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督查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对于建设高效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行政水平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福建省某市为例,在对该市的政务督察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地方政务督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拓展了政府的服务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的服务质量.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推进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从发展电子政务,落实政府网上责任,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姚东 《实事求是》2012,(6):34-36
在网络公共空间时代,随着微博在互联网上的迅速发展,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也进行着有序推进。利用政务微博进行网络公共治理,是政府增强自身公信力,体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之举。政务微博有参与、公开、回应等公共价值,其兴起反映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发展对公共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为建设法治、责任、透明政府提供了推动力。当前,各级政府应该有效利用政务微博,为提升执政能力、实现良政善治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田俊 《当代贵州》2014,(12):40-40
正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政府公报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既是发布政令、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法定载体,又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全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构建和谐社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显得尤为重要。《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以下简称《省政府公报》),是省政府主办主管的唯一政务期刊,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5):70-70
最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扣国务院第二次康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扎实抓好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努力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务督察是推动政府决策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影响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太原市政府着力创新,推出了"三位一体"政务督察机制,成效显著。"三位一体"政务督察机制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全新尝试,邀媒体参与行政督察过程、授予问责权力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政务公开的宗旨不明、内涵模糊,不能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及其每个职位的职权相结合,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是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快捷高效的行政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践诺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部门责任公开道歉制和公务员责任行政赔偿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林婷 《理论研究》2008,(2):33-36
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与公共治理模式是相型相构的,它们同为“现代性”事件,在思维方式、功能原则上也具有一致性,因此,实现政务公开必须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同时,从效应上阐释,政务公开制度通过扩大公共参与促成公民社会,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实现公共管理的公正性,重塑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最终有利于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对政务公开制度的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政务公开法制化缺失、政府义务性缺失、公民权力意识的淡薄均会对公共治理中政务公开制度的完善造成阻碍。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立与公共精神的培育等不失为促进二者发展与完善的、具前瞻性也更具现实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务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义,法治政府的内涵决定了法治政府必须是诚实守信的政府.当前政务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危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现代法治政府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创建政务诚信建设体系、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责任政府是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和理性行使的保证。我国依法行政的历史即是逐步建立责任政府并使之制度化的历史。四川省在责任政府的建设中,对实现政府责任的法制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制度创新的尝试,取得显著成果,但整体的制度建构还比较粗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