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在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班子换届"公推直选"是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公推直选",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得到了充分体现,调动和增强了当选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形成了联系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环节。应从公推方法优选化、选举过程透明化和配套保障制度化三个方面优化"公推直选"工作,进一步扩大高校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选举模式。文章介绍了该校院级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工作的具体做法,阐述了“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重点对高校院级党组织“公推直选”的创新价值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公推直选是对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四川、江苏、河南、广西等省的一些地方探索和试点后,党的十七大对公推直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学界和理论界对各地公推直选探索和试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成效、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主要是对近年来学者对于基层党内公推直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社会的新形势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方面的改革,“公推直选”是新形势下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大创举。其中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不仅全面推行了“公推直选”,而且同时通过选举技术的创新、治理理念的贯彻将党内基层选举与城市治理格局结合起来,由此所产生的影响突破了选举本身的民主效应。本文回顾杭州市2010年社区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的整体过程,之后提出其较之于各地各类以往“公推直选”的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创新对于发展民主选举、推动党内民主和完善治理格局的意义所在。最后,本文亦提出此次“公推直选”的实施对于将来发展党内选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谭景峰 《实践》2010,(2):45-46
<正>2009年,阿拉善盟在新一轮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嘎查村党支部普遍实行了公推直选,变以前基层组织党内"关门式选举"为现在的"开门式选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提高了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在积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农牧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公推直选,全盟169个嘎查党组织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公推直选面达88.5%。其中54名嘎  相似文献   

7.
党内选举作为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推直选"作为近年来基层党内选举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已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乃至整个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试点实践,培育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应然回归,释放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增进了基层党组织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再塑造,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的重要精神。从2009年7月开始,中共西宁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在市直机关5个基层党组织中启动了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在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创新选举制度是当前党内的重要实践,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一些基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探索出很多新的方法和途径,如“公推直选”、“双推一选”等。从各地选举制度创新的实践看,有些问题需要在选举中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石景山古城街道十万平社区开创了本市“公推直选”的先河,以党员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此次选举,也拉开了古城街道18个社区党组织换届全部采取“公推直选”的序幕。在近5年的时间里,古城街道党工委在改革社区党组织选举方式,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1.
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民主价值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推直选"作为近年来基层党内选举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已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乃至整个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新亮点.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试点,培育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实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应然回归,释放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功能,塑造了基层党组织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管银凤 《世纪桥》2012,(7):10-11
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它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党在农村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而且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进而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党内基层选举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公推直选”是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将党的意图与群众意愿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在对上海市松江区以“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推直选是近十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在高校党内基层开展公推直选对于增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从加强学生党员民主意识培养、强化教工党员主体地位、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予以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09,(24):76-76
"公推直选"是近10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根据要求,武汉市汉阳区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公推直选”作为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之举,其积极效果和创新精神已得到多方肯定,其可持续性发展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得到了确认。而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选举程序的修改,更是为“公推直选”改革提供了法规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7.
夏行 《学习月刊》2010,(5):29-30
公推直选已有10多年的实践探索了.这种改革创新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模式.不管在候选人产生方式、选举程序上.还是在群众参与、民主监督上都有质的突破。根据各地实践特别是宁波、南京等地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公推直选的创新亮点和基本特征越来越显现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农村基层选举,是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推直选"是党内基层选举方式的一个创新。近十年来,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逐步发展并被广泛采用,其价值不言而喻:产生方式的改善;选举范式的发展;民主模式的突破;监督形式的优化,但也存在着发展的困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突破。W镇的选举试水,对于传统"公推直选",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有新的拓展和提升,民众测评,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竞争性选举,真正体现了民主的本质,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达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全员公推直选社区党委书记,是基层党组织扩大选人范围、提升选举质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2007年,成都市锦江区在龙舟路街道河滨社区党委换届中,开展了全员公推直选工作,产生了河滨社区新一届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这个做法扩大了选人面、提高了参与率、提升了选举质量,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公推直选作为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经历了一个从零星试点到较大范围推广的发展过程。与任何重大改革创新一样,从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到基层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的改革试验也具有成就与问题并存的特点,将探索中的好做法进行总结、提升,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推进党内民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