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洁 《小康》2013,(12):76-77
60岁之前我养房,60岁之后房养我。人这一辈子似乎就和‘房”摞上了。年轻时为房子做奴隶,老年后以房子为靠山。房子不仅成了安身“立”命之源,还成了安身“保”命之本。  相似文献   

2.
沉陷的村庄     
“我怕把房子震塌。”她指着不远的一处宅子轻声说。这个村子地下空了.房子随时可能倒塌。她觉得自己得处处小心。 “都是煤矿闹的。”老太太被夕阳拉长的影子在地面上缓缓移动。“自从煤矿来了,一切都变了。”  相似文献   

3.
这些天,我活得就像一只风箱里的老鼠。我是市级机关的一个科长,职位不算高但也蛮有成就感。也许是天性使然,工作环境对我的个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女同事说我,“30多岁了还那么阳光”。与周围的同事相比,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没有朋友相聚的时候,我爱在家里上网,主要是聊天,我的语言魅力总是能赢得一些网友的好感。不可否认,我也与她们中的一些人见过面。6月的一天晚上,我在网上遇到了她,她的网名叫“云淡风轻”,于是我接了一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她非常兴奋地说,从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云淡风轻”的出处,只有…  相似文献   

4.
“你好,我能跟你谈谈吗?我的心里太痛苦了。”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忧郁而且缓慢,说话好像都在斟酌。 “请说.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我用同样的语速回应她。 “我今年33岁,孩子3岁,原来在一家外企当秘书,最近我辞职了,暂时还没找到工作。因为我离婚了,我的前夫是我的副总经理,他爱上了另外一个女孩,我不想看见他。”声音停顿下来,传来低低的叹息。 “你是因为这件事很痛苦吗?”我们的热线电话每天都至少有两个以上有关外遇的内容,很多女性为此痛苦,不过她  相似文献   

5.
我曾和一位从国内过来读博的老师聊过,她很认真地说:45岁进大学读博士,才算是最佳时机。每年夏天,一年一度的高考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为了这最后的冲刺,不仅是上考场的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要为之准备好多年。我一位同事为了女儿能安心读完高中,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前几天他跟我聊天时说:"女儿前段时间有几个晚上都失眠,人很紧张。"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借用‘精诚’二字作为公司开业的格言。”这是澳大利亚华人企业家马仲明先生今年6月在“北京东尼艺术精荟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上说的话。马先生在珠宝行业中苦心经营19年,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影响的珠宝、首饰制造和销售企业——香港东尼珠宝公司,凭的即是“精诚”二字格言;1989年,他联合美国和澳洲、南美一些国家以及台湾的朋友,在香港成立“真本国际集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向他的故乡广东省海丰县进行投资,为改变故乡的面貌而出力,凭的也是一片精诚之心;今天,他将自己的珠宝事业扩展到北京,并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投  相似文献   

7.
在旅馆里扫地、当服务员、练服装摊,最后当了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娘。嫁了人,生了儿子,在北京买了车,买了房子,过起了北京人也得承认的小康生活。他丽的北京话已经说得很地道了。即使回到农村老家,她也坚持用“小护士”洗面级洗脸;她的儿子更是一口京腔,让李丽送去“能学英语”的幼儿园。 虽然在北京买了自己的房子,但李丽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是个城里人,她觉得总有一天要回到家乡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23工厂工人,34岁的聋哑人曾智彪在今年8月底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网上心理咨询热线。”他在精心制作的“ZENGER主页”上,写下了《一个聋哑人网员的宣言》:“我自信我不聋不哑,这已经成为我实实在在的一种感受。朋友,您有什么苦恼需要倾诉吗?我真诚地希望‘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能成为您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醉读海迪     
海迪大姐和我是好朋友。她是作家,我是编辑·她在济南,我在沈阳,我们有时会在网上通信,聊写作,聊绘画,聊音乐,却从不曾聊过喝酒。知道海迪大姐的第一次喝酒,还是看她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其中有一篇《初一到十五》,海迪大姐在文中记载了自己少女时代的一次醉酒,也是人生的第一次醉酒。那是在鲁西的乡下尚楼村过年时,被一位叫“春青姑”的“长辈”拽去“干酒”,与众姐妹们“干”了一通下来,“从初一昏昏沉沉到初五”,酒的神秘和壮烈,酒的妙处和苦涩第一次被15岁的海迪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APEC妇女领导人会议上,我结识了厦门经济特区盛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泰慧女士,她那举手投足间显示的中国传统知识女性的优雅风度,以及她坎坷艰难却充满灿烂辉煌的人生道路,强烈地吸引着我,于是,我们做了一次长谈。(一)傅泰慧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寒,8岁时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解放后,南下服务团的同志来到她的家乡,一位名叫白凤的阿姨成为她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导、鼓励她要读书,要学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帮助她解除了卖身契约。从此,“妇女要解放”、“自己养活自己”、“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1.
幻想     
苏格拉底50岁,头顶变成不毛之地,额头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再加上深陷的眼窝,看上去至少有60岁。然而,一个18岁的姑娘却疯狂地爱上了他,并且最终成了他的妻子。一个老气横秋,一个鲜嫩欲滴;一个像秋霜打过的衰草,一个如含苞欲放的鲜花。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有个人终于忍不住了,向苏格拉底打探成功的秘诀:“先生,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说:“我实在没有工夫研究这个问题,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那人不相信,继续穷追不舍:“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么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头…  相似文献   

12.
丑女匡政     
齐国有一个妇女,极丑无双,号无盐女。三十岁了,还嫁不出去。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让把门的向齐宣王通报一下,说我是齐国嫁不出去的女人,听说室王有高尚的道德,愿意来为宣王在后宫服务。这时宣王正在跟一批大臣在渐台上聚会饮酒,听到这通报,左右大官莫不掩口大笑,说这是厚脸皮的女人,在乡村都嫁不出去,还想到国君这里来找婆家。但齐宣王还是同意召见她。无盐女跟齐宣王说,现在齐国非常危险。外有强敌,内聚奸臣,国王已经四十岁,还没有主义于,整天跟宫女玩.政局不能稳定。这是一个危机。渐台堆积很多珠宝,百姓穷困,这是…  相似文献   

13.
备课卡片     
科目修养第3课任弼时不接受照顾解放初期,任弼时住的房子很挤,又靠近大街,不适宜养病。组织上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任弼时不答应,他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我一个人怎能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不能特殊。“后来,组织上又给他找了一所房子,准备花钱修理,又被他拒绝了。他说:“现在国民经济还在恢复发展时期,还是把钱用到工业建设上去吧!”就这样,一直到他逝世,始终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谢觉哉的自我批评有一次,谢老女儿要到外地,没有跟他说,就叫司机到火车站买票,谢老知道后,严肃地对女儿说:“国家给我的汽车,是工作时候才用的。你们没有权利叫司机开我的车外出。”接着又对他的爱人说:“你外出也不能动用我的车。”之后,谢老如数付了车费,还在党组织生活上,就此事作了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4.
在童言的沐浴下汪云霆1988年夏天,女儿出生了。从她会说话时起,我白开水一样的生活就有了不时的激动和诗情画意。她4岁时,我当时工作的县城接受了不少外地捐赠的物资,其中有一个半间房子大小的锅炉,放在县防疫站附近。一日买菜带她路过,故意问从没见过锅炉的她...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洋洋 《中国保安》2006,(6):42-43
她是一位跑黑车的出租车司机,为了生活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有一次她被一名执法人员抓获。为了不受高额的处罚,她和这名执法者发生了性关系,随后心甘情愿成为对方的情人。他们在一起时,拍下了许多做爱的视频录相,她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将这些视频内容发到网上。她为何将自己与情人的性爱视频上传到网上呢?她在网上公开与情人的性爱隐私是否合法呢?今年32岁的谢娜说来命苦。7年前,她和一名男子结婚并生有一女。然而,女儿3岁时却不幸夭折。第二年,她与前夫离婚。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让谢娜悲痛欲绝。在那个孤寂而凄凉的家中,她是那么的…  相似文献   

18.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19.
二等公民     
一位卖花生的妇女坐在加德满都郊外唐考特村的空场边上。她33岁,穿着从她的顾客和朋友处得到的旧衣服。每天晚上回到她只有一间小屋的家里,这间小屋的租金是每月2美元。而她却已经欠了一年租金。她的收入将将够她吃饭。戴维卡大字不识一个。她家太穷,无法送她上学。18岁她离家结婚,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婚姻。在她丈夫的眼里她的缺点是不能为他生孩子。因此他抛弃了她,又娶了一个老婆。孤独无助的戴维卡只能自己想办法艰难谋生。“我几乎买不起蔬菜,”她示意了一下身旁装花生的柳条筐,“但是我又能怎么  相似文献   

20.
李逸 《时事报告》2010,(12):72-73
昂贵的房价打破了不少人“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但是没有房子这项“财产”,并不等于没有房子住。对于不少经历过房价飙升阶段的国家来说,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都是上佳选择,德国在这方面堪称世界的典范。据统计显示,德国是租房率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有60%左右的居民都选择租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