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文涛  吴静  王潇潇 《先锋队》2011,(11):55-57
有这样一种腐败类型——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不算高,权力不算大,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小小”的权力,在几个月、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我们称之为蚁贪,即“蚂蚁搬家式腐败”。这是一种“庸常的罪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许多多的社会腐败案件曝光于众,对世人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在五花八门的腐败案件中,人们不难发现许多的腐败案件与“官”有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特别在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中,“官”念迷心,有的或为人不正、或为事不正、或为官不正,做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的怪事。  相似文献   

3.
《党风与廉政》2003,(3):12-14
1996年的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查处的党员干部精神堕落、道德败坏案件达1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0.8%。近年来此类案件更是居高不下。据报载,领导干部的腐败,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在被查处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更有权威性的统计是:1999年,广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员贪污受贿案件中,被查处的贪官100%包养了二奶。从美色与贪官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看,大体有以下几个类型:●色助官贪:美色和权力的交媾,结果是同恶相济,狼狈为奸。只会使权力的腐败向极致发展。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首推…  相似文献   

4.
王磊 《党课》2014,(7):56-58
善于发现和推广典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也是科学和有效的领导方法。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经常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及时选择、总结、推广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的典型,用典型指导实际工作,才能形成“先进来自群众、群众赶超先进、先进不断涌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一把手”出问题、出大问题、出震惊全国人民的问题,已经是一个见怪而不怪的问题了。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在全国查处的地厅级干部中,“一把手”占总数的42.1%。在辽宁沈阳查处的慕绥新案件中,竟有16人是“一把手”。这就给我们提出许多尖锐的问题,值得深刻思考。“一把手”腐败呈现的特点一是腐败向“高层化”发展,即有越来越多的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掉进腐败的泥坑中去了。二是在整个腐败官员中“一把手”占的比例或是居高不下或是有所增长,发展趋势极为令人担忧。三是“一把手”腐败的金额越来越大,十万、几十万…  相似文献   

6.
据《南方日报》报道,在有关机构评出的“2002十大反腐新闻”中,在“市民关注的国内社会热点问题”中,对“廉政建设”问题的关注度首次跌出了前五位。相反,由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重新审查干部学历,严肃查处“文凭腐败”的举措,却赫然列入反腐十大新闻。在去年的“两会”上,“文凭腐败”、“学术腐败”同“三农”问题、安全生产、会计诚信、民工问题一起,成为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几大焦点问题之一。“文凭腐败”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热点问题。“文凭腐败”关系到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而不是个小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色”腐败已到了必须坚决惩治的地步“色”腐败就是权色交易。实践中“色”腐败往往被认为是生活作风问题,实际上,它不仅仅是生活作风问题,它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和政治形象,是权力腐败的一种新形式,正给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危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色”腐败是干部腐败的重要表现。事实证明,在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色”腐败是重要诱因,并且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干部“色”腐败的内容,已由一般的不正当两性关系向娶小妾、包养情妇发展,由境内嫖娼向境外嫖娼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权威机构、总部位于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公布了2004年各国廉洁国家排名,芬兰名列榜首,连续五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国家。有关专家认为,芬兰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应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社会的透明与开放、完善健  相似文献   

9.
2008年底以来,普洱市检察院相继查办了被俗称为“财神”人物的一串腐败案件。这些案件虽然都是单个案件,但其相互联系紧密,呈上下联动特点,皆为“拔起萝卜带出泥”的案件。对这些案件的审理表明,当财政收支权、控制权、监督权集一身时,对权力部门的监督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旦失控,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5,(3):16
曾几何时,“寸土寸金”的独特资源优势,使得太原市“城中村”滋生了各种乱象,几乎成为腐败案件频发的严重“污染源”。最近一个时期,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太原市委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对“城中村”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同心协力,以“城中村”问题为“突破口”,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不久前,省纪委网站发布了几起典型案例,并就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并汲取教训。·违规占地成了“致富捷径”·随着太原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村鼠”瞄上了“城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4日,从祖国四面八方飞来八只"麻雀",钻进北京植物园内的一座红顶小木屋,唧唧喳喳叫了三个多小时后离去,在他们的餐桌上只剩下几片猪耳朵肉和五六个水煮饺子,说明这八只"麻雀"的牙口还不错.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分析2000年反腐典型案例为依据,从腐败主体;腐败涉及范围;腐败行为方式、手段及后果;腐败跨度、案发及查处等四个方面,详尽深入透视了当前腐败现象演变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由此提出腐败现象已由权力腐败泛化至社会腐败的新阶段;腐败严重化的根源在于转型期的体制性缺陷、矛盾和公共权力的产生、配置及结构;反腐必须加大治本力度以及必须破解十大难题等。  相似文献   

13.
法新 《党建文汇》2005,(1):48-48
国际权威机构、总部位于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公布了2004年各国廉洁国家排名,芬兰名列榜首,连续第五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国家。有关专家认为,芬兰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上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应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社会的透明与开放、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4):68-68
为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济宁市将评选2008年“十佳十差”中层干部纳入全面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其中,“十差干部”的评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评选出的“十差干部”,均是由济宁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民举报、明察暗访查处的执法人员违纪事件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等查办的有关案件中选出的,并在社会公开通报。  相似文献   

15.
陈云云  郭来仪 《党建》2020,(2):60-6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重拳反腐,惩贪去恶,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通过这些案件可以发现,一些党员干部把个人权威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在自己打造的“独立王国”中迷失自我,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邪路。近年来,被查处的浙江隆达控股国贸新能源公司原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陈云贵,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又,辽宁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宝玉就是典型代表。这些国企贪官大搞“独立王国”及其覆灭的过程,给我们以深刻警示。  相似文献   

16.
樊忠 《党建与人才》2000,(12):13-13
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是巩固“三讲”教育成果,深化对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教育的有效形式。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警示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一、通过警示教育,进一步认识腐败的社会危害性,从对腐败分子的惩处力度上,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方针,坚决严惩腐败分子,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根除腐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的决心和魄力。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7.
“‘清水衙门’水不清,‘社会净土’土不净。”这是群众对当前教育界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直言不讳的“概 括”。当然,这个概括不是指教育事业的全局。教育事业 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一些腐败现象虽非主流,但也决 不可忽视。近年来,一向被称为“清水衙门”、誉为“社 会净土”的教育界,屡曝腐败丑闻。仅2001年一年,陕 西省查办的高校腐败案件就有36起61人,其中处级干部 22人。今年,在沈阳市一年一度的行风评议中,教育系 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 一。在个别地方,教育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现 在,让我们对“教育腐败”进行一次全身透视。  相似文献   

18.
李维国 《求贤》2009,(9):24-2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公路事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并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腐败也随之渗透.公路工程建设具有环节多、周期长、投资量大的特点.造成涉及的主体和客体复杂化.工作处理方式多样以及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可抗力事件难以预见。而“腐败病毒”无孔不入.寻找各种薄弱环节破坏我们的“防疫系统”.蛀蚀我们的工程质量.腐蚀我们的干部队伍。当前,各种腐败问题更加隐蔽.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近15年来整了瘫、瘫了再整的十个典型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剖”,从中我们领悟到巩固后进村整顿成果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县、乡联手,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建设工作 被“解剖”的十个典型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在“整顿——散瘫——再整顿——再散瘫”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表现在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一是重“硬”轻“软”。有的乡镇忽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往往靠单纯的物质刺激、发奖金来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有的甚至用拍肩膀、喝酒交友的办法,靠哥们义气、熟人关系鼓动村干部完成任务。二是重“明”轻“暗”。看见问题才抓,遇到矛盾才管,出了纰漏才查,习惯于抓那些“碰到鼻子尖”的问题,而忽视解决那些潜伏着的问题。三是重“治”轻“防”。一些乡镇没有下一番功夫,对村班子制定一套系统的管理规章和约束  相似文献   

20.
我刊2006年第9期刊发的《贪心部长的腐败逻辑》,披露了安徽省宿州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杨哲信腐败案件。而本文的主角杨枫比杨哲信大两岁,是杨哲信的亲哥哥,他们都是被自己的姐夫———安徽省委原副书记、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腐败案“带”出来的。2005年4月,有关部门决定对王昭耀进行立案调查后,很快就带出了这两兄弟的职务犯罪问题。同年8月24日,安徽省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杨枫立案侦查,两天后即对其刑事拘留,9月7日依法将其逮捕。今年8月24日下午,巢湖市中院对杨枫受贿一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杨枫有期徒刑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