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论     
是什么打通了保外就医的越狱脉络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受贿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却一天牢也没坐,在江门一个高档小区过起了神仙般的日子。其实,像林崇中一样通过保外就医来暗渡陈仓的官员绝非个别现象。在2010年高检院开展的保外就医专项检查活动中,就纠正了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程序或脱管、漏管555人。然而,与此同时,很多符合保外就医标准的人,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轻易获保。为何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保外就医政策,在今天竟然沦落成为另一种潜规则?只因牢门越来越不牢,用钱就可以砸开?  相似文献   

2.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14):20-21
司法不能承受之怨 6月8日上午,广西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法院在依法执行一起案件时,被执行人突然从楼上连续泼下硫酸,致使法院院长廖克东等六人被烧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此前一周的6月1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法院发生了枪击事件,造成法官三死数伤。  相似文献   

3.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24):22-23
经济改革不能孤军前行 客观来看,如果我们把国家行政权力的改革统称为政治体制改革,那么,我们这些年来在公权力的行使方面,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公权力的透明化,公权力的人民监督,公权力的责任方面,有行政诉讼法、有国家赔偿法。应该说,公权力改革方面是有所进展的。但比起经济体制改革,它就有些逊色。或者说,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政机构的公权力改革方面还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4.
新论     
重刑主义蔓延是对公平执法的焦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3G门户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目前我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81.3%的人认为过轻,只有11.1%的人认为合适,1.2%的人认为过重。仅6.4%的人表示不清楚处罚规定。这是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调查结果:孤立地看也许还看不出什么问题,如果联系近来网民对一系列热点问题、热点事件的反应,这背后潜伏的网民群体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1,(2):26-27
官员的"弱势"与刁民的"给力"一种普遍的"弱势心理"正在社会上蔓延,很多中产、官员群体也在集体"喊弱""哭穷"。在一项最新的问卷调查中,45.1%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人民论坛》)  相似文献   

6.
新论     
文化的法治与法治的文化当前,我们的文化法治状况远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主要文化领域的立法多以行政立法为主,既不适应保障公民宪法上文化权利的需要,也难以为文化秩序的优化提供合格的规制框架。在缺乏有效法律规制的文化市场上,常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低俗乃至于色情、暴力文化横行,  相似文献   

7.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4,(4):20-21
1.无法治则越民主越是灾难 民主的政府可能会以腐败告终。例如菲律宾的总统是一人一票选的,但是很少有菲律宾的总统下台之后不坐牢的,很多领导人都像中国台湾的陈水扁一样,从总统府直奔大牢。  相似文献   

8.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4,(5):24-25
在法治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方式、物质承载这四个要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9.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4,(3):26-27
公正司法的首要基础在于司法公信。司法公信力足司法职业化能够充分发挥实践作用的前提条件。司法公信力欠缺,则深刻影响着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预期目标:不仅实体规则的司法适用受到了极大制约,  相似文献   

10.
新论     
本期主论能动司法不能以牺牲司法公正为代价就司法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而言,司法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立法和行政在某种意义上是机车,是带动和推动车子前进的,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制动器。就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而言,法治最重要的是制约公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司法不能和行政靠得太近,而要与行政保持适当的距离。各种国家权力如果只有配合没有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公民权利必  相似文献   

11.
新论     
司法应有所不为司法不能一味地积极有为,而是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和具体时机而选择有所不为。归纳司法有所不为的典型范畴,至少有十种情况,应当实行无为推定。我们可以称之为司法的十不为:即司法尽量不管或者少管那些利害过于重大或者过于琐细的问题,尽量不管或者少管那些行为过于普遍或诉求过于特殊的问题,尽量不管或者少管那些社会过于陌  相似文献   

12.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15):16-17
公众参与推动日常民主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真正好的公众参与就是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政府能够理解老百姓的观点是什么,老百姓也能够理解政府的困境是什么,这样的公众参与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18):20-21
社会公平谁说了算? 近年来,社会不公已经成为百姓最为痛恨的现象。温家宝总理认为“社会不公已经威胁到社会稳定”。但总有一些经济学家站出来,用所谓的“统计数据”或“研究成果”,提出类似“中国贫富差距被人为夸大”的结论;甚至有学者还撰文认为:“老百姓是因为公平观不正确导致认为社会不公平,当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公平。”所以,关于社会公平与否到底由谁评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3,(10):30-31
1.从“两会”看民主成本与功能优化 “两会”的代表、委员汇聚起来总兆有五千多人之众,为“两会”提供服务和后勤保障的人员也是十分庞大。如此众多人员在十多天会期里的吃、作、行以及安全保障方面的开支更足耗费巨大。  相似文献   

15.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4,(9):36-37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司法则是守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老百姓而者,再也没有什么比司法不公更让人绝耀的事了。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法律层面上,更关乎每一个当事人心理认同和法律信仰。因此,每一次法律的适用,并不单纯是逻辑推演,也包含着对个体悲欢命运的关怀。每一次有益的审判或者执法,既需要法官铁石心肠地适用法律,更需要用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去唤起当事人对法律和司法工作的共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论     
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须确立三大原则首先是征收规划阶段——到底要不要征收?要防止征收泛滥,新条例必须规定市场自愿交易是原则,政府强制征收是例外。换言之,只有确实符合重要的公共利益而又不能通过自愿交易实现的目标,才允许政府征收。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不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必须尊重人民的意见。要做到真正的决策公开,政府有义务将公众意见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并予以公开。对于那些不予采纳的意见,政府有义务提供理由;尤其是面对征收不符合公共利益或补偿方案低于公平市价的质疑,政府如果还是坚持原来立场,就有义务详细论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新论快递     
吴敬琏: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将持续、稳定的增长可能变为现实,必须实行“两手政策“,降低税收。继续执行“两手政策“重在增强“第二手“的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要相机减弱“第一手“政策的相对力度,使长期实行扩张性需求政策的负效应不致过分积累。“减税也是积极的财政  相似文献   

18.
新论摘编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教授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当前有关阶级阶层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误导性的说法,即认为采用“阶  相似文献   

19.
新论传真     
<正> 邓小平的人学理念杨彬等人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邓小平的人学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命运的深切关注是邓小平人学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二,对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的呼唤构成了邓  相似文献   

20.
新论传真     
纠正对邓小平理论的不正确认识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不久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社会上对于邓小平理论存有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