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山西青年》2024,(6):160-162
职业本科教育以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中有意识地融合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充分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的职业素养。本文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出发,以“四螺旋”理论为依托,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理论基础的研究,以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中“双创”教育融合为研究案例,以点向面提出打造职业本科创新创业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孙苗 《山西青年》2023,(4):148-150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变局,经济发展愈加多元化、全球化,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旨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区别与理论研究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需侧重于应用型,创新型以及复合型。现阶段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现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理念更新不及时、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发展。基于此,文章从目标定位与路径突破两个层面来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职业本科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在于职业本科更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国内职业本科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本科大多也都由高职院校升格而来。因此,高职专科原有的实训课程是否满足职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有一定疑问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电驱动实训项目从实训设备、实训过程和实训内容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为职业本科的实训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加强教育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向教育领域延伸的党建背景下,如何强化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办学治校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中小学校一个极为迫切的命题。同时,德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作,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本文从理论层面明确了党建德育的概念、原则,结合项目学校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当前党建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四个维度对党建德育的工作体系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管理类专业作为应用本科院校的重要专业,以新时代人才需求为切入点,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文章先分析应用型本科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之后在探讨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对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管理专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姚萍  池佳伟 《山西青年》2023,(1):142-144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迅速。在贸易数字化的背景下,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外贸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如何体现出职业本科特色,需要我们进行探究和实践。本文认为国贸专业职业本科教育需要通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途径为外贸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数智化时代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对企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会计是企业的核心岗位,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已不适合现代企业职业岗位需要,必须根据会计职业岗位要求,积极探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学生职业岗位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希望为研究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锋  王文君 《世纪桥》2024,(5):73-75
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建立“大思政课”“协同理论”“生活教育”的理念体系,确立“思想观念”“政治品质”“道德人格”“法治意识”的目标体系,形成“政治引导”“专业培养”“生活关心”“评价监督”“组织保障”的实践体系。从理念体系、目标体系到实践体系实现对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全面建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活动是毛泽东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活动本体现实意义角度分析,它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改革和探索提供新的思路。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的精髓在于提倡在劳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结合中培养社会新人。这一思想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实现实践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庚龙 《世纪桥》2024,(2):78-80
职业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关注到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上有一定的相同点,但二者在当前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困境。因此,从美育融入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现状等多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建设立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强化多维度机制保障,促进美育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职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构建职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总结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指标体系不完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困难、评价中的主观性和偏见,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不够明确,并提出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入外部评估和专家参与、建立明确的改进和反馈机制等策略。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构建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推动职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不断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实践育人打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从关系,主要强调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地位。"大德育"是倡导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的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在大德育育人模式的格局下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完善实践育人内容体系、运行机制等,对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蓝幻 《山西青年》2023,(6):141-14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群建设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将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产教深度融合、学生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本文以职业本科快速发展为背景,为工科院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研究专业群科学合理的“艺术与技术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本科艺术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曹立达 《山西青年》2023,(5):139-141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完全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式,本质上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相融合,是以提升职业实践技能、满足各行各业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创新途径。本文以铁道车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三个方面,开展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升级,需要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和任务,通过构建新的课程架构和教学体系,增强职教新功能,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德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在于能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探索提供新的启迪。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精髓在于主张在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这一思想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德育思想对于高校德育工作主体性的进一步确立,方向性的进一步明确具有具体指导重要,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职业理想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提高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效,柔性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势在必然。本文从解读柔性管理和职业理想教育入手,寻找柔性管理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契合点,试图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职业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与此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并就具体指标与实现方式进行了探讨,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在梳理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缺失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路径和方法,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体系进行了探索性构建。  相似文献   

20.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中心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我国,德育被尊为五育之首,所谓“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德育实施的传统形式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团组织活动等,而面对新形势,各高校都在探索德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近年来网络德育逐渐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总体上仍存在着共性有余、个性不足、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校本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德育校本化是高校德育的必然趋势。一、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