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党协商作为政党协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它的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原则为支撑。推进地方政党协商的科学发展,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协商、公开协商,也要坚持求同存异、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注重突出地方政党协商的实效。与此同时,要着重区分和把握每个原则在地方政党协商运行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特殊作用,统一融合运用,共同推动地方政党协商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南京市始终高度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政党协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政党协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政党协商成果日益显现;协商反馈机制基本建立;民主党派协商能力逐步增强。南京市政党协商工作还存在如下需要重视和改善的方面:思想层面内生动力显得不足,协商意识有待提升;操作层面知情参政渠道不畅,协商能力有待提升;效能层面反馈落实情况不佳,协商成效有待提升。针对政党协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政党协商:增强协商主体的主动性;促进协商水平的高端化;强化协商过程的规范性;保障协商机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政党协商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政党协商法治化可以理解为运用相关法律、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等对政党协商的基本要素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对政党协商的运行程序以及实施机制进行规范。当前,推进政党协商法治化应从四方面着力。一是健全法律规范制度体系,夯实政党协商法治化的法制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提供政党协商法治化的机制保障;三是完善政党协商主体能力建设机制,实现能力挖潜和提升,为政党协商法治化提供主体保障;四是培育法治文化,夯实政党协商法治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同属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协商民主的典型表现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补充。在协商主体、协商内容等方面有相同、相似或者交叉的部分。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协商渠道、参与主体、协商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作为多党合作的基本价值,已融入到我国政党制度建构的过程中。协商民主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用务实有效的协商民主不断推动我国政党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政党协商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是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政党协商理论有着自身严谨的逻辑前提和内容要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党协商的逻辑前提,民主党派以参政党角色参加政党协商,协商的内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事务。新形势下,要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优化政党协商制度,提升政党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7.
政党协商绩效是指政党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开展民主协商而取得的有效输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政党协商绩效可以理解为协商共识的达成.民主党派通过增加人才储备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能显著提升政党协商绩效.提升政党协商绩效要增加民主党派人才储备;加强组织保障,赋予民主党派成员更多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机会;认真开展政党协商,把关于政党协商的纲领性文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提法不同、概念不同,但都协调统一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之中,统一于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之中。立法协商的探索,正好成为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联系互动的契合点。赋予了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中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路径:通过界别协商和党际协商的延伸、推进和互动,从而充分发挥政协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进行参政议政的组织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在政党协商视野下,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主要体现为政治把握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建言献策能力。目前,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与政党协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受到人才因素、信息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认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努力从两个方面增强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民主党派要在成员发展质量、调查研究、教育培训、发挥整体作用、借助外脑上下功夫,积极弥补自身的不足。执政党要为民主党派提供认识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知情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帮助民主党派提升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程序对政党协商具有重要意义,程序是政党协商的内在要求和保障,也是提升政党协商实效的路径。我国虽然建立了较多的政党协商制度,但政党协商的程序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程序建设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和保障机制不全的问题。因此,加强政党协商的程序建设要加强对政党协商的领导,健全程序设计,提升政党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基本形式有着各自较为鲜明的特色,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协商的主体不同、协商的路径不同、协商的时间不同、协商的具体形式不同。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不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是多形式的,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再一次明确“加强协商能力建设”的一些具体要求.在政党协商中,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要加强政党协商能力建设.政党协商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协商的实效,所以,如何加强政党协商能力建设就成为政党协商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协商的重要主体,如何在中共领导的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关系中的地位是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的政治前提;加强协商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发挥界别优势是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推动制度的完善是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具体表现为治理绩效良好、治理过程刚柔有度、治理主体关系和谐。政党协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与善治的内在规定性具有相通之处,在和谐政党关系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所追求的目标与善治有着高度的契合,在推进我国实现善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仍不够完善,使政党协商工作实效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党协商的有效推进,民主党派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作为,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确保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增强使命感、把握新定位、找准着力点,积极探索和大力加强与执政党的协商合作,不断增进政治共识、广泛凝心聚力,不断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与实践,凝聚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9.
政党协商能否有效嵌入公共决策同时受宏观层面的价值认同、中观层面的制度约束和微观层面的协商主体等因素的制约。调研得知,当前政党协商纳入公共决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宏观价值之维,存在弱化、西化或异化政党协商价值等问题。在中观制度之维,存在制度位阶不高和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微观主体之维,存在协商主体平等性、协商意见聚合性和协商主体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我们认为,政党协商有效嵌入公共决策,在宏观层面,需要培育政党协商价值认同;在中观层面,需要建立政党协商议题设置制度,完善协商成果转化制度以及优化政党协商机制;在微观层面,需要增进政党协商主体政治互信,增强协商意见聚合能力,培养旗帜型和复合型协商人才。  相似文献   

20.
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提高政党协商实效对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认识,明确政党协商的内涵,通过明确的协商主体、明确的协商内容、明确的协商程序及明确的协商目的等标准进行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可提高政党协商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