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实证态度社会转型期另一种可贵的文化态度是实证态度,这也是对整体态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社会转型期,思潮更迭、百象丛生、行为错综、词语纷杂,我们一次次的寻找和选择,以什么为标准呢?有什么能保证我们避开陷阱和沼泽呢?如果找不到最低的标准和保证,在如此情景下将会出现多大的混乱!表层的热闹很可能掩盖着严重的无序,而无序永远是一种巨大的内耗。转型前的社会结构之所以已经不可取,就是因为天天要承受一种无救的结构性消耗,我们怎能为摆脱这种消耗而落进无序性消耗?这个问题,我相信一切置身于社会转型期的思想们都会反…  相似文献   

2.
为人须敬业     
为人须敬业桂林轮胎厂余正忠敬业,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古今中外的有成者和成功者,无不具有这样的精神与美德。在每个人都渴望在生活的拼搏中获得成功的今天,敬业精神尤其可贵。敬业,首先是一种爱,一种情感。是对人生、对事业的爱。这种爱,常常会超越个人的私欲,...  相似文献   

3.
简单 《党政论坛》2009,(22):59-59
仁慈 当我们展现同情心、谅解和善意,就算是仁慈。不论我们一生中成就了什么,善心对幸福最有帮助。当我们自然表现出仁慈的态度,别人也会认为我们很好相处,而我们的仁慈会产生一种快乐的气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感到一种迫切的需求,即对科学精神的需求。这种需求以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依托,以杜会各领域的现实实践为根据,伴随着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正在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今科学本身的重要地位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科学不发展,我们只能永远处于落后地位;而在重视发展科学的同时,我们应更进一步地重视作为现代科学的灵魂而存在的科学精神。我们需要借助这种科学精神冲破各种迷信和愚昧的藩篱,对自身周围的一切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观察这个迅速变化着的世…  相似文献   

5.
对于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其带有价值倾向,即凡是"发展"就总是好的,发展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这种对发展缺乏追问和反思的态度是不明智的。发展本质上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承诺,它既反映了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亦凸显了人的实践主体性、能动性。当前我们的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乃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科学的理论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它。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同志抓住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讲的“不搞一争论”,就断言邓小平同志主张不论什么问题都不搞争论。这种态度不符合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学习邓小平理论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许地山从“生本不乐”来阐发其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根本看法,并成功地表现了对自身遭历与世人世事的观察体验。具体到写作实践,在其诸多作品中,不仅充溢着一种哀的情感态度,且明确地提出了爱的行动主张,二者交融,构成了许地山“虽哀犹爱”的实践论“为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哲思睿语     
《求知》2012,(5):1-1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相似文献   

9.
曾志杨 《党政论坛》2010,(21):64-64
所谓“精神贿赂”,即鲁迅所说的“捧杀”。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对学习无兴趣,对工作不认真,对同志缺乏感情,待群众态度冷淡,惟一能调动他聪明才智的是上司的脾胃和脸色。遂处心积虑地揣摩领导的嗜好:爱成者,他讲盐;喜甜者,他谈糖;领导说天气有变,他赶忙打喷嚏,惟恐殷勤献得不周。鞍前马后,左右逢源,一言一行,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陆鹏飞 《学理论》2008,(24):48-49
舍勒认为,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舍勒"爱"的理论,一是舍勒"爱"的理论溯源。二是人命定要去"爱",舍勒认为爱是一种先验的、客观的爱,是超出了人的意志范围的爱,人命定要去"爱"。三是舍勒"爱"的魅力,舍勒认为普遍的爱的秩序是有等级的,要达到等级高的爱,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否则这种先验的普通的爱就会陷入紊乱。舍勒从价值秩序的直观中洞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以他要激发人们对上帝的无限的爱,使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在实践中重建爱的秩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1)
伽达默尔历史解释学是对于"历史科学性何以成为可能"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并以其效果历史原则研究狄尔泰如何将历史学建构为一门精神科学,其核心问题是"理解何以成为可能"。在历史学乃至人文主义传统下,伽达默尔对历史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回答。这种回答不是终极的回答,只是一种可能性的解答。历史解释学不提供答案,而是提供无限可能性的问题。可是历史解释学却启示我们一种对历史学的态度,一种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态度,它继承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对话精神,是对历史问题不断的追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8)
胡塞尔对纯粹自我的态度从早期到晚期有着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以否定纯粹自我到肯定纯粹自我,最后再由它转向他人和交互主体性这种方式展现出来。胡塞尔对纯粹自我这个概念的这种态度转变并非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偶然迸发或灵光一现,更多是现象学内部的方法的变化和深入化、纯粹自我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以及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张力导致的。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胡塞尔纯粹自我的概念发生史,也是纯粹自我自身的发生史。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成果,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应对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属于更高类型的民主,但这种民主制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这种民主的类型同民主的发展程度混为一谈。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既要反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更要肃清封建专制主义的遗毒。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00,(12):17-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必须形成一种使干部不能不廉、不愿不廉、不敢不廉的内在制约机制。充分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两种手段,是建立健全这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以来,我们对运用两种手段加大干部监管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5):51-52
先秦时期,墨子的兼爱思想在众多思想中独树一帜,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思想的产生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源,同时,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他强调的兼爱是一种普天之下人们相爱相利的无差别的一种爱,这种爱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渐渐的演变,通过修身、尚贤、非攻、非命、节俭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发展,颇具特色,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有一种思辨化和形而上学倾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构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拯救实践"。马克思本人在不同文本中都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辨态度进行无情的批判。他始终坚持对实践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理解,反对构造关于实践的一般抽象理论和各种思辨体系。明确坚持对实践理解的"实践的态度",将实践概念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范畴而不是抽象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关于实践的"实践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对于各种抽象的思辨实践哲学的研究倾向具有批判和警醒作用。这也是在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理解中应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善待小事     
思想政治工作当然要抓大事,不然,就会丢了西瓜捡芝麻。毛泽东在评价叶帅时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剑英足以当之”。在这里毛泽东运用了宋太宗称赞大臣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典故,既肯定了叶剑英,又提醒我们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的人虽然注意了抓大事,但他们孤立地看大,形而上学地看大,认为大就是大,和小没有关系。因此对凡是和“小”字联姻的,什么小事情、生活小节、小错误,一概不予重视。只有和大字相联系的,大事情、大错误,才能引起注意。这种态度虽有一…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一种价值观要被人民所认同,通常需要经过知一信一行三个步骤。在知、信、行三个方面,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借鉴这些经验,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一书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围绕此问题,德里达在文中表达出这样一种思想:"马克思的幽灵"作为一种活的精神,其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代表着一种伟大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现实性",更在于它的"可能性"。正因为这种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才不断发展。我们应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一种"可能性"的视域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推进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问题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如何理解列宁斯大林对民族问题论述的内在本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要逐步使本国文字的译文与原文尽可能接近,准确地理解了作者原文的含义;二是我们对他们的论述要有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