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那慧茹 《山西政报》2009,(22):48-48
自认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简化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的功能,但直到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后,自认制度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也未体现。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些相应的研究,并在民事诉讼中自认定位的前提下,提出若干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
郭正怀 《求索》2008,(3):141-142
及时原则是各国民事诉讼法普遍遵循的一条原则,其具有保障人权、促进诉讼进行、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价值。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初步体现了这一原则,但其并未在立法上得到明确规定。为了充分发挥及时原则的功能,促进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建议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明确规定及时原则。  相似文献   

3.
自认是通过对当事人主张的自认,免除对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其功能是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讼成本。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自认制度的概念及条件、效力等都在相关论著中有所阐述,但我国自认制度尚存有缺陷。应当予以完善而加以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4.
质疑民事案件抗诉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法律监督和行使其职权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民事抗诉的规定散见于《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对民事案件的抗诉制度进行规定是在 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 ,除此之外 ,最高人民法院仅对民事抗诉制度作过一些司法解释。这是当时民事诉讼职权主义诉讼结构模式和移植前苏联民事诉讼制度的产物。《民事诉讼法》颁布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司法改革 ,特别是民事诉讼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民事诉…  相似文献   

5.
张立生  彭涛 《前沿》2010,(18):108-110
我国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就已经确立了民事抗诉制度,但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于民事抗诉制度的存废一直颇受争议。笔者认为,从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为了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的公正性,民事抗诉制度应予保留,且应完善,不宜废除。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民事抗诉制度缺陷的反思,结合两大法系典型国家在民事检察等相关制度上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管辖作为民事诉讼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施行的《民事诉讼法》将应诉管辖制度适用于国内案件,但具体程序规则供给不足。文章立足于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在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明确应诉管辖制度的标准和适用范围、增设法院告知义务、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等方面进一步构建我国应诉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7.
胡学军  丁喜春 《前沿》2006,(12):115-119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合议制度、陪审制度、支持起诉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判决公开制度等基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严重异化甚至是名存实亡。对其价值应重新评估,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应重构民事诉讼基本制度体系,化解立法和司法实践相脱节现状。  相似文献   

8.
梁利 《前沿》2011,(4):107-109
诉讼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个重要诉讼制度,广泛应用于我国司法程序和民事审判实践中,成功解决了不少民事纠纷。由于调解制度是通过和解的途径来解决民事权益纠纷,有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提高办案效率,因此被我国及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权益的复杂化,民事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显露出了其局限性和弊端,本文旨在通过对调解制度概念及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地指出调解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阳澍  ;吴大华 《求索》2008,(3):152-153
1991年,我国颁布了新的民事诉讼法,该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这是民诉法关于民事检察监督的宪法表述,它说明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实施监督不仅得到了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确认,也得到了民事诉讼法的确认。但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理论界对其存在争议等原因,民事检察监督在现实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拟对我国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进行考察,从理论和制度构建两个方面理顺各种关系,清除法制运行中的障碍,确立其原则,并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一个兼顾效率与公正的基本价值目标,积极化解社会纠纷。对各种权利提供有效司法救济的民事诉讼法。而刚刚公布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加以全面的修订,其目的就是建立一套既符合司法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使纠纷解决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外国有关集团诉讼制度的介绍和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作用、特征等方面的阐述,论证这一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事审判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文章主要内容是:l、集团诉讼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代表人制度;3、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反诉制度在大陆法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定,尤以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最为明确具体。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刑事反诉制度,但利用率极低,应立法明确刑事反诉,并对刑事反诉的条件作出严格限定,同时明确刑事反诉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13.
胡军辉  刘佳美 《求索》2013,(6):207-209
美国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争点排除规则.该规则具有减少矛盾裁判出现、提高司法效率、节约法院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等多种重要的价值。我国现有的既判力效力制度与美国的争点排除规则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和效力上的兼容性。我国民事诉讼法可以参照美国法设立争点排除规则,明确争点排除规则适用的要件及其例外情形,同时还应当明确争点排除效力援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袁美丽 《前沿》2006,(12):154-155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存在一些不明确、矛盾之处,使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地位不清。本文在分析学界观点的基础上,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参诉条件、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民事诉讼中 ,每一诉讼程序必须有两方当事人参加。但在特殊情况下 ,还可能有第三人参加。对此 ,祖国大陆民事诉讼法称之为第三人 ,台湾地区称之为主参加诉讼和诉讼参加。为增进两岸间法制的彼此了解 ,本文谨就祖国大陆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三人制度与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中的主参加诉讼和诉讼参加制度进行一番比较 ,略陈其异同。第三人制度起源于罗马。罗马法承认对他人的诉讼有利益的第三人 ,可以独立参加诉讼以及上诉或声明不服。在现代 ,第三人制度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的通用制度。推究其立法本意 ,莫不是以同一诉讼程序合并审理与本…  相似文献   

16.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制度,在长期的民事审判过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从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改革法院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德国团体诉讼对完善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制度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求索》2007,(12):93-95
德国团体诉讼制度的优点是诉讼关系简单,诉讼成本较低,诉讼效率较高并具有预防保护功能,但它也具有一些缺点。我国的群体诉讼制度——代表人诉讼制度现存一些缺点:法律规定得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在内容上还存在不足;在功能上还需进一步扩大。为了更好地保护众多的证券投资者,我们应完善证券侵权群体诉讼制度。首先,我们应修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其次,我们应引进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完善我国证券群体诉讼制度;同时我们应建立和完善证券侵权的非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大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措施,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执行监督、调解监督和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提供了明确的诉讼法依据,笔者重点就基层检察院如何有效对接新民事诉讼法,开拓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写入《民事诉讼法》是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一大亮点,标志着我国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步入新阶段。但法律仅就民事公益诉讼作出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授权检察机关为起诉主体。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究竟应扮演何种角色,理论界和实务界仍存在较大争议。从检察机关职能定位出发,深入探究民事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权配置问题,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之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慧珍 《前沿》2002,(4):57-58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因正在进行的诉讼的裁判结果与他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而参加诉讼的人。民事诉讼的这一制度 ,一方面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也为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本文对此作一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一、《民事诉讼法》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 ,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 ,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