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主要实现方式,在私力救济和当事人主义视域下实现法制化具有必然性。在私力救济视域,对私力救济的合理使用要求必须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在当事人主义视域,实现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对等和强化当事人对程序的处分也需要实现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被迫使用暴力性私力救济的同时,暴力也毁灭了生活。文章从结构的角度对暴力性私力救济进行法律社会学考察,发现政府保护性职能的缺失、司法腐败、不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合作缺失严重制约了人们获得有效的公力救济,是引发暴力性私力救济的结构性原因。通过对公力救济系统的完善和改造,可以有效治理暴力性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私力救济为题,将全文设置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私力救济的基础理论出发,思考私利救济存在的合理性;第二部分运用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互动来分析用法律对私力救济进行规制的可能性;最后,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旨在根据私力救济的局限性,从保护弱者、实现公平正义的立场出发,提出对如何运用法律对其进行规制的一点见解,最终希望对"探寻私力救济的法律规范"这一命题形成合理化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培信  贾学福 《工会论坛》2006,12(3):103-104
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已经不是学界争议的问题,在法治的社会里我们更倾向于公力救济,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私力救济。但是当公力救济不及时,人类不可避免地会选择私力救济,尤其是公力救济不能时,让人类想到的首先是私力救济。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国家法制的不健全,公民法制意识的淡薄,国家机关行为的滞后性等等都会导致受害人拿起“武器”进行私力救济。本文试图在人类理性的指导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执行和解是和解这一纠纷解决模式在执行阶段的应用,具有独立的地位,旨在解决执行名义之后产生的“二次纠纷”。我国现行执行和解属于“形式的执行和解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我国的执行和解,应当承认其“私力救济”的独立地位,允许当事人对执行和解协议提起诉讼,保障当事人诉权。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行动不是基于单纯的手段-目的理性,也不会完全受到结构性约束之摆布。通过对纳西族社会中发生的“殉情”历史事件、彝族的“死给”制度等个案考察,将表明暴力性私力救济的发生不仅和规则、资源、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等社会的客观维度有关联,它还与人们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信仰和价值等主观方面有关系。人们的信仰、价值、意义追寻促成了暴力性私力救济。暴力性私力救济不能完全被消除,只能被限制和减少。但是,治理暴力性私力救济不能从强制改变人们的主观信念入手,只能着手于制度建构,消除引发暴力性私力救济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7.
略论私力救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私力救济作为公力救济之补充,有请求、自卫、自助行为三种法定形态,是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优胜劣汰的产物。在公力救济已历史地取得社会救济的优势地位的情形下,私力救济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社会公平、秩序、效益有重要价值。在我国的法治实践中,由于诸多历史的、现实的原因,私力救济存在许多失范现象,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私力救济对纠纷解决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法治发展史上公力救济以克服私力救济的不足为发展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私力救济的消亡,相反私立救济在农村被广泛运用。私力救济的存在具有明确的合法性。表现为程序上的正当性,形式上的合法性,道德上的可接受性。我们要正视它,发觉"合法性"背后蕴含着的民间法,吸收、引导并将其规范化,改变对农村法治的传统看法及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一直是我国立法的薄弱区域,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信息在互联网中的安全问题就成了我国立法的盲点所在.法律的滞后催促我们运用新的机制来解决这一燃眉之急.私力救济是解决纠纷的一种古老机制,在互联网中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缺少公力救济的背景下,有必要充分发挥它在保护互联网中个人隐私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私力救济在保护互联网中个人隐私信息方面主要有自决与交涉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拆迁也成为在街头巷尾热议的一个话题.旧城改适,城市扩建,本应该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在拆迁过程中使用暴力的手段,公民的合法权益已遭到威胁.由于现有司法制度方面的缺陷以及对政府信任感的缺失,公民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样也采取暴力的方法抵制,即产生了所谓的“私力救济”问题.在政府与公民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之际,政府也不应该一味地排斥私力救济的方式,应该明确其法律定位,界定其合法的边界.进而规范政府的行为,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完善相关的行政和司法行为,树立起政府的公信力,从而切实解决由这种“以暴制暴”的救济方式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助行为规定于民法典第1170条,是民法典增设的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民法典规定了自助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理论上认为,自助行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并列,同属权利私力救济制度。自助行为与民法中的占有保护、合同抗辩权、留置权制度在制度目的与构成要件方面均有不同。执法司法实践中,应当准确理解适用自助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的自救行为是正当性行为,是公力救济的补充,在本质上属于私力救济,但不能把刑法中的自救行为等同于私力救济和民法中的自救行为。认定刑法中自救行为应当严格把握其外延特征与构成要件这些刑法理论上的正当化根据。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85条规定了加付赔偿金,《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3条将该赔偿金纳入了诉讼的受案范围,但理论上对该赔偿金的性质学界多有争论.性质上看,赔偿金的产生实乃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之结果,劳动者选择私权利救济时需要先行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将《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责任类型解释为行政责任更符合立法本意.我国劳动法律为劳动者提供了“公”、“私”两种救济方式,但救济体系之混乱使得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保持法规的统一以及相同问题得到相同处理的结果,两种救济方式应予以融合.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一种法律秩序,而且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行政救济作为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是达到"补偿性正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救行为是私力救济的重要表现形式,自救行为的本能性、现实性与补充性是其正当化根据。自救行为具有独立性,与正当防卫存在时间要件、行为性质、行为限度等多方面差异。自救行为必须保持必要限度,可以"强度的基本适应"作为是否过当的主要标准,同时辅之以"是否必需"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对自救行为应当进行刑事立法,统一认定标准,通过对自救行为等私力救济形式的适当引导与约束,实现对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及其当事人主义诉讼法学理论 ,是人类社会自法律产生以来诉讼法律文化进步的文明成果。人类社会早期的部落或民族中的个体 ,其利益在受到侵害时 ,只能凭借部落或个体的力量进行私力救济 ,其表现形式是“以牙还牙”、“同态复仇”等。这种方式并不具有后来法律运用方式的要素 ,它是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的类似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分工和生产力的逐渐发展 ,社会中出现了阶级 ,随之便产生了国家和法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救济方式 ,即以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权力进行干预的公…  相似文献   

17.
在征用土地拆迁补偿安置中,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如何寻求民事司法救济,司法救济如何定位以平衡各方利益?对此,现行法律、法规均未作出明确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在新近的一项司法解释中,否决了当事人寻求民事司法救济的努力,这一举动忽视了诉权多元保障的重要性,不利于对当事人正当权益的保护.建议在适当时机修改,以利拆迁纠纷当事人寻求司法救济时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高校对学生的处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甚至核心的环节,也是高校实施行政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处分过程中,高校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地位,容易把学校和学生视为行政隶属关系,导致救济渠道不畅通,处分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学生不服学校处分形成的纠纷时有发生。积极探索和实施高校学生处分的法律救济,不仅符合“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制精神,也可以形成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  相似文献   

19.
游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从法史学的视角观之,游侠缘起于社会变动和复仇之风,且随着国家权力集中化逐渐发生了变迁,因其自身的弱点及国家的严密控制致使产生异化并直至消亡。游侠在法律上可以界定为一种私力救济,私力救济的扩张在现代社会仍有必要。从法社会学和法律文化的视角观之,游侠与社会法制状况密切相关,游侠之出现是对于社会普遍不公正的一种补偿和对抗,侠文化可以透视出民间百姓大众的法观念,侠义精神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基于此,对游侠的研究对于考察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仍具意义。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一方面弥补了传统金融借贷的空白,有助于中小微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监管缺位、法律缺乏等若干新问题。根据双方当事人所处的服务阶段及借款类型项目不同,P2P网络借贷合同分为五类,每个合同类型的效力需要根据服务阶段及借款类型项目不同来具体分析并认定。P2P网络借贷纠纷出现后,寻求司法救济时,首先要对整体事实进行认定,确认诉讼的方向;其次要在签订合同时或者违约发生后,恰当地选择管辖法院。遇到民刑交叉时,当事人有权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