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凯 《学习月刊》2012,(12):23-24
网络思潮是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先在条件,以网络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社会思潮。网络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身处其中的个人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高校教职工也概莫能外。网络思潮是一柄"双刃剑",对高校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注意。一、网络思潮的特点1、网络思潮更加多元化、常态化和大众化。互联网开放的属性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予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广为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而今,后现代思潮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代道德教育也从中得到了积极而深刻的启示,其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对一元主义的解构,反对权威主义,主张民主对话等思想,必然引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广泛变革。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对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影响和冲击日益加剧,致使青年核心价值观认识意识模糊、青年价值选择多源性冲突和困惑、青年价值表达和行为选择功利化。研究表明,社会思潮主要通过假借"利益代言"、设置"话语陷阱"以及利用"碎片化"传播等方式对青年施加影响,造成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在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影响下,提升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需要遵循价值认同规律和青年身心成长特点,在知行合一上下工夫,通过创新话语体系、整合传播体系、关注青年利益需求、注重生活化培育和网络培育等方式,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的精神追求,外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图避免当今流行的从后现代性反观现代性的学术探讨思路,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后现代性。指出,后现代实际上是基于人对自由追求本质的一种,是对既有前提和框架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思想潮流。因此,后现代思潮与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一切思想潮流有着同质性。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6)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是信息社会的时代产物,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已然成为时代潮流,彰显了新时代社会大众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背景下,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也走向多元化,这给政府执政公信力提出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政治伦理意蕴。强化危机意识和明确责任意识是政府在新时期重构执政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它是人们时代精神的反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对现实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西方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是影响当代青年思想信仰的主要社会思潮.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当代青年的信仰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辨证地分析社会思潮对当代青年信仰教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当代青年信仰教育途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朱霖 《探索》2007,(2):148-150
私秘话语作为网络交流平台的衍生物,越来越流行,但它的内涵也深刻地暴露了人们在获得极大的言说“自由”的同时所寄生的“不确定性”、“安全感丧失”等后现代性意味,更为深刻地表现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现实冲突。如何为后现代性祛魅,成为网络交流平台的独特视角。本文在私秘话语这一狭窄的领域揭示后现代性“安全”与“危险”并存的矛盾处境,并力图揭示维护网络交流安全的道德底线这一现代性倾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公共知识分子在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把握青年价值观及导向规律新的触点。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自媒体时代公共知识分子对青年价值观影响机制演化出新的特点,在借鉴的基础上反思与拓展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立青 《学习月刊》2012,(20):13-14
"新自由主义"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一股思潮,不仅在全球经济领域影响巨大,而且对全球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渗透也异常深刻。以至今方兴未艾的"新公共管理"为例,它其实可以被视为"新自由主义"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贯彻与延伸,从而成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历史起源上,新自由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的古典自由主义,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言,其起点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一、新自由主义简述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青年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放逐理想、躲避崇高、游戏人生,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陷入了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之中,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后现代主义思潮之所以会对青年信仰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是社会现实、学校教育、青年群体自身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网络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青年信仰危机,在深入剖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当前显得极为紧要。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国家广为流行的一种当代性文化思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后现代主义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并崭露头角,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它在70年代和80年代声势夺人并震...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既有现实生活的社会思潮不断谋求网络空间的出场和传播,也存在网络空间中多元意见表达、特殊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嬗变形成的新型社会思潮,这使得社会思潮的生成及治理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在传播效能、主体性、宏观环境等三个层面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特别是对于社会思潮的生成而言,网络信息成为重要养分、网络舆情成为重要契机、网络媒介成为重要载体、网络空间成为重要场域。面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相互激荡、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治理,在网络信息监管、网络舆情处置、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曾辉 《学习月刊》2009,(18):5-7
后现代公共行政(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理论构建。法默尔教授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运用反思性语言。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为人类的心灵模式,并从这两种维度对公共行政话语进行解构,福克斯和米勒教授的专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在对美国现代和后现代公共行政反思的基础上,以构建话语理论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其发展有三大走向:情绪感染与心理共鸣层面的走向;知识观念与思想理论层面的走向;价值观念层面的走向。基于新时期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从社会思潮三大走向的视域看,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呈现出以下特点:随机性与扩张性;层次性与选择性;弱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微传播是一种当下流行的,尤其是深受青年大学生青睐的网络传播方式,为高校的全员育人工作创造了机遇。运用微传播开展高校全员育人工作具有可行性、必要性,文章试图探讨在微时代下应用微传播开辟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词可以发现,部分青年学生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高骛远、逃避现实、自怨自艾等思想问题。针对此现象,挖掘并剖析雷锋精神在青年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丰富时代价值,探索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公共话语借助互联网空间的释放是中国网络民主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网络公共话语表达的种种局限性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公共话语的主导权归属、网络参与的双重现实影响、网络谣言的"泡沫悖论"、网络舆情的极端主义情结等,展示了当前网络公共话语所面临的民主之困,为网络民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反思性视角。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登陆中国大陆以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其影响渐渐扩大。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建设性后现代观念所主张的整体性方法论,创新、多元、重视边缘的观念等纬度来分析了研究者可以借鉴和利用这一当代“显学”来推动中共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论场不仅是大学生信息获取、观点交锋和利益表达的时空环境,还是挑战官方主流舆论场和可能滋生公共危机的"温床"。鉴于高校网络舆论场域学生动员呈现出的实时性、互动性、草根性及群体极化性等主要特征,高校网络舆论场域中的危机管理,须在尊重青年学生利益诉求和表达方式多元化、重视校园舆论领袖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引领高校舆论方向,并通过积极营造有效利益表达的环境,引导大学生政治实践,培养合格政治人。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评价观及师生观,他们对传统教育的神圣性提出了质疑,对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少的冲击,为教育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也给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