃涅日列夫代表主席团和书记处向赫鲁晓夫宣读祝辞:“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在您70寿诞之际,我们,您的亲密战友,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的成员们,谨向您,我们最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5,(6):21-21
《台声》记者5月12日消息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正式会谈结束后,发表了会谈公报。记者随即请中共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发表对会谈公报的看法。新闻发言人介绍说,胡锦涛总书记与宋楚瑜主席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与亲民党两党高层举行的第一次正式会谈。这次会谈对加强两党交往、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公报反映了会谈取得的主要成果。公报表明,双方都主张,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坚决反对“台独”,共谋台海和平与稳定;推动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建立两岸和平架构。公报记载了…  相似文献   

3.
《统一论坛》2005,(3):35-37
2005年4月29日和5月12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先后与应邀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正式会谈,分别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的重大问题坦诚交换意见,并在会谈后分别发表了反映会谈成果的“新闻公报”和“会谈公报”,实现了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首次历史性会谈和两岸党际交流,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海外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纷纷举办活动或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这一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举措。亚洲2005年4月30日,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桂雄表示:从连战主席所到之…  相似文献   

4.
9月28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会见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推进康复大学建设举行会谈.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参加会谈,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主持会谈. 张海迪主席代表中国残联感谢教育部一直以来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支持.海迪主席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康复大学”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三个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6,(1):79-80
国宗合作启动 绿营分化加剧 2005年12月,台湾政坛出现了“两大地震”:一是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同年12月12日、12月22日先后举行两次会谈,为国亲两党合并奠定了基础。并就组阁、军购、监委同意权等三项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刘红 《统一论坛》2003,(2):18-21
2003年2月14日,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亲民党总部会谈,签署了《国民党与亲民党共同书面声明》与《国、亲两党共同推动国亲政党联盟备忘录》两份文件,宣布“政党联盟”成立。岛内普遍认为,从政治运作看,“国亲合”是要把目前台湾“二大一中二小的多党格局”,改写为“蓝、绿对决的两党政治”;从实力对比看,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连战、宋楚瑜两主席的谈话,以及与连战主席正式会谈的新闻公报和与宋楚瑜主席正式会谈的“会谈公报”,充分表达了我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善意、诚意和务实精神,对反对和遏止“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具体措施推动落实我与连、宋两主席达威的各项共识,提出了推动两岸交流与往来的规划与安排。其中,进一步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入出境手续,对大陆就读的台湾  相似文献   

8.
1959年秋天.在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坚持真理、正直无私的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有人给彭德怀捏造了许多罪名。其中对彭德怀的政治生命最“攸关和致命”的罪名是彭德怀所谓“里通外国”。据我所知,其主要“事实”是:1、1957年彭德怀在莫斯科同定居在苏联的机会主义头子王明的私人代表进行“密谈”;2、1959年5月彭德怀在阿尔巴尼亚同赫鲁晓夫有“秘密会谈”和“秘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6,(Z1)
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会议上,毛泽东表明了不同意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也不同意他“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观点。于是赫鲁晓夫就用原子弹进行刁难——我有原子弹,你敢离叛我?毛泽东毫不畏惧地说“:我说一切所有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是纸老虎。原因是他们脱离人民。你看,希特勒不是被打倒了吗?美帝国主义没有倒,还有原子弹,我看也是要倒的,也是纸老虎!”赫鲁晓夫仍不服气“:亲爱的毛泽东同志,你这样的观点使我很吃惊。在原子弹面前,双方军队的数目对真正力量的对比和战争的结果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谁的军队越多,他的炮灰也…  相似文献   

10.
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9月23日至25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9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温家宝总理分别与普京总统、弗拉德科夫总理和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和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举行会见和会谈。  相似文献   

11.
赫鲁晓夫主义刚刚出笼的时候,不明真象的人们仿佛见到了花花绿绿的圣诞树,一时颇觉新鲜,都想看看这个主义能给苏联、给世界带些什么礼物来。据宣布,马上就要奇迹一般地实现共产主义了.人们十分注意地听着、看着,想着、等着。光阴荏苒,年复一年,等来了些什么呢?等来了遍布全苏的集中营,疯人院,等来了核垄断和在戴维营商定的瓜分世界的预分方案。至于奇迹,自然也是有的,那便是奇迹一般地等来了赫鲁晓夫本人的忽然不知去向,和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冒出土来。勃列日涅夫主义就勃列日涅失主义吧,人们虽然已觉不太新鲜,但还想看看这个主义到底能给苏联,给世界带些什么来。据宣布,暂时又不实现共产主义了,而要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日关系陷入了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从未有过的困境,这个局面令很多关心中日关系发展的人感到痛心。其实,2013年9月,出席G20圣彼得堡峰会的习近平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短暂的站立会见时就曾说过,“近来中日关系面临严重困难,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为什么说“不愿看到”?我的理解是,中日关系这种局面不符合习主席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李非 《两岸关系》2005,(7):10-11
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了两党56年来的首次会谈,双方在“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识下,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5月12日,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会谈公报”中提出“促进两岸恢复协商后,就建立两岸贸易便利和自由化(两岸自由贸易区)等长期、稳定的相关机制问题进行磋商”。这些共识明确指明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05,(10):10-11
为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胡锦涛总书记与亲民党宋楚瑜主席2005年5月12日会谈公报中关于推动建立“两岸民间菁英论坛”的共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与亲民党中央党部商定,举办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亲民党中央党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华两岸和平发展协会共同承办,于2005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5,(6):29-29
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宋楚瑜主席,五月十二日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党之间就两岸关系达成了六点共识。《澳门日报》今日的社评指出,胡宋会谈公报发表的六项共识成为这次“搭桥之旅”的重要成果,继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后,在两岸之间搭建起又一沟通与对话的桥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社评说,在会谈后发表的新闻公报六点共识中,双方对“九二共识”的看法无疑是最重要的。公报把一九九二年达成的“一中”共识、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各自就“一个中国”原则的口头表述原文重复发表一次,以…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7,(5):9-10
依据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中关于“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都说婚姻有"三年之痒""七年之痛",结婚的第三年与第七年,都是一个坎。我一直对此种说法不屑一顾,"我们的蜜月,将是一生;我们的幸福将是一辈子",我与先生如此约定。于是在我们度完蜜月后的日子里.上班时间,不忘记电话传情,见面拥抱更是常见;若遇到意见不统一,只要我表现出小小的生气,很快就会被丈夫哄得转怒为喜。想及,那段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  相似文献   

18.
世纪回眸     
赫鲁晓夫执掌苏共大权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时任苏共中央书记的赫鲁晓夫迫使马林科夫辞职,于当年9月继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执掌了苏联共产党的大权。赫鲁晓夫生于1894年。于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任党中央委员,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执掌党的最高统治权以后,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14日至25日主持召开了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借口反对个人迷信,攻击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历史作用。而后,又于1958年3月接替布尔加宁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1年10月在苏共22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  相似文献   

19.
正1956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首次访问英国。会谈时,英国领导人热情洋溢地致完欢迎词后,轮到赫鲁晓夫发言。他先问候了对方,然后就开始义正词严地抨击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完全忘记了之前准备的讲稿。"我们一定要把你们埋葬!"赫鲁晓夫对英国言辞激烈,显然忘记了场合。此时,翻译官特罗扬诺夫斯基本该将赫鲁晓夫的讲话当场翻译,可他深知这带来的负面影响,面色凝重地思考起来。  相似文献   

20.
社会广角     
《政策》2000,(3)
1959年,赫鲁晓夫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大典。在天安门上,赫鲁晓夫再次让毛泽东“最后考虑”前苏联舰队利用中国沿海基地和联合建立“长波电台” (核潜艇只能用“长波”与岸上联系,因为短、中波均无法深入海底40米)。 毛泽东的回答是:不行。你是不是要把我们的东南沿海都拿去?你们干脆把我们的整个东南沿海都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