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诸多死亡案例中,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颅脑损伤多伴有颅骨的骨折。通过颅骨骨折形态特点的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死亡原因、案件性质、致伤物的种类和形态等,为案件的成功侦破提供诸多线索。  相似文献   

2.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危害结果、案发原因、案件特点和犯罪过程、犯罪构成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交通肇事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案件侦查中,要特别重视管辖立案、现场勘查、现场访问和措施使用等侦破方面,以及侦查讯问、死亡认定、罪名认定和证据特点等预审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多人死亡犯罪案件对社会的危害日益突出,侦破这一类型案件的前提之一是对现场死者角色的识别,即在现场众多死者中确认谁是作案人、谁是作案目标、谁是无辜者。这一过程对侦查工作意义重大。可根据死者生前情况、死者伤痕特征等方法识别死者角色。  相似文献   

4.
侦破系列杀人案件是侦破命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推进系列杀人案件的侦查,必须从侦查思路、侦查管理、侦查分析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目前DNA技术在侦破凶杀、强奸等重大案件中已成为常规的突破方法,但在发案率高,打防难度大的各类侵财型案件侦破中应用还较少,生物物证的提取意识也较差。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DNA技术在侦破多发性侵财案件中的拓展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着力消除当前实际工作中制约DNA充分发挥作用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多发性侵财案件侦破中充分利用DNA技术高个体识别力和高灵敏度的优势来提高侦破效率,使DNA技术真正成为侵财型案件新的破案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雇佣犯罪案件在我国急剧增多,这类案件往往案情复杂、隐蔽性强、侦破难度大,传统的通过摸排利用犯罪动机发现罪犯等方法面临着挑战。如何系统地研究、探索有效侦破此类案件的方法、对策,已成为摆在侦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剖析了近几年来全国有影响的几十起雇佣犯罪案件的基础上,对这类犯罪的特点、侦破难点及其侦破方法作了一些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西公安机关在侦破命案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化"命案必破"理论,增强命案防控力度,强调各警种协同作战,重视信息导侦工作,加强刑事技术工作,创新追逃工作模式,打造高素质的刑侦队伍等。成功的命案侦破工作经验,不仅有助于建立健全命案侦破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命案侦破效能,而且有助于推动打击其他犯罪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多人死亡犯罪案件对社会的危害日益突出,侦破这一类型案件的前提之一是对现场死者角色的识别,即在现场众多死者中确认谁是作案人、谁是作案目标、谁是无辜者.这一过程对侦查工作意义重大.可根据死者生前情况、死者伤痕特征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方法识别死者角色.  相似文献   

9.
在命案的侦破过程中,确定案件性质往往是侦破工作的首要环节,而对已知被害人相关信息的研究在命案定性中不可忽略。通过对已知被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被害人最后活动情况等的调查分析,能够为命案定性提供切实依据,从而带动整个命案侦破工作的后续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强奸杀人案,在刑事案件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类案件侦破,存有一定复杂性,原因是案件性质、侦破范围、对象不好确定。在实践中,侦破范围过宽,对象拿不准,这是常有的事,使侦破工作走上弯路。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不能切实掌握、确定侦破范围与对象的根据。那什么是研究确定侦破范围与对象的依据?最重要的一条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死者的名誉权应受法律保护。针对死者名誉的司法救济程序是否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这一问题,本文就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查明死者身源是侦破凶杀案件的突破口 ,法医运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 ,认定某具无名尸体、尸骨、碎尸块等是否就是某人或属于某人 ,为辨认无名尸体提供科学依据。但从实际情况看 ,这种认定尸源的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使有的案件无从下手而成为积案。高科技测定血液 (血痕 )、精液 (精斑 )、毛发、骨胳、人体组织 ,使认定尸源得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城市小区犯罪状况堪忧 ,其产生的原因如何以及该采取怎样的防治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 ,笔者通过分析 ,认为空间死角、时间死角、心理死角、社会死角的存在是小区犯罪产生的原因 ,进而针对上述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行的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所得的程序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程序的不公开,对利害关系人程序参与权和程序救济权的剥夺,使得我国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所得的程序缺失了基本的诉讼特征,而更具有行政性治罪活动的性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主张在基本的诉讼格局中,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缴死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非法所得.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这种民事追缴程序的诉讼流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入室盗窃发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建筑死角和心理死角等薄弱环节。遏制入室盗窃必须先从阻断入室着手,最终要坚持综合治理、专群结合。  相似文献   

16.
杀人碎尸案件,是指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之后,又行分尸灭迹的特大案件。杀人碎尸案件犯罪嫌疑人在主观方面认为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必要性;在客观上存在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不得已性。杀人碎尸案件侦查,大体有两种模式:从尸块——尸体——被害人身份认定——因果关系调查及临死前行踪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模式;从抛尸现场——杀人碎尸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女性人体审美变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及现实中的女性人体都包含复杂的文化因素,透过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性人体审美发现,女性美的塑造和评价既有平等的审视和讴歌,又有不同程度的男权话语和男性主义观点。因此,只有用性别视角对女性人体美、女性审美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历史成因及问题加以分析和反思,才能确立健康、自然、文明、合度的女性人体关和人体审美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新时期治安情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情报工作是整个公安情报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发挥其整体效能,我们必须做到严密社会控制,获取基本信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获得各种信息;扩大情报收集的领域,严密布网,消灭死角;运用现代化监控系统,把重点行业和部位控制起来;物色和培养一批专业情报分析人才;建立和健全情报共享网络,完善情报传递与管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