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女多情,湘女坚贞,湘女多才,湘女也具有湖南男人的一股“蛮劲”。丁玲便是这样一位湘女。她是个“奇才”,《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发表,便把人们“震惊”。她一出台便不是背棍打旗喊“啊呵”,而是“挂头牌”的角色。她又是一个“奇人”,富有传奇色彩。她是“文小姐”,又穿过红军的军装,做过“武将军”。“奇人”自然有“奇遇”。她被国民党“绑架”、“软禁”过;她本来是个无限忠贞的共产党员,却又被人误解过,命途多舛,被剥夺写作权利20多个春秋。然而,当她获得“解放”,重返文坛之时,她丢开心灵的创痛,豁达大度,既无怨尤,又无悲伤,一如既往地将她的才情、智慧、灵感化为一行行的字,写出一本本的书,奉献给她的祖国,她的人民。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  相似文献   

2.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个农家女,也是飞出山冲寸的“金凤凰”。从三间草房一盘磨、几个帮手一台车起家,她不仅走出了一条事业蒸蒸日上之路,更肩负起反哺家乡的重任。她就是辽宁红旭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小米”的庄丽红。她特喜欢“庄小米”这个名号,因为她的梦想就是从一粒粒小米启航的。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心虚的人眼里,她是一个“爱钻法律空子”、爱给领导出难题的“刁民”;而在许多群众眼中,她是敢说敢做不怕报复的“反腐女杰”、“没有‘头衔’的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位深受居民爱戴的“社区总理”,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她是下岗职工的“及时雨”,帮助众多社区居民脱贫致富;她是群众心目中的“双枪老太婆”,腰间的多部手机成为千家万户的求助热线……她就是沈阳市铁西区兴工九委社区党委书记黄凤珍,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黄大妈”。  相似文献   

6.
何士龙 《党课》2010,(18):94-98
有人称她是“白宫里的一枝黑玫瑰”,也有人说她是“闯进白宫里的灰姑娘”,还有很多美国人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除此之外,她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会穿衣的女性”以及“美国男人最想约会的女人”,等等。没错,  相似文献   

7.
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法官”称号的宋鱼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为私情所动。她经手案件的当事人中,有她的老师,有她的同学,也有她老家的亲戚;只要发现需要回避的,她就主动找到院长、庭长要求回避。她认为,只要心不贪,就没有推不掉的“人情”。没有推不掉的“人情”,不仅是法官的正气,也是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和责任。所谓的“人情”,说到底就是一种私人关系,一种个人利益。一些人之所以推不掉“人情”,主要是因为自身利益在作祟。或是为了金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双桥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文美的名字,社区居民没有不知道的。“她是我们的好书记、好主任。”“她最关心我们老年人的事,我们有事都喜欢和她说说。”居民们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评价她。“我就是来吃苦的”今年50出头的陈文美,  相似文献   

9.
在乐都县的“女能人”队伍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女能人”,她专与女工们望而生畏的钢板铁皮打交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与“钢铁”打交道的女人。在她与“钢铁”打交道的20多年里,她打的“钢铁”遍地开花.她打的“钢铁”也给她带来了滚滚财源。她就是青海省“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获得者、乐都宝发金属制品厂女老板、共产党员李林芬。  相似文献   

10.
梦生 《廉政瞭望》2005,(7):29-31
10年来,她迈着小脚为艾 滋病奔走呼喊,以不可思议的 力量,揭开了艾滋病“血祸”这 块硬疤; 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救助艾滋病人和艾滋孤儿,付 出了一个老人的极限; 艾滋病人视她为“救命菩 萨”;艾滋孤儿亲切地叫她“奶 奶”;美国《时代周刊》赞她为 “亚洲英雄”;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称她是“中国防艾女性活动 家”……  相似文献   

11.
遥远 《党史纵横》2010,(1):48-51
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有明显的新月诗风格;她是建筑学家。她的丈夫、著名的建筑学家粱思成曾对学生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她”给画上去的;她是演员.曾是三个最优秀男子心中永远的“齐德拉公主”。  相似文献   

12.
畲山铁骨草     
为人一世只有一生。而她却三生有幸。她姓钟名勤淑,是福安市溪潭乡岐山畲族村人,外号叫“畲山铁骨草”。她第一次死,是死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礼教下。那是1914年10月,她的爹娘过着“种树还山”的日子。娘生下她的时候,她阿婆把她放到茅厕的草木灰旁,让她慢慢“打回阴府再转生”.“哇啦!哇啦!”的惨号声,撕裂了她娘的心肝痛断了她爹的肚肠。夫妻俩跪下对阿婆说:“仔儿是我们的心头肉,哪怕担柴挟竹压断腰,沿村求乞行断腿,也要把她拉扯大”。阿婆听了这话,便赶到茅厕把已经弃掉的她又拣了回  相似文献   

13.
要说官衔,她的级别最低,要说做为,快退休的人了,还有啥蹦嗒头,要说工作,她钉是钉、铆是铆,可以说是眼睛是容不得半点沙子。正是这股犟劲,有人便给了她一个“犟班长”的美称,然而,更多的人却亲切地叫她“大平”,有意把“刘”字省去了。  相似文献   

14.
她,在同事们眼中,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敢于挑战、临危不惧的卫生“天使”。她就是先后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县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宣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莉粒。在抗击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人们不会忘记张莉粒。她是“非典办”唯一的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5.
桑顶·多吉拉姆是西藏著名桑顶寺第十二世女活佛.1955年春,她参加“西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在北京怀仁堂她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笑着问她:“你多大年龄了?”她红着脸回答:“14岁了.”毛泽东又问:“你的寺庙在哪个地方?”“在浪子卡,羊卓地方,叫桑顶寺.”她刚说完,朱德问道:“是不是在羊卓雍湖边?” 多吉拉姆惊异了,住在北京的大领导对遥远的西藏竟是那么熟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还和她一起合影.佛教讲究福分.她感到莫大的幸福,觉得佛祖的授意,跟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牟秀庆的名字在农十师家喻户晓。她从一个家庭主妇到土地承包职工,继而成为一个承包大户、勤劳致富带头人。 她从1996年参加工作起,就连年被一八八团评为“勤劳致富带头人”“先进生产者”,近两年,先后获得“兵团优秀青年致富标兵”称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去年又获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殊荣。 1996年,她所在的连队妇女虽多,女职工却很少,尤其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妇女没有一  相似文献   

17.
她曾经是“金凤凰”,她曾经是“女强人”;她本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本来有一个辉煌的前程;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毁掉了。现如今,她沦落为受贿犯,等待着法律的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18.
万事民为先     
一头短发,一副眼镜,一张“铁”嘴,一个笑脸,这就是刘萍。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商务社区——春熙路街道总府社区的“当家人”,她深知这个上通政府、下连居民的“小巷总理”的意义。在她心中,不论群众的大事小事,都是头等大事,必办之事,她常说“悠悠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去年8月,暴雨过后,社区电线漏电,情况危急,是她冲上去一把切断电源;到商家店铺争取岗位,到下岗职工家中了解情况,是她承诺“不挑不捡48小时上岗”;特殊情况随叫随到,每月一次免费上门诊治,是她联系市一医院,给予辖区老人特殊的照顾。虽说这些都是刘萍认为“自己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9.
她是大爷大妈的“闺女警察”,她的电话号码是上千户人家的“110”;她工作调动时,群众为了留住她成群结队地到公安分局请愿;她身单力薄,却敢于挑大梁,群众称她是社区的保护神;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用微笑打开一个个禁锢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张威 《党史纵横》2003,(11):10-14
她,曾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在白区从事工运工作和党的秘密工作七年,为党做了大量有益而“无名”的工作,被毛主席称做“白区的红心女战士”;她,曾在冀鲁豫地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游击队,同当地反动政府对抗,令反动政府十分头疼,反动政府并不知她的真实名姓,只得以其大脚为特征到处通缉“共党女匪首大脚老方”;她,在情感之路上历经坎坷,当她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时,却得知丈夫的前妻“死而复生”,她毅然决定与丈夫分手;她,是新四军红五师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作边区“女将军”;她,曾是中原军区副政委,是解放战争中全军各战略区首长中惟一的女同志;她,曾是中央委员,在开除刘少奇党籍的表决时坚决不举手,并正义凛然地说“这是我的权利”……她,就是共和国未授衔的女将军——陈少敏。张威同志的《陈少敏:未授衔的女将军》一文以生动的笔法向您详细介绍这位巾帼英雄坎坷、传奇的人生经历,读后定会令您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