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芊 《当代贵州》2011,(4):62-62
清末中国政党活动,无论是活跃于国内保守君主立宪的预备立宪公会(1906年),还是成立于日本以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为目的的同盟会(1905年),其活动瓦解了清王朝的政治基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好了干部和组织上的准备。贵州辛亥革命就是贵州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两大政党联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林芊 《当代贵州》2011,(18):67-67
教育与知识分子的天然联系,使教育为贵州辛亥革命创造了干部条件;学校则是向社会传播和灌输现代民主思想的一个策源地,为贵州辛亥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明 《当代贵州》2011,(33):64-64
1898年,在偏远的贞丰州,吴嘉瑞建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仁学会。仁学会宣传维新志士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开启了贵州近代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之先河,对贵州辛亥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明 《当代贵州》2011,(29):62-62
1911年11月4日贵州军政府成立,贵州辛亥革命宣告成功,铁肩和尚被聘请到军营,担任起义士兵的武术教练,为革命培养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林芊 《当代贵州》2011,(6):64-64
谘议局的各种活动为贵州辛亥革命做好了准备。谘议局政治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生活各领域,还包括未来国家政体,为贵州辛亥革命培植了社会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作为民主革命的开端,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贵州辛亥革命作为这次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开了贵州社会变革的大门,对以后贵州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明 《当代贵州》2011,(28):61-61
1907年10月,自治学社的建立,标志贵州省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团体诞生,成为日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的总机构,而张百麟是其威望最高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8.
彭勇 《当代贵州》2008,(1):10-12
精神的张扬可以引发观念变革,激昂思想活力、行为活力,推动社会的发展。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实现精神上观念上的跨越,首先要挺直胸膛亮出贵州精神来。 省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刚召开不久的全省经济工作会都提出了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这是贵州第一次对本土地域精神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描述,必将在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形成持久的话题和影响力,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对中国社会现代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基本上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变,开启了现代意识之门,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张明 《当代贵州》2011,(36):67-67
在革命党人妥协退让、政权内部分裂扩大、革命同盟解体的情况之下,立宪党人与云南军阀里外夹击,贵州辛亥革命被扼杀在摇篮中。  相似文献   

11.
冯霞 《当代贵州》2011,(19):49-49
30年来,省委党史研究室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全面推进党史各项工作。党史研究和党史资料征编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编写出版代表性党史著作,如《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大事记》(1929—1999)、《中国新时期的农村变革》(贵州卷)等。同时,注意把党史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上。如,通过党史研究,向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划定贵州革命老区的重要史实依据,争取到中央财政、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对贵州革命老区建设的支持。目前,全省共有35个县(市、区)、591个乡镇被划定为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12.
论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蒋春玲一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除当时革命大趋势,孙中山的主观方面的革命要求等因素外,一个关键性动因是列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曾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护国之役)和两次护法之役,又先...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1月3日夜,宁静的贵阳夜空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这是贵州辛亥首义第一枪,清王朝在贵州的独裁统治由此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4.
张明 《当代贵州》2011,(35):62-62
辛亥革命之后,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在贵州得到实施,贵州进入了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巨额赔款,加强了对贵州各族人民的搜刮剥削;加之贵州土地贫瘠,烟毒蔓延,天灾人祸,不一而足。至辛亥革命前夕,贵州民生十分悲惨。周素园在《贵州民党痛史》中有载:"上游一带,会匪充斥,剽夺出没,百十为群;下游一带,种族繁杂,苗夷之民,侧目而视。"清政府在贵州的腐朽统治再也无法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曾祥铣 《当代贵州》2012,(23):28-29
雍正五年(1727),遵义府及其所辖四县一州由四川划归贵州,雍正后期至清末,行政上可称贵州遵义府期。这一时期,在清初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文化成型的基础上,乾隆年间经济兴盛,文化也继之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当代贵州》2011,(32):61-61
会党在反清斗争和贵州辛亥革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受政治派别有意操弄,致使会党逐渐失去控制,严重畸形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秋石 《求是》2011,(20)
10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伟大爱国主义者、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来的100年,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从  相似文献   

18.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3):55-55
贵州是一片”红土地“,在革命处于危难时期,贵州支持了红军。从1930年4月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进入贵州开始,到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红军在贵州活动前后达6年。在这一时期,红军的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还在大定·(今大方)、毕节成立了中华荔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20.
赵普 《当代贵州》2023,(48):54-55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思想和产业建设目标,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体现出鲜明的系统观念。产业兴则贵州兴、产业强则贵州强。新征程上,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所蕴含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内容和科学论断,是贵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