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编辑同志,您好!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问,什么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读者:王芬芳王芬芳同志:您好!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变得可以预期、可以感知了,体现了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2):60-61
「党员应知」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我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和重点是什么?「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为什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决不允许搞特权?  相似文献   

3.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29):52-53
「党员应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既是贯穿讲话的鲜明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国6600多万党员。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通过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98名中央委员和158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支部园地     
正「党员应知」什么是党的学风?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问答」如何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答: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决定着各级政府的行为导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促进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204名中央委员和167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由127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支部园地     
正「党员应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问答」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  相似文献   

8.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22):62-63
「党员应知」党员超过规定期限未接转组织关系会造成什么后果?党组织应严格执行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管理。因个人原因无故超过有效期限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应视为无效。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接转组织关系的,应视同自行脱党,由其党的组织关系所在单位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予以除名。「学习党代会精神问答」问:中央关于贵州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是什么?答:国发[2012]2号文件根据贵州实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9.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4):56-57
「党员应知」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为什么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我们已开始步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崭新境界,就务必把握好三重关键维度: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领导,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三是有效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上述三重"关键维度"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11.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6):56-57
「党员应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  相似文献   

12.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1):60-61
「党员应知」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怎样通过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腐  相似文献   

13.
支部园地     
正「党员应知」什么是井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问答」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 参加会议人员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选出的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共333人,其中中央委员201人,候补中央委员132人。从十一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逝世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6人;经中央批准,不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25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21人。实际出席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进一步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进一步总结党同高岗、饶漱石反党阴谋活动斗争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于1955年3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代表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62人,全国党的各级组织所选出的代表257人。  相似文献   

16.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2,(1):58-59
「党员应知」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回答:党员大会是指由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召集的由基层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一字之改,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在全国人民面前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呈现地更具体、更生动,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理论导报》2015,(3):48
<正>问: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什么样?答: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曾作  相似文献   

19.
支部园地     
《当代贵州》2013,(27):56-57
「党员应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社会心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笔者结合驻村工作经历,谈谈几点看法。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是夯实脱贫工作的根本当前脱贫攻坚最缺的是什么?资金、技术、培训等,这些都好办,最缺的是什么?最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不走的工作队",这才是工作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