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的跨国公司以其实力雄厚、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超前而独领世界经济风骚。跨国公司对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增强了美国推行世界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的实力基础,为美国营造有利于己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强化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效应,为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21世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正确应对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的挑战,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世界高科学、高技术激烈竞争的时代,美国要“重振霸权”,日本要“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欧共体要“同世界上其它的技术霸主并驾齐驱”。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都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依据放在“人才资源”这个支持点上。说到底,当代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已成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谁拥有它谁就会成为世界的强者。  相似文献   

3.
张润 《理论文萃》2005,(6):50-57
19世纪80年代,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个地位一赢维持至今。二战结束时美国的综合国力公认为世界第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两个超级大国中更强大的一个。冷战结束时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综合优势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又明显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美国的霸权性优势,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霸权性优势之巨大,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甚至超过了罗马帝国。”因此我在美国的霸权前面加上了“超级”这个限定词。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曾经是一贫如洗,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了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伯仲的实力。一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被中国赶超,屈居世界第三,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左小平 《探索》2002,53(6):128-130
冷战以后,美国在世界格局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根据清教主义的使命意识、独特的强势文化以及雄厚的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实力,在全球实施文化霸权战略,以征服和控制人心,以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美国的文化霸权对各民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维护民族文化主权,以回应美国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6.
余丽 《红旗文稿》2014,(8):33-36
正曾几何时,美国作为世界霸主,在权力、制度、文化等领域施展着拳脚,好不风光。然而,近些年,受到新兴大国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等因素的冲击,美国霸权渐趋衰落。一、美国权力、制度、文化霸权的衰落轨迹1.权力霸权:相对削弱且呈现进一步加大趋势。经济实力是一国获取权力的主要资源。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来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主要大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不一,比较而言,美国、欧元区、日本遭受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恩格尔的新著《霸权背后》全面揭示了美国霸权战略软硬两方面的手段,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波动都作为美国实施霸权战略的一部分来看待,次贷危机也是蓄意制造的。这一观点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同。美国的霸权战略、包括经济霸权战略一直在实施,但由于实力下降,因而再也无法主宰别国的命运。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都是美国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正当人们以各种理论视角和科学方法审视和预测21世纪的世界经济走向和社会发展趋势时,知识经济浪潮正以其特有的雄姿和魅力扑面而来,成为世界政要与国人极度关注、广泛议论的热点.一、知识经济的冲击与影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对现有的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社会文化结构以及道德、法律的冲击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首先,导致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第三种经济形态,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革命浪潮与日益完善的现代市  相似文献   

10.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福建农民工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正逐步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全球化使得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就经济层面而言,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在21世纪初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这个这个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所有体系内的个体必将受到影响,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与教育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社会和文化的动力站。”现代教育认为,今日的教育,不能仅是认识世界的文化和改造世界文化之动力站,它还必须是开发与传播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动力站。这是由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18世纪资本主义之前是农业经济,18世纪以来是工业经济,而对世纪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把对世纪称作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最突出的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知识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因素。知识提供的生产力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驭曦 《学习导报》2011,(5):24-24
国际文化讲堂上流传这样一句名言: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更有甚者认为: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文化的力量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文化讲堂上流传这样一句名言: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更有甚者认为: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文化的力量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展望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并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而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增长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一项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维护社会公正的法律制度,在知识的创造、传播、运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末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而且也反映出美国政治本身所蕴含的困境。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金融资本主义政治特性的分析,深入探讨二战以来美国政治的特点。在21世纪前后,美国政治在金融资本主义的支配下越来越趋于保守和集权,而这样一种政治形态也最终导致了美国霸权的衰落。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中的美国文化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主导者 ,它不仅要在经济、军事、技术等方面保持其超级大国的绝对优势 ,而且企图在文化方面实现统治全球的霸权野心。一、假手对外文化教育交流及援助项目进行文化渗透美国著名参议员富布赖特曾指出 :“一代人之后 ,我们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价值观念交流的好坏要比我们军事、外交优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大。”〔1〕文化交流在美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一国政府为达到其外交目的而运用的一种特殊政策工具。战后 ,美国政府推出的“富布赖特”等一些文化交流项目 ,在全球范围内加以实施。在地区项目分配上 ,根据不同时期的国际…  相似文献   

18.
美国霸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必然结果。但全球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应是个性各异的多元文化相互认同与相互融合,妄图以一种文化价值观来衡量世界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多元化的时代,美国的霸权也不可能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9.
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方面来看:第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谋求全球霸权,妄想建立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但遭到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昔日盟友的强烈反对,尤其遭到中国、俄罗斯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做为其中的一极,其影响力和作用正在迅速扩大。中国只有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会在21世…  相似文献   

20.
赫然 《新长征》2007,(6):34-3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挽救环境,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变革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行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和措施。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