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勤于思考、善于写作的领导干部,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有所想有所悟,把做事做官做人的心得体会、真知灼见,利用空余时间,归纳总结,作文写书。确有不少这类书籍,出版以后广获好评,让人获益。但也有不少人醉翁之意不在“书”,附庸风雅,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勉强成章,既无思想高度,又无学术价值,更无艺术造诣,却不惜浪费纸张,消耗财力,损耗精力,隆重推出,“塑造”出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水平的形象,当面让人捧,背后让人说。而对于这种虚荣出版物,大家心里也是有数的。  相似文献   

2.
连中 《廉政瞭望》2013,(19):48-49
畜牧、园林、林业等部门,在不少人眼里显得很“弱势”,被称为“冷衙门”。这些所谓的“冷衙门”似乎没什么权力,也没多少资金,更没有工程,自然也就很难产生腐败。然而,猜想不能代表事宴,残酷的现实足以让那些想当然的人们警醒:“冷衙门”里照样有腐败。  相似文献   

3.
茅家梁 《廉政瞭望》2009,(10):49-49
周久耕引发的“烟表门”事件促使许多官员从张狂变得收敛,不少人在穿戴方面已经悄然有所改观,不抽好烟、不戴名表,至少表面上如此。由此,有评论家欣喜地认为“民众对官员在公开场合出现的穿戴的注意,已经形成了一种监督”。可惜,好多人对这种“形成”并没有半点欣喜。这种“形成”倒极容易让人联想起生物学中的“拟态”现象来,譬如木叶蝶的外形像枯叶、竹节虫的身体像竹节,色彩不再绚烂,便于伪装隐蔽。  相似文献   

4.
丢三别落四     
柳萌 《世纪风采》2007,(3):43-43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人生规律,谁都无法阻挡时光流逝。因此,老年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这样反而会使生活多些情趣。比方说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落四”犯糊涂,对此有的老年朋友很苦恼,其实完全无此必要。依我看,人到了老年就应该有所“丢”有所。  相似文献   

5.
热词     
“两手干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落马官员中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中有的资历学历不浅、政绩业绩不菲、功劳苦劳不少,干工作有一手,工作实绩很突出;但在搞腐败上也有一手,身手不凡,贪污腐败也不差。这种“工作上有一套、腐败上也有高招”的贪腐干部被称为“两手干部”。  相似文献   

6.
《党建文汇》2014,(8):5-5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在各级党组织开花结果,不少“辣得让人出汗红脸”的批评话语成为提高班子凝聚力、解决问题、洗涤领导干部思想灵魂的金言警句。但也有个别民主生活会沦为多次彩排后的“完美话剧”,  相似文献   

7.
严水泉 《党建》2012,(7):46-46
当下,不少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幸福指数”、“健康指数”。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仅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还要经常问问自己的“群众指数”有多高。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唯实》2008,(1):95-95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说;“中国这一代人是五千年来的唯一不敬鬼神的一代,古人‘抬头二三尺有神明’、做坏事下地狱的简单封建理念,到了这一代荡然无存。”这话可能不无夸张,但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顾忌的“滚刀肉”,而且还往往顺风顺水,活得很滋润。于是有人便因此总结说:“这年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并在这样的“感召”下加入了什么都不怕的队伍。如果一个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秩序就会更加混乱,道德会更加沦丧,风气会更加败坏。因而,人还是要有所敬畏,得尊重并害怕点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9.
世义 《党的建设》2011,(9):61-61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对防止情报与信息的泄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无论如何高明的防范措施也总可能会有不经意的泄密事件发生。因为保密措施是“死”的,而人却是“活”的。人是一切手段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泄密可能常常就在人不经意的嘴边、身旁、行动中。在历史上的不少军事事件的惨痛教训中,五花八门的泄密方式既让人感叹“处处留心...  相似文献   

10.
养肝八法     
《党课》2013,(7):108-109
【求助记录】我有两个很要好的同事,都是因为肝病而较早去世了,让人很惋惜。最近单位组织体检,查出我的肝脏也有问题,虽然不很严重,但也该引起重视?今请教“三T公司”的健康顾问,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养护肝脏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1.
屈兴岐 《奋斗》2004,(3):54-54
关东嗑里,品评人品的,很不少。人品,叫人性。有人性、没人性,是个根本性的评价。“乃(那)个人好哇,有人性”。有人性的人,人家会笑脸相迎,最起码也心存信任。“乃个完(玩)应(艺)缺德、蛊动(坏),头顶长疖子,脚底下冒脓,坏透腔了。”这样的人,没好下水(心肠),也说没好嘎水(鱼  相似文献   

12.
钟广 《党课》2010,(22):22-23
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越大,今年GDP总量超过日本也基本成为定局。日本有一点与中国很不同,就是在每个大都市里面都看不见“农民工”独特的身影。笔者经常听到日本人说:“在日本,没有城乡差别。”日本化解“农民工”问题的经验对中国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晓司 《支部生活》2007,(7):34-35
“明星主持人”五个字,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绝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名称,更是“梦想”、“出名”、“财富”、“被人追逐”、“一切皆有可能”的代名词,这个职业有太多对一举成名想象的诱惑,有太多让不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周国允有三个梦想:作为在京务工的河南人,他的梦想很朴素,“要让北京人看得起咱,让外地人不敢小瞧咱”;作为安阳华都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他的梦想很单纯,“把更多的家乡人带出去,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作为滑县高平镇周谭村党支部书记,他的梦想很执著,“要让全村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15.
浏览一本杂志的目录,一下子被一个题目吸引了:人生无草稿。 文章里说的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位书法家对一个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练字的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字──“逼”。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以逼迫自己写好字。由此想来,人生不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的草稿让人来练习。 现实生活中,好多事情是没有草稿可以打的,好多希望都是“逼”出来的,好多成功也都是通过失败“逼”出来的。穷则思变,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都含有“逼”的意思。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不少领导干部还没有从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左”的指导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失误,提出让中国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主张。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曲折后如何向前发展?今后中国走什么道路?是人们遇到的头等困惑。  相似文献   

17.
7月31日,四川定向招录培养1852名政法干警笔试正式开考。在拿到最考水平的“申论”试卷后,不少考生顿时傻了眼:“大题竟然是论‘雷锋精神’,我准备的热点问题一道也没有考。”“太出乎意料了,这个题看似简单,但要拿高分太难了。”有的考生足足想了半个小时才下笔;有的考生不知如何作答。看来,“雷锋精神”这个看似已经老掉牙的题目,着实让考生们感到很意外、很发懵。  相似文献   

18.
褚朝新 《廉政瞭望》2014,(22):45-45
最近,贪腐新闻太多,目力所及,少有写出新意的文章。审丑疲劳,让老百姓对官场贪腐“习以为常”。现在,贪官家里藏2亿元现金还能让人觉得惊悚,再过一阵子,恐怕类似消息也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了。 看多了,其实也能看出一些门道。比如,诸多贪腐新闻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落马贪官大多在某个领域或某个地域内是个“能吏”,很容易让人恍惚生出“官越能干越容易坏”的感概来。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遗物中,有不少帽子和鞋子。这些帽子和鞋子看上去虽很平常,但却凝结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是毛泽东独特个性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一) 中国文化向来对帽子很看重,形容人的美好仪容,常用“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峨冠博带”一类成语,甚至人满20岁也称为“弱冠”之  相似文献   

20.
宋江这个人     
快乐大叔 《党课》2009,(5):100-101
宋江这个人,其实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对宋江的评价,近几十年来说连篇累牍是夸张,但的确不少。从“文革”时期的“反面教材”,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文艺作品中礼贤下士、“替天行道”的起义军领袖,宋江的形象可以说有点儿“冰火两重天”的意味。不过在快乐大叔看来,宋江这个人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既谈不上多反动,也谈不上多“正义”,至于“忠”和“义”嘛,至少在快乐大叔眼里也是马马虎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