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等权是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对于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行政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行政诉讼本身的缺陷,平等权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修改行政诉讼法和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是完善平等权的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平等权的司法救济--从行政诉讼到宪法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权是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 ,对于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平等权受到侵犯时 ,人们往往通过行政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行政诉讼本身的缺陷 ,平等权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修改行政诉讼法和建立宪法诉讼制定是完善平等权的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乙肝歧视第一案"是一桩曾在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的诉讼.由于它以平等权为案由,因此从法理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来说,它至少说是与宪法有关的诉讼.但是,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院,因而它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宪法诉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权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权的发展备受关注.其中教育平等权的实现程度更是我国人权发展的重要体现.教育平等权具体包括选拔考试平等权、教育机会平等权和教育条件平等权.实现选拔考试平等权,必须从消除歧视、消除特权入手,保证所有人在考试中得到平等对待;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必须解决弱势群体的入学问题,保证无论城乡、地区,都能获得学习机会;实现教育条件平等,必须解决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保证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平等权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应当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让每个公民不但在法律上享有这一权利,而且要真正的得到实现。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大力呼吁教育平等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我国法律对于教育平等权的规定较晚,至今发展不过五十多年的历史,而对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权的规定及其如何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思索。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在教育平等权方面的规定以及现存的问题予以探讨,希望从中找到出路,使我们的教育从起步阶段就能达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平等权在我国农村地区失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丽娟 《理论前沿》2004,7(19):40-42
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农民平等权长期失落的原因,旨在使社会从多方面着手消除障碍因素,促成平等权在我国城乡之间尽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本人权重要内容的平等权是宪法文本及其精神应当规定的基本内容,同时它也是宪政实现的基础。平等权有其具体的内涵,它允许存在合理差别,但是合理差别存在的前提必须是平等,其实质是反对歧视。公权力的存在及其正当化运转离不开对平等权的保障。平等权既具有基本权利的所有权能,又深刻地体现着一种平等的宪法原则。对于平等权的保障,实践操作却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漠视、践踏平等权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状与目前法治社会的构建大潮是格格不入的。在剖析当下平等权保障诸多缺陷的基础上,重新厘清平等权的基本内涵,从思想、立法、司法、执法和制度构建等方面深层次探讨平等权的保障路径是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权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应当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让每个公民不但在法律上享有这一权利,而且要真正的得到实现.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并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大力呼吁教育平等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我国法律对于教育平等权的规定较晚,至今发展不过五十多年的历史,而对起步阶段的教育平等权的规定及其如何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思索.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在教育平等权方面的规定以及现存的问题予以探讨,希望从中找到出路,使我们的教育从起步阶段就能达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农民平等权的宪政分析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农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无疑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与核心。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实现农民的平等权,而平等权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宪政问题。因而从宪政的角度看,国家和社会应站在法律的高度,真正把农民当作公民来看待,尊重还原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农民实现法律上的解放,寻求真正的法律平等。  相似文献   

10.
公民平等权实质就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分为结果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就业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基于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因素形成的不同应当适用不同形式的保护。目前,就业歧视在我国普遍存在,为实现就业平等可以从立法上明确界定含义,构建行政救济途径,细化司法审查标准和政策规定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