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自去年国庆节实行长假制度以来,连续的几个节日长假,使旅游、餐饮和零售业都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特别是今年的“五·一”假日旅游更是卷起狂潮。全国出游人数高达4600万,国内旅游收入180亿元,日均旅游收入及商品销售额也创历史最高记录。久无热点的消费市场继去年国庆节之后再掀高潮。社会各界惊呼:“假日经济”来临了。 “假日经济”的到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 首先,“假日经济”直接起因于国家出台的长假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预算压力比较…  相似文献   

2.
位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市,是我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旅游城市,是我省主要的旅游基地和西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1989年撤县建市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武夷山市的实际情况,总结历届班子提出的“以山兴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基础上,制订了“旅游经济兴市”发展战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武夷山市已从原来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初步发展成为新兴的面向国际旅游城市的框架。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和综合财力迅速增强。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亿元(按90年不变价),是19…  相似文献   

3.
发展旅游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当前,旅游业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活力,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微旅游”“微度假”正在成为消费者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和激发假日经济新动能的“主引擎”。充分挖掘河北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挥好环抱京津、远近交通多元便捷的区位优势,打造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既是加快提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构建旅游新生态、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培育经济增长主拉动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假日消费特征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日经济”在我国是近两年出现的一种消费经济。以 1999年国庆节假期延长为标志,假日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其后假日消费观念渐入人心, 2000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期间,假日经济一路火爆,蓬勃发展。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居民上街购物、休闲娱乐、外出旅游或酒店聚会,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一派旺盛的势头。   假日经济刺激了居民消费,启动了国内消费市场,在拉动内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商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假日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要认真研究假日市场规律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疲软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问题。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包括连续降息在内的多种经济手段强力刺激,仍然难以全面启动消费市场。笔者认为,经济对策应从更为广阔的思路上进行研究。一、科学技术是创造消费的根本动力研究消费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其理论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但商品的结构性过剩,买方市场上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和当前的经济形势,积极开发和拓展农村市场,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一、农村市场的前景分析   农村市场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我国有近 13亿人口,农村为 8. 68亿,约占 70%,这么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略微增长,汇集起来就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就会大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1998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扩大内需政策重点放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实际效果不如预期的好,这一现实促使我们的政策思维开始从启动投资转向启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在我省消费需求份额较大的前提下,如何对当前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正确引导和激活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近期消费态势及其分析据初步统计,我省199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买方市场特征仍较为明显,但总体情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市…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从1994年开始,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从“适度从紧”、“积极、稳健”、“双稳健”到“一稳一紧”几度变化,较好地发挥了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海洋旅游开发离不开海洋文化“2 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这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回归自然和走向海洋已成为旅游时尚 ,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业 ,与海洋结合可谓是大势所趋。海洋旅游业将成为新世纪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世界海洋大国 ,近年来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非常快。 2 0 0 1年 ,我国滨海旅游区国内旅游总收入为 1796亿元 ,占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5 1% ;滨海地区国际旅游收入为 85 .4 7亿美元 ,占我国国际旅游总收入的 4 8%。海洋旅游业已成为青岛、大连、珠海、厦门等许多沿海城市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滨海地区旅游业迅…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5,(2):30-31
兴建园区,激活商贸,工贸经济开始起步。实施“工贸强区”战略,启动“两园”和“一城一场”建设,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上半年,投资1246万元完成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入园劳动密集型企业达18家,总投资1.08亿元,其中10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初步完成了太阳山镇人口、土地、资源等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镇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及商贸一条街已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领导视窗     
非典使中国损失2100亿 GDP下降1—2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学者海闻、赵忠、王健、侯振刚日前所做的一项推测与分析认为,由于SARS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7%之间,比预期低1至2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今年全年的对外旅游收入将减少50%—60%,损失为900亿元。“五一”黄金周取消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全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10%,损失500亿元;我国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400亿元,加上间接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总额为2100亿元。 分析认为,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在城市通过住房信贷、汽车信贷的手段促进城市居民消费;采取积极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等,可以减少因SARS而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世界经济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十五”计划建议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强调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为我国在新世纪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真     
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六个显著特征第一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90%以上的产品表现为供求持平或供过于求。第二,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企业的改革已从政府的放权让利转变为制度的创新阶段。第三,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第四,市场开放度已达到全方位.全国是一个大市场。原先“东高西低”的情况开始有所转变。在具体产业、产品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五,经济发展已不受资源、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转变为受市场的制约。第六,在金融方面,过去以国家金融资产为主,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已超过国家、到本世纪末,城乡居民储蓄将达到7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花不同。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老百姓们在“明天更美好”的祝福中,他们共同关注的又有哪些“焦点”呢?物价涨不涨。2000年,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鼓励国民扩大消费之年。先是突破个人创业“禁区”,解除民间融资“瓶颈”;接着高校高中扩招,降低助学贷款“门槛”,增发500亿元国债,为提速的经济再加把力;“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一亿多人大旅游,掏钱消费400亿,家电产品高举降价大旗,掀起抢购热潮等等,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增长,有力地扩大了内需。2000年5月开始了物价的逐步回升,石…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但重庆却是风景这边“较”好,今年有望实现“四大突破”——GDP突破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郑桂章 《新湘评论》2007,(12):39-39
随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越来越看好,被喻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的旅游产业成了全国各地极力推崇的新型产业。永顺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培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的实效。200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6.9%,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可突破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可实现3亿元。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内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能否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已在方方面面达成共识。但扩大内需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走,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各家观点综述如下。一、内需不足的症结何在?自1996年以来,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为刺激消费六次大幅度降息,政府也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但消费市场启动依然举步维艰,使扩大内需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分析其原因时,一些经济学界和企业界的人士认为:其一,内需的主要构成部分──民间投资持续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  相似文献   

18.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我们的经验是:一、调整经济结构‘外五”期间,我区实施结构效益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了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三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实现了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1995年,全区完成工业、商业产值分别为3亿元、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和25%。以超硬材料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年产值达1.2亿元,成为西区的龙头产业和第一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西区又面临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转换。我们将根据国…  相似文献   

19.
自1999下半年以来,在扩大内需的一片呼声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节假日的延长,国庆五十周年、迎澳门回归、新千年元旦以及龙年春节期间,带来了一轮轮消费潮,国内消费市场狠狠“火”了一把,出现了未曾料想的可喜局面——休闲、购物、外出旅游人数空前增多,大多数旅游热线爆满,有些商场销售额是平常的好几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冷战的结束,跨国公司实力和全球性活动的加强,国际多边组织机构的健全和正常运转,区域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及各国对外经济政策协调的加强等,推动了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使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流趋势,并已对全球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科技发展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特别是面对即将“入世”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