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传播为基础、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力的四个角度,提出要加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力的四个角度,提出要加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越彤 《世纪桥》2024,(1):77-7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媒体育人时代。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阐述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运用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就要善用、善管、善待新媒体,高校领导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适应、学习新媒体,跟上时代节拍,融入时代潮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平台建设,提高能力素质,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肖健 《湘潮》2015,(4):56-5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秉持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理念,根据高校思想思政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以便更好的适应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敏  梁燕 《学习月刊》2022,(10):30-31
<正>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媒体时代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不可回避的时代境遇,是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元题域"。它直接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因子。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有助于深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向新媒体虚拟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决定。在新媒体时代,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社交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形态。对大学生新媒体社交行为的研究成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必要内容。从新媒体社交的作用、对象、特征和所形成的关系分析大学生新媒体社交行为及其规律,并根据其行为规律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连接朋辈传递思想正能量;发挥弱连接朋辈作用激发辨别能力;平衡网络社交朋辈的强连接和弱连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输迅捷、信息交流双向、感官感受丰富、发展势头迅猛等鲜明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与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它能够丰富道德认知、激发政治热情、增强平等意识并丰富校园文化;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所导致的"低智商社会""视觉文化时代"以及社会关系异化等现象都易引发种种消极后果。鉴于此,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就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面引领作用的同时,科学选择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建立健全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立体网络、大学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自产生以来,就以其特殊的传播手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挑战。要充分发挥红色网站、合力育人、话语引导、分层教学、信息素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做到哪里。新形势下,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河北经贸大学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重点和热点,探索构建了"两微一平台一联盟"(微博、微信、QQ校园公众号和校园新媒体联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并创造性地建立省内首个高校新媒体联盟,积极占领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改革要从当下的教学实际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积极回应学生的需求;努力从教师的品德素质、专业能力、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全面推进"课堂——网络——实践"各自分工、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要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凝练教学重难点的"微"教学,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以体验教育为主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便捷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西方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认同危机、大学生的信仰缺失等。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利用网络,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以微博、微信、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因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发挥微时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借力新媒体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并通过强化新媒体在校园中的服务性功能、建设一批新媒体代表性学生社团、打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微时代核心竞争力等方式,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因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分析海量数据信息所隐藏的价值观念、内在规律、方法逻辑等,建构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10)
在新媒体时代,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优化和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媒体上的话语权挑战,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博客、微博为标志的Web2.0“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各种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并对其加以有效利用,才能抢占网络前沿阵地,掌握网络教育引导的主动权,从而有效地开展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带了来挑战。因此,高校应当把新媒体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通过把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开发新媒体平台、开设网络公开课、提升师生媒介素养等路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