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甘愿被子女“捆绑”,既有父母对现在社会分层机制不平等的质疑因素在内,也是对不合理社会分层的恐惧所致。“90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成为家庭战争的最大火药桶。父母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为了将来,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了:活着为孩子、挣钱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空闲。(4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不谈学习我们是朋友,一谈学习我们是敌人”,学习如此把孩子和父母连接在一  相似文献   

2.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与儿童看护的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就业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母亲照顾子女的家庭内分工模式,家庭结构的变迁使家庭趋向小型化,家庭关系的变迁使家庭趋向代际分居,成年子女的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的推迟以及老年人病因的变换等多种因素,使儿童看护的家族内支持变得不可期待。因而呼吁政府和社会介入儿童看护领域,为家庭提供优质低廉的托管机构和福利措施弥补家庭对年幼子女照顾与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父母甘愿被子女“捆绑”,既有父母对现在社会分层机制不平等的质疑因素在内,也是对不合理社会分层的恐惧所致。“90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成为家庭战争的最大火药桶。父母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为了将来,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了:活着为孩子、挣钱为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没有自己的空闲。(4月20日《中国青年报》)“不谈学习我们是朋友,一谈学习我们是敌人”,学习如此把孩子和父母连接在一  相似文献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很完满,但用到现代却少了一环:那便是“家”与“国”之间的“社会”。 社会说起来比较抽象。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社会最简单的对应是我们生活的“社区”。这个社区是地理意义的,比如我们生活的公寓或者大院;也是情感和认同意义的:个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认同为社区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6.
实践过程中一个严重阻碍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问题———“家庭保护过度”,目前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关注。本文就“家庭保护过度”的现象、成因及解决方法浅析自己的观点。一、“家庭保护过度”的现象及成因家庭保护过度现象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逐步暴露出的一个新问题,它集中表现在父母身上,最终危害在孩子身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类型的家庭中。1.过分满足的内疚弥补型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以独身子女为核心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即:“四”———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二”———爸爸…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9,(2):47-48
2008年以来,浙江省温岭市妇联坚持“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思路,突出“深”、“活”、“大”主题,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一是做深“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围绕家庭宣传教育主题,在广大家庭中倡导“科学家教”理念;  相似文献   

8.
夫妻分居家庭、非分居家庭以及两代复合家庭,不论其采用分别财产制还是共同财产制,只要家庭成员间因家务劳动导致双方综合权益不对等,皆应适用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确立完善,肯定了家务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既可以推动充分尊重家务劳动之观念的普遍确立,又可促进夫妻地位趋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9.
列宁逝世前 ,曾对正在形成的苏维埃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 ,他指出 :“我们的机构是从沙皇制度继承下来的 ,稍微涂了一点苏维埃色彩罢了…… ,这一个被我们称为自己的机构的东西 ,实际上还完全同我们格格不入。”① 列宁此段话 ,实质上揭示了一个规律 :任何新的社会制度总是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受着它所取代的那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地的旧中国 ,其社会出现的丑恶现象无不与封建主义残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腐败问题也是如此。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党内视腐败现象来源于“资产阶级猖狂进攻”和“…  相似文献   

10.
城市贫困的主流测量方法暗含一个基本理论假定:“家庭内贫困分布均等”或者说“家庭内基本生活资源的消费等级均等”。本研究对其质疑,采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以一个街道内的“贫困家庭”资料为背景,提出研究假设:家庭内贫困分布存在性别分层现象。结果表明:在调查范围内,家庭内基本生活资源的消费存在性别等级之分,且表现为女性弱势。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主流贫困测量方法理论假定的脆弱性和其“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场。本研究建议主流贫困测量方法纳入“社会性别”视角,使其更具“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1.
开阔视野     
我们需要重建家庭价值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是传统遗留给现代的一宗珍贵遗产;家庭对于人的身心健全及社会井然有序,具有决定性意义。现代性当然意味着个人应当享有更高程度的自主、尊严与自由,应当更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是否组成家庭及组成何种家庭。  相似文献   

12.
隔阂     
在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信任危机。心灵的倾诉被别人当作热点炒作,出门问路被人指引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街头乞丐以博取怜悯作为发家致富的“捷径”,好不容易下决心做点小买卖,第一个坑了自己的竟是老朋友,人称“斩熟客”……似乎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欺骗与嘲弄中,人们逐渐对自己的同类产生了疑虑。于是,小心翼翼地在自己的心理空间内筑起一道  相似文献   

13.
军队职业的特点,决定夫妻两地分居的较多。对分居的官兵而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是他们安心部队、一心干好事业的基础,事关部队战斗力。但据最近对100名分居两地已婚官兵的婚姻质量抽样调查,情况不容乐观:有15名夫妻关系恶化并坚决要求离婚,28名关系比较紧张,33名关系一般,只有24名关系密切。很多在部队是“好排长”、“优秀指导员”、“标兵连长”的干部,在处理夫妻关系上却束手无策。调查发现,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新的婚姻法草案的讨论中,有的学者提出了建立“夫妻分居制度”的建议。这一建议激起婚姻法学界以致于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响。笔者认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下,社会成员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的变化,以及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的增强,域外婚姻法律制度的传播,引起人们对于婚姻家庭制度的比较和探索,因此,建立夫妻分居制度已有必要提上立法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常熟市张桥镇900多名共产党员家庭挂上“先锋户”牌子。镇党委认为,共产党人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党员家庭要带头身体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许多党员家庭挂上“先锋户”牌子以后,既有一种光荣感,又有一种责任感。老百姓看到党员家庭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处处带头,为人表率,感慨地说:这样的“先锋  相似文献   

16.
丧,是人生旅程的终结。作为一种民俗事象的丧葬仪礼,乃最后一道人生礼俗,它标志着某一家庭成员即某一社会成员从此脱离了他的家庭和社会。有名学者陶立璠先生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人生最后一项“通过仪礼”和“脱离仪式”。透过丧葬习俗,我们可以窥视出某一民族特有的人生礼俗、生死观念、伦理道德、宗教思想、价值取向、人生哲学,以及家庭结构、亲属制度和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半年前,我的婚姻出现了矛盾,于是我与丈夫分居了。丈夫爱我,我也知道有时婚姻的责任是双方的,但我似乎已经对我们这种长久的生活厌倦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分居而不是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确定离婚之后会不会后悔。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一个英俊浪漫、事业有成、爱好广泛的男人,那时他已经离异三年,有个儿子。我们谈得来,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因为他的事业,因为他对过去家庭的责任感,因为他有自己的爱好,虽然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但我更清楚,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限制他属于我的时间和感情。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校友,我们有…  相似文献   

18.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制度(结构)和家庭两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夫妻分居家庭形成的原因,并基于对24个农民工家庭的深度访谈,探讨了农民工夫妻在空间分离的情况下是如何能动地维系彼此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读者表达     
本期今日视点《家庭生活中的梦想》在两会将开之时,不谈代表、委员的风采,也不谈“一号提案”的光芒,专谈平民百姓的生活梦想,似远实近。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以及今年工作重点就是富民。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都为之不懈地努力,因为我们深知有梦想才能指引我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至30%,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最近10年来,我国的“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甚至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